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22 07:22:02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一】

您好!

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优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每次看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点进步。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纪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今已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青年作家之一。母亲,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您外表严厉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

今天,坐在高考考场上,人生往后漫漫长路也许就在我的笔尖下书写与改变,只是想借此机会,想跟您说一句:这一次,让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谢谢您,我的母亲。

您的儿子***

2016年6月7日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一直优秀”“不能一直优秀”紧扣100分和98分;“成绩一般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母亲的“满意”“微笑”“严厉”等相当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挚。母亲爱儿子,希望儿子优秀;儿子爱母亲、理解母亲,希望能“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久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一直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母亲过高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广州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唐吉民老师)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二】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倘若完全失去了束缚,纵使远走高飞,灵魂也将因觅不得归宿而深深地叹息。何妨带着镣铐舞蹈?让心灵有所依,有所属。

诚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将文学创作的根基牢牢地系在高密乡的沃土中,皈依大地,收获了脚踏乡土的`厚重感。

“接地气”的莫言成了“大器”。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多少人背井离乡,接受都市文明的洗礼。而他,始终带着镣铐舞蹈,他的心始终为故乡的一切所牵绊。正是那份浓郁的乡土情结,使他的作品始终扎根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厚土壤中,伴其在故乡的土地上聆听思想的足音,寻找精神的出口。

当下,我们正遭遇“漠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尴尬,洋节受热捧。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倘若完全割断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我们便成了断线的风筝,随风漂泊,何以觅得心灵的归宿?在价值溃散的今天,多少人深陷信仰危机,而我们更应带着镣铐舞蹈,怀着民族敬畏感,用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言:“我站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舞蹈。”拒绝于云端跳舞的轻佻,我们尚可选择带着镣铐于地面舞蹈。

功利之风盛行,物质欲膨胀的今天,唯有怀着孩子般的单纯与执著,方可增加自身的定力,为心灵寻觅归属。这样的人不与世风同流,不追名,不逐利,以宁静的心态,带着镣铐舞蹈。他们重塑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执著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而后“消磨绚烂归平淡”。

克里尔说:“灵魂没有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然,一旦完全失去束缚,灵魂将无处安妥。何妨带着镣铐舞蹈?没有束缚即没有归属。如将生命融入乡土的莫言,“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心怀敬畏,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何妨带着镣铐舞蹈,让心灵有所依,有所属。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三】

文章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观点,然后用对举的方式用事理、事例证明,结构完整。前,注重了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和反思,激发了写作的灵感,在选材上下了一番功夫,材料正反对比,有事例有分析,所以文章显得很有生活性,有说服力。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四】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答案【五】

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音像,不管是书籍、电视还是网络,每天有无数的信息摆在你眼前。文化,不管是好的或坏的,精细的或粗糙的,有价值的或没价值的,饕餮大餐或残羹剩饭,都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穿梭,最终,等待你的采撷。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我不敢苟同。图片比起文字,的确有它的优势。图片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无法达到钢琴曲仍在重复,好像每一个音符都在注解人生。我分明看到,—座座凝固了大理石般坚韧的信仰的塑像屹立起来,挑起了日月星辰……的,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读图要比阅读文字更方便快捷。图片以它的直观性在这个快餐时代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文字是不可替代的。文字凭借它的精准性,使它从被创造以来尽管经过了无数变迁却依然万古长存。文字无疑比图片更加利于传承思想。现代都市的繁华和浮躁致使许多人失去了静下来阅读文字的耐性,他们通过随手翻阅图片来了解信息,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就像快餐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却从未撼动过大餐的地位。

有报告显示,近五年国内读书人口持续下降,一半国人不读书。我觉得这未必是文化衰落的表现,而更可能是文化发展的表现。现今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早就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了。“没知识你也得有常识,没常识你也得看电视”,电视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书本,改为电子阅读。诚然,纸质阅读不会被淘汰,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阅读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对纸质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在有很多人像追电视连续剧一样追网络连载的小说,包括我,追一部书已经追了近十个月。如果叫我等待它出书,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但是网上时不时的更新,让我有了看下去的兴趣。当然,在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的同时,我感到自己是离不开纸质阅读的,也许电子阅读更让我喜欢,但纸质阅读更让我习惯。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面前放着“一本本”色、香、味俱全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足不出户,走遍天下。这是这个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至上便利,但这同样意味着信息泛滥。每天,你的邮箱里可能会收到最新的病毒,你的手机里可能会收到垃圾信息,你看电视总能看到千一律的`冗长广告。这些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它也是信息,只不过他们是信息爆炸、泛滥的产物罢了。

当各式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要有选择地去接受,找到最合适的、最需要的、最有益的,不要被蒙蔽了双眼。

这是我们在这个科技和文化主导的时代里应该学会的。

点评:本议论文论点新颖独特,独辟蹊径,从学会绕道而行这一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困难面前的另一种智慧。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中论据的引用更是恰到好处的提供了丰富佐证,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是一难得的议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