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用于作文素材)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用于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09 18:14:29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用于作文素材)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一】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即将起飞。这件事,让每个同学心膨湃。我们都在课桌前坐好,伸长着勃子,瞅着那讲台前大大的投影机,希望看到令人振奋的那一刻!

9时22分,“滴答,滴答”秒针在钟上划动着;“10、9、8……3,2,1,发射!”随着火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火箭笔直地射向天空,瞬间就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哪,太好了!成功了!”我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投影机,嘴里却不禁欢呼起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来自祖国的自豪。

愿神舟十二号成功飞回祖国,愿航天员叔叔平安归来!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二】

前提:我国事一个贫困掉队的\'国度,与邻国印度一同大年夜力成长载人航空,被很多人骂为新一轮的军备比赛。单单一个嫦娥二号,一次发射的本钱造价就是十亿人平易近币。如许的近况让人困惑花费巨大年夜的航空事业是不是会触及公平易近经济的红线?导致最后包袱不起昂贵的开消,而不了了之?这是经济方面的疑问。其次是人才培养方面,因为航空属于高尖端科技,又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特别性,使得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艰苦要大年夜于其他国度。与美国,欧盟等航空业蓬勃的国度,地区合作艰苦重重。即便在人才培养上与蓬勃国度签订培养协定,人才的回流也是一个老大年夜难的标题。与培养对象签订卒业就业协定其实不是一个值得推许的做法。而大年夜量的留学生出国后不实施协定,也使得我国的高尖端科技一流人才的培养很让人头疼。第三,体系体例性单位编制标题。这个标题早年的航天人很早就已提出来了。因为航天事业的特别性,导致相干科技人才很难活动。很多人一干就是平生。在酒泉,西昌,海南等卫星发射中间工作的科技人员,很少接触到大年夜城市生活,从而衍生出的后代就学,分房,小我幻想等方面的标题难以取得基本解决。

成果:载人航天事业在我国还属起步阶段,标题很多。固然已进进快速成长阶段,但收到的成果却其实不明显。整体上来讲,照样属于彰显国力的大年夜舞台。进步当局形象的面子工程。这一点也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从实际出发,航天事业要想取得长足的成长,必定要踏扎实实切实其实立具体目标,一步一步向前成长。

将来:航天事业是科技事业的凸起点,是集国力,科研才能,组织才能于一身的一项事业。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成长好航天事业,起重要改变不雅念,在自力自立的原则中加强国度合作的重要性。航天不合与其他,它更表现为全人类的好处。所以改变不雅念,大年夜力弘扬资本共享与全人类合作,才是科学事业应有的立场。第二,体系体例改革,进一步深化体系体例改革,加强科技公司的自力性,避免政治影响科研的现象。第三,加强成果转化。航天事业不克不及离开为人平易近办事的基本义务,在将来成长中要进一步踏扎实实,从实际好处着眼,从为人平易近办事的不雅念成长,避免一些不切实际的科研项目,要从加大年夜科技应用率的偏向进步。

科研精力:同志们需戒骄戒躁,阔别虚荣与享受。秉承航天人艰苦朴实,勇于朝长进步的优良传统。为推动我国科学技巧向前成长做出本身的供献。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三】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中国“星”亮晶晶,中国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中国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

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嫦娥5号发射升空的作文【四】

耸立如巨人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光荣“退役”。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下,大风在耳边呼啸。望向四周,高阔的天空下,戈壁滩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

作为人类历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现实。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6月17日,飞天英雄再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