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五年级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作文)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五年级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25 11:51:37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五年级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作文)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一】

一本书,我总喜欢从名字来判断内容是否具有可读性。这次,《晨读十分钟》之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因为这里有与新教育实验中的“晨诵”相近的一个词语“晨读”,于是,打开后一口气就读了一半,后来的部分是断断续续看完的。

这部韩国作品,语言简单易懂,几乎没有什么生僻的字和难理解的词,前后更没有什么需要反复深入思考的内容,所以读起来特别流畅。其实,我对韩国文化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剧中人物的语言开始的,他们的电视剧中,人物对白也是如此简单,而我们,从盘古开天地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使汉语言文化光辉灿烂,丰富多彩。一想到这里,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产生的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学好语文、教好语文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虽然韩国的历史文化比不上我们,但我一直佩服韩国人的执着,其实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为了搞清楚韩国小学生对学习厌倦、痛苦的原因,他们一直在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寻找对策。全书从科学、生理、教育机关管理不力等角度,剖析了韩国学生对读书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层层推理,反复提出读书的重要性——既能开发学生的潜力,又承载着人类心灵的教育,然后结合韩国在晨读十分钟的改革中发现的问题,给韩国孩子带来的变化等,再次暗示我们,教育改革必须从晨读开始,学生才能对学习感兴趣、变得喜欢写文章,老师也会因此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最可贵的是,作者还告诉我们晨诵操作时需要学会78个战术,而每一个战术后,作者都给了我们一个爱心提示,对 家长和老师指导孩子读书提供了最好的参考。值得借鉴的是为孩子制作读书履历,这既是对一个孩子读书量和质的考察,又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整本书共读中去,运用这种方法,对孩子本期的整本书共读做一个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效果更好;其次,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培养孩子推理性思考的方法,对于指导那些刚刚喜欢读书的孩子,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是第五章,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登上思考坡度的12种方法,让我们像军人、画家、诗人、数学家等一样读书,提法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与当下我们正在进行的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主旨完全相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做法我都尝试过。其实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晨读十分钟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更渴望让晨读成为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律条,高举中华文明的旗帜,让中华文化因此更加辉煌。因为,读书不仅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二】

三年级年级的那一次数学竞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数学竞赛,我的内心充满着兴奋与期待。于是我每天缠着妈妈,要她出一些数学题考考我。可妈妈考我的那些题目总比课本上的要难得多,但特别有趣。就这样天天练,天天算,我总是乐此不疲。

到了比赛那天,我满怀信心地来到考场。随着清脆的铃声,数学竞赛开始了。试卷发下来了,我先扫视了一下考题,发现这些题目我好像似曾相识,我紧张的心里不由得舒一口气,暗暗高兴起来。于是拿起笔,“刷刷刷”地写起来。此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战场上的战士,冲向敌人,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那种快感简直不言而喻。我一鼓作气,大约四十分钟就把竞赛题做了一大半。

咦!真没想到,最后一题竟是这样难,我咬住笔头,苦苦地思索着,像热锅上的蚂蚁,东看看,西瞧瞧,却怎么也做不出来。头上直冒汗,心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不停地乱跳。忽然我心中想起了一个声音,那是妈妈的声音:“你要记住,越是紧张时刻,越不能乱,要冷静地去面对。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平静心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思考,认真地验算。我埋头算着,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突破了这道难题,心里充满了无限地喜悦。

过了几天,数学老师开始公布成绩了。我紧张地全身发抖,当我得知自己是全年级第一时,我顿时欣喜若狂,说不出话来,因为它是我努力的见证。

是啊!有一首歌唱得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小学生小作文晨读积累【三】

在孙老师的倡议下,班里家长掀起了读书的热潮,与家长共同读《晨读十分钟》本书,这是第一次,坚持下来,为师为母都是一种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读书就像备课、教学一样,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记得大学时老师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怎能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持续不断地读书,读专业的书籍,读各类的书籍,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教授学生的“一桶水”。

杜铭萱妈妈在她的读后感中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时深有感触,小学优秀的孩子因为没有持续的、大量的阅读导致中学后成绩平平,而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孩子最终的差异其实就是读书的差异。南美英博士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学校的义务。作为一个老师,有义务让孩子在学校里养成读书的习惯。而孙老师推荐的这本《晨读十分钟》,可以算是一本专业书籍,书里提供了很多可供老师操作的策略,读后,我也是受益匪浅。有一些曾经试过,也有些可以在下学期自己的班级开展。任何人都有惰性,我也不例外,没有班级的这种读书打卡活动,我也可能坚持不下来,而坚持下来,并且发现了指导孩子阅读的新方法,我心里也是雀跃的。以后再组织自己班级的孩子读书或亲子共读时,我也可以借鉴咱班的某些做法呢。

打卡读书,从老师的角色说是一本工作的指南,而作为一名家长,又让我遇见孩子,遇见自己。

打卡读书,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原来孩子完成班级里的语音作业,有时听着总是不够流畅,每次总是忍不住唠叨几句,导致孩子每次做语音作业时总是关上门不让我听见。现在轮到自己去读,忽然发现有时还不如孩子读的好,而孩子却总是鼓励我,甚至发现了我一个读书的问题。那晚,女儿无意中听我读书,感觉听我读书憋得慌,每次中途不知道换气。自己也是觉得不舒服,非得一口气读完,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但是胸闷的感觉还是不好缓解。女儿教给我换气的方法,还亲自示范,还得意地说,自己这几年的唱歌可不是白学的。下次自己再读时,我小心地去体会,感觉颇有效果,还得感谢我的女儿呢。茶余饭后,有时和孩子听听喜马拉雅的录音,比比谁读的更好,也成了生活的乐趣,亲子关系无形中拉近了很多。

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父母,事事未必强于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做,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打卡读书,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前段时间,孩子忽然远离了读书。每天忙忙活活,却不知道真正要干什么。班里共读的书目,在书包里装了好久。其实班里的孩子读书量很大,开设的讲堂介绍的书籍有好些小黄都没有读过。借着讲课的东风,读起来不好吗?可是没有。除了督促,还能做什么?恰巧班里开展了读书打卡活动,与孩子一块完成打卡作业,不就是最好的示范吗?趁老二睡着的间隙,拿出书到餐桌去读,孩子爸爸看着的时候去读,白天有空的时候去录音,更有时候,等夜深人静时才去录音。其实,别说孩子小,你做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行动,就一定有改变”,家长行动起来,孩子不知不觉就跟上了,自己抽空读点,孩子也会挤时间去读书。我看群里好多家长都有同样的体会。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点不假。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

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政妈妈在她的感受中提到了很多,我不再赘述。阅读是帮助一个人成材的成本最低的方式。开卷有益,作为一名家长,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陪他们读书,与孩子共同进步。

打卡读书,让我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与各位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