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航天员返回地球感到真了不起作文)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航天员返回地球感到真了不起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18 19:45:16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航天员返回地球感到真了不起作文)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一】

11月18日下午14时许,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14时40分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73岁台胞宓攸武老先生激动地告诉中国台湾网记者:“我为中国航天人骄傲,为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自豪。”

宓攸武十分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收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的直播现场。10月17日,他也观看了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的直播现场。11月18日14时许,当电视荧幕直播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时,他悬着的心放下一半。14时40分许舱门打开,经检测,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体状况良好。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了,称赞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为中国航天梦抒写了壮丽的篇章。

宓攸武还将“神舟十一号飞船已安全着陆”这一消息告诉了参加第十届黄埔论坛的同伴们,大家报以热烈掌声,祝贺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希望中国航天梦早日实现。

“中国航天梦是属于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刘镇灯表示,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非常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关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时常通过网络查询关于神舟十一号或者航天员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台湾同胞亦有荣焉”。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携起手共同实现“中国梦”。

正在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平,观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的直播。他表示,台湾同胞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我们真的与有荣焉”,两岸同胞共享中国航天强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荣耀。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正元老先生说,神舟十一号飞船安全返回为两岸同胞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中国航天人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共同努力,继承中山思想,振兴中华,早日实现“中国梦”。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二】

长达33天的在轨运行,神舟十一号想要“回家”,第一步就是和天宫二号分离,然后是制动离轨,进入返回轨道。

随后,飞船开始自由下降。从离开原运行轨道到进入大气层之前,飞船要完成推进舱分离,建立再入姿态,返回舱要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这个角度必须精确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将从大气层边缘擦过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飞船返回速度过快,就会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烧毁。

飞船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因此,对返回舱要采取特殊的防热措施。

最后,返回舱开始开伞着陆。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使返回舱的速度缓缓下降,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为了迎接它,地面回收试验队已进行过多次演练,做好全面准备。

看完神舟十一号返回地球,真是振奋人心,太伟大了。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三】

今天(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区,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凯旋。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记者了解到,湖北广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七一一厂,也为这次神舟飞船提供了重要的通讯技术保障。

下午两点,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地面搜索人员前往返回舱预报落点,返回舱顺利着陆。为了保障神十一顺利凯旋,七一一厂派出了六人专家组,在两个月前已经与搜救大队汇合。今天一大早,技术人员进入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进行飞船返回后搜救的最后准备。

据湖北广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王硕介绍,今天当地阳光明媚,风也不大,天气状况良好,搜救工作进展顺利。当然,除了良好的天气外,专业的技术也必不可少。为了保障搜救工作正常进行,前期他们进行了多次演练。

王硕称,他们进行过九次演练,除了陆地上的演练,这次考虑到复杂天气,还在水里和沼泽地进行过演练。

七一一厂技术人员在现场,主要是保障通讯系统语音清晰,图像优质稳定,确保将飞船回收的场景实时传输到北京。搜救顺利完成后,技术人员还将进行一些收尾工作。

据了解,本次七一一厂提供了两套神州通讯保障设备,超短波通讯系统和413通讯系统。今年6月,技术人员就完成了对所有通讯设备的返厂检修和保养工作,9月份完成了现场安装。

七一一厂生产的神州通讯保障系统,从神州二号到神舟十一号,一直为神舟飞船保驾护航。今后,他们也将继续研发新技术,为神舟号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讯保障。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四】

11月18日下午14时03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着陆场地地势平坦,返回舱呈倾倒姿态。

18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

组合体分离前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已经工作生活了30天

在太空停留33天

创造了中国航天员

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在此之前神舟十号航天员

太空驻留时间最长为15天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安全着陆后

航天员是第一次自己打开舱门

并报告状态良好

要做到这个其实很不容易

首先需要位置合适

其次还要航天员状态好

才能自行解开安全束缚带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五】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搜救任务包括返回舱跟踪测控、搜索寻找、航天员救援、返回舱处置回收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跟踪测控

神舟十一号飞船太空启动制动返回程序后,经过约30分钟进入主着陆场设备跟踪范围。

测控设备主要有雷达和光学设备两类。位于主着陆场区西北方向的白云鄂博雷达站捕获到返回舱信号后,迅速测量出返回舱出黑障区前后的轨道;在主着陆场区的大庙场区的测控设备捕获目标后,向返回舱发送“回收着陆系统加电”遥控指令。

这次任务,新增了性能更加先进的光学设备,与原有的设备构成光学测量链,保证不间断拍摄返回舱在黑障区前后及开伞着陆的实况景象,并实时传输至指挥部。

第二个环节:

返回舱搜索寻找

返回舱的搜索寻找主要依靠空中搜救分队。据着陆场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空中搜救力量,较以往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这次新增了2架无人机。这使得空中搜寻的视场更大、效率更高。

空中分队的5架直升机在返回舱着陆前,就在以着陆点为中心的36 36公里的区域上空四角待命。返回舱出黑障区后,舱上的信标机开机,向直升机发送信号,直升机则开始定向搜索。返回舱抛大底后,直升机按照定向仪指向归零飞行。

2架无人机在核心着陆场区西北侧和东南侧空域待命飞行,利用光学吊舱辅助进行视频搜寻,同时1架运输机在着陆场上空搜索返回舱信标机发出的`信号,再将相关数据发回指挥部,辅助提供搜索定向信息。

在确定了返回舱的准备位置后,直升机将立即前往,并同时通报地面分队。

第三个环节:航天员救援

当搜救队伍抵达返回舱着陆点后,首先要进行返回舱外观检查,在确认着陆姿态正常,没有燃料泄露等异常情况后,再由搜救队员打开舱门。

随后,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对航天员进行压测量、心跳测量、外伤检查等常规查体。这个过程大约持续20分钟。在确认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后,将其转运至医监医保直升机。

转运航天员所用的是一个半躺式的座椅。考虑到寒冷天气对航天员的影响,航天员出舱后将为其添置保暖型睡袋和盖毯。同时重力适应过程由以往的在舱内进行改至在直升机上进行,适应过程需大约80分钟。

在重力适应之后,后送直升机从着陆现场起飞,前往机场,再转运至等候在那里的航天员专机将他们送往北京。

第四个环节:

返回舱处置回收

在航天员进行医监医保程序后,搜救队员会进入返回舱内,将有效载荷尽快取出,移交给相关科研单位。这些有效载荷将随航天员专机一道返回北京。

载荷取出完毕后,搜救队员将对返回舱进行拍照摄像、测量实际落点等,随后将其吊装至专用车辆,运送至着陆场站存放,次日通过专列将其转运至北京。至此,飞船返回搜救任务全部结束。

航天员返回陆地出舱作文【六】

上海海洋水族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1388号,紧邻东方明珠塔,建筑造型独特,是号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人造海洋水水族馆;水族馆中有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450多个品种、12000多条珍稀鱼类,及濒临绝种的稀有生物;水族馆中还有4条堪称世界之最的海底隧道,总长155米,特有的自动步行海底隧道,180度和270度的全方位景观视窗,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

水族馆分亚洲、南美洲(亚马逊)、澳洲、非洲、冷水、极地、海岸、深海八大展区。

水族馆,从外面看建筑结构,像埃及的金字塔,共有5层,有两层是建在地面以下。我们一行4人,随人流慢慢进入大门,立即有一股海洋气息迎面扑来,从第一层入口,乘自动扶梯直达第三层,斑斓的海底世界展现眼前。

第三层为亚洲、南美洲、澳洲三大展区。

其实,大多是隔着玻璃观看。面对好多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简直是眼界大开,一边观赏一边还要照顾着高龄的婆婆,并作一些简单讲解,还要拍照,忙得我不亦乐乎。

走到黄金甲鱼柜前,我仔细地看了介绍,这是一种罕见物种,属基因变异性半水栖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等地区。据说能变异成黄金色的鳖,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是观赏鳖中难得一见的珍品。还有中华鲟、胭脂鱼、扬子鳄、娃娃鱼等。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是咱们国家的活化石。它的形状奇特,与一般鱼类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它的身体呈梭形,头很大呈三角形,而眼睛却很小,但眼睛后会喷出水来;鳃孔张得很大,尾巴始终歪在一边,如果不动,真像一块大化石蹲在水里。中华鲟是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的鱼种,也是我国特有鱼种。

最漂亮的就是狮子鱼了。狮子鱼约有13属150多种,分布在世界好多个国家,在中国海域中常见的有四种,它们是网纹狮子鱼、黑斑狮子鱼、细纹狮子鱼和河北狮子鱼。狮子鱼色彩斑斓,各具体态,在水里游来游去,令人眼花缭乱,不愧是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鱼。

走出亚洲展区,进入南美洲展区。在南美洲展区里,主要展示了亚马逊河的神秘色彩。最令人难忘的是电鳗,电鳗身长大约2米,体重可达20公斤,它是一种可以释放电流的鱼,发出的电流,可以用于捕食,也可以用于防卫,还有导航的作用。

第三层还没有看完,婆婆说有点累了,于是,我们找到专门休息的位置,4个人一起坐下来喝点水。这时,一眼望去,水族馆内的游客太多了,几乎是人挨着人,还有好多外国游客。让我感到好奇的是,一对个头很高的外国夫妇,带着两个不大的孩子,也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只见丈夫推着四轮的婴儿车,车子里坐着小点的孩子,看上去有十个月左右,短短的黄头发,充满好奇的眼神,不时还高兴地举起小手指这指那,太可爱了,妻子和大孩子,则跟在见丈左右,多幸福的一家啊。

休息完继续游览。这时,婆婆由我女儿女婿照顾着,我觉得轻松了许多,所以,抓拍美丽镜头的机会也多了。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真的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澳洲的锯鳐和射水鱼特别令人注目,所以在,这里游客拥挤不前,再急也没用,只能随人群慢慢向前挪。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层,通过自动扶梯下到第二层。

第二层分为非洲、东南亚、冷水、极地、海岸几大展区。

在这一层,令人惊叹的是水母。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伞,又像顶着一个个蘑菇头,一张一合、五光十色。它们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蓝色的海洋里急速地漂游,柔柔的、软软的摇动着曼妙的身姿,给人以绚烂的`感慨。好背景不容错过,我赶紧让婆婆摆好姿势,“咔嚓、咔嚓”又拍了两张照片,然后问婆婆:“看了这么长时间,感觉怎么样啊?”婆婆回答:“太漂亮了!”稳步,看到了一种不知是什么鱼,形状像蚯蚓,但可以看到它的两只眼睛,颜色像春蚕,它一直是竖在水里的,特别惹人注目。

走着看着,早已沉醉在海洋的世界里,并领略了镇馆之宝草海龙、缎带海龙的风姿,其它的还有海龟、鲨鱼、海狮以及极地的企鹅。草海龙,有很多触角,而且每根触角上,都长着像叶子一样的片状物,身体是黄色的,如果不仔细看,真的以为是草呢。在极地听着呼呼风声,感受着一阵阵寒冷,而那一群企鹅中有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帽带企鹅等,身着“燕尾服”,露着白肚皮,左一摇右一晃,好像累得走不动了,憨憨的、笨笨的姿态太可爱了。它们一个个仿佛都在翘首期待着游客们的青睐,而又不失绅士的风度。

巨型蜘蛛蟹也引人注目,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甲壳动物,成年蟹,体宽一般有30多厘米,当它伸开锋利的蟹爪时,足有3米多长,最大的可达4米。

来到地下二层,深海展区的海底隧道是核心地带,也是游客们最向往的地带。一条长155米的隧道呈现眼前,踏上自动步梯,穿过体积达650立方米的大屏幕水景展示缸和海底隧道,就像是漫游在蓝色的海洋。左右鱼来鱼往,头顶更是成群结队,一片斑斓,仿佛一飞而过,太美了。接着,庞大的鲨鱼映入眼帘。鲨鱼的样子很可怕,它的嘴里有锋利的牙齿,一游一跃一张嘴,水花四溅,有点吓人。

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一层的出口。至此,一家人在水族馆里,“通过水的世界跨越五大洲”,欣赏了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品种之多、色彩之丰富,以及其生活习性之奇特,真的令人震撼!带去的相机、手机都装满了美景。遨游在人造海底世界,也深深地感受和体验了大海的深邃与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