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温暖上学路作文(描写上学路上的作文)

温暖上学路作文(描写上学路上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25 08:21:09
温暖上学路作文(描写上学路上的作文)

温暖上学路作文【一】

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最渴求、最直观的感受可以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寻得。建议作为家庭教育片,陪家里人都看看。

我们生活在都市当中,很多人都享受了各种便利,却往往忽略了这种便利,是那么的珍贵。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取材于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墨西哥等不同国家,拍摄孩子们一条条凶险的上学路。

埃塞俄比亚沙漠上住着阿法尔人。每个村子之间可能相隔十几公里,而这个村子有可能就只有两户人家。

这里的孩子要上学,通通到一个学校。这一期两个孩子住在一个村庄,他们要步行15公里到学校去上课。

早上沙漠上方太阳升起,11岁的哈米德喝点儿羊奶,吃几口自制面包,叫上同村的伙伴,就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沙子路很难走,脚经常会陷进去,有时候遇到沙尘暴,辨别不了方向,人会迷路,片子里讲曾经有学生再也没有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仅太阳炙烤,路上也没有水源,甚至他们没有钱,买一个水壶,只有在出发前多喝点水。

放学的时候是下午1:30,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沙子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多度。

在烈日的炙烤下,沙子的灼热中,他们只有一步一步的坚定地行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相比之下,我们简直太幸运。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享受了很多便利。打开网络就可以有很多信息,去到哪都可以搭车,不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不需要冒着生命的代价求知。。

看了这部片子让我想起来,曾经一个线下的活动,距离我所在的地方差不多也有15公里远,我都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看这个片子会让我觉得羞愧。

所以,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温暖上学路作文【二】

今天,我们班同学一起看了一部电影:《翻山涉水上学路》。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肯尼亚大草原上,马赛人的孩子们想要上学,就必须横穿过一个大草原,而在这个大草原上,生活着很多食肉的危险动物;还有其他大型的动物,比如:大象,水牛等,它们都可能对孩子们造成伤害。有些孩子,他们的家离学校竟然有20多公里的路程,走一趟需花上几个小时。马赛上大多十分贫穷,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他们要支付1到8美元不等。学校只为住宿生提供午饭,走读生每天都要来回走这个危险的路,他们只吃早饭和晚饭。住宿生每一个月回家一次,因为他们需要回家拿住宿费。

这是个系列纪录片,一共有四部。这些孩子,他们的上学路是世界上最艰难而又最危险。每次走这条路都是一次赌博,赌金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赌赢了,他可以获得半天的知识;可是一旦赌输了,那他们就将一去不复返。

生活在这个草原上的孩子,他们的上学路就像在一个没有任何栅栏的野生动物园里。上学迟到是常有的,路上常常遇到最危险的动物——大象群,水牛群等等,所以从小他们就在学习怎么样绕过大象群和水牛群——走逆风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隐蔽自己的气味,不让大象或者水牛闻到人的气味。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办法,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们的上学路化险为夷。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到了那里,一定是需要父母陪同的。即使是在我们自己的家里,上学也都是自己的父母陪同,从家送到校门口,这样看来那里的孩子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

虽然我们无法亲身体会那种艰辛和危险,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同时也要学会坚强,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因为跟肯尼亚大草原上的孩子们相比,这点苦实在算不上什么。

温暖上学路作文【三】

无意中看到一辑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了四种世界上最艰难的上学路,环境和经济是导致路途艰难的主要原因。反观我们所处的情境,原先上天待我们不薄。

东非肯尼亚的大草原上,平常活跃在大众眼中的是各类自由散漫的野生动物,而这次镜头却留给了生存在野生动物和草原夹缝中奋力求学的小孩子们。他们在草原上和动物们无异,都遵循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草原上住着马赛人,小男孩4岁,一晚值夜看着自家的牛不被花豹和狮子侵犯,次日一早喝了一点牛奶就要赶去上学,4岁的他要用1小时时间和两个小伙伴穿过野兽出没的草原,虽然内心惧怕,可是他从没放弃。大象是草原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群,看到大象,他会逆风而行,避免大象闻到人类气味而发起攻击。他说自我最喜欢长颈鹿,看着高大,但不会伤害他的家人。

12岁的小女孩,应对镜头,说出了自我的期盼,“我去过一个500人的村镇,长大以后我想去那里生活。”她寄宿学校,每月要穿越大草原一次,步行五六个小时回家拿寄宿费。上学的途中,树上藏着猴子,地上伏着蟒蛇,不时还有象群出没。

她妈妈每次目送她离开,眼中都是不舍的泪水,妈妈担心凶残的动物,更担心居心叵测的坏人。家里经济条件差,没有手机和网络,往往分开几天后四处打听才能得到女儿已经安全到学校的消息,这时候才能稍稍安心。父母的爱,与生俱来,从来都不分国界肤色,无关贫穷富有。

尼泊尔昆普村,年纪稍长的孩子每一天要自我踩在架空的钢索上,赤手推挂着的铁框,框里坐着低年级同村小孩,一步一步穿过水流湍急的河流,然后在马路边搭顺风车去学校。

河面上村民自我拉的钢索已经变得松垮,锈迹斑斑,却是孩子们通往未来唯一的独木桥。对于城市的孩子,乘铁框在空中穿行是一种趣味探险体验项目,并且有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在昆普村,悬挂的铁筐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每一天送孩子们上下学。

位于北极圈内的奥伊米亚康,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住着500户居民。凿开冰封的河面,从水里捞上的鱼,在零下五十度的地面,几秒钟就被冻得硬邦邦。祖祖辈辈习惯了住在宁静的村落,可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只要温度在零下55摄氏度以上,他们都会让孩子去学校。

而在南美洲秘鲁,有一群住在湖面芦苇荡中的乌鲁人,他们的孩子每一天都要自我划船一两个小时去上学,完全靠手动划桨的简易小船,辛苦不说,还很容易被吞没在雨天的涨潮中,可孩子和大人从未因为危险而停步,他们都明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世界的边边角角,还有更多的人,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仍然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常常会抱怨自我的处境不够优越,可是看看他们,我们已经足够幸运。

温暖上学路作文【四】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讲了肯尼亚的马赛族儿童在求学路上的经历。马赛族儿童要步行十几公里去上学,路上经常有大象、非洲水牛、花豹等野兽出没,还要接受口渴和饥饿的折磨,也只能吃些野果充饥。他们的老师在纪录片里这样说过:“如果这些孩子中有谁迟到了,我并不会怪他;如果这些孩子中有谁没有来上课,那他很可能再也不会来了。”他们的父母最多只能送他们一公里,因为父母们还要照看家里的牛羊。

纪录片里最小的儿童只有4岁,名叫莱里昂卡,他也要和同学们一起途步一小时去上学。8岁的莫斯卡每天凌晨4点起来照看牛羊,不到早上7点就要徒步10公里去上学。纪录片中最大的儿童也就只有12岁,她是学校的寄宿生,名叫科坦卡。她每次上学要徒步20公里。他们学校里的午餐仅是一碗大豆,这样的午餐也只有寄宿生能享受到。寄宿生们对自己的午餐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在家里很少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他们上学时十分开心,因为他们渴望知识,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改变未来。

比起他们的教育条件,我们的已经好到他们做美梦都想不到的程度了,而我却还不珍惜。我经常抱怨学校的午饭难吃,比起他们的'午饭来,我们的午饭实在是太美味了。我上学放学时都是姨婆帮我背书包,而他们上学放学时都没有人送。我的回家作业在妈妈回家之前完成得很少,大部分回家作业是在妈妈督促下完成的,他们的父母想辅导他们都没法辅导,因为他们的父母根本就没上过学。今后我一定会改正缺点,多向他们学习的。

温暖上学路作文【五】

??一样的上学路(观上学路上有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一样的上学路(观上学路上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雨的周六,我观看了电影《上学路上》。从电影院出来,我的思绪仍停留在那个叫做王燕的女孩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山里孩子对于上学地无限希望。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朴实的人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王燕的女孩在暑假里挣得24块8的学费。

由于家中困难,若王燕无法在假期里赚到学费,就必须像好友三花一样嫁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催促着王燕开始了她漫长、艰辛的一个假期。在相亲男孩的帮助下,王燕终于凑够了去枸杞园采枸杞的车费,而她也终于看到了上学的希望。开学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王燕用挣来的钱买了一枝笔,赶在三花被接走前送给了她。接着她奔向她最向往的地方——学校。

看完电影,我深有感触,特别是那几个饱含蕴意的场面令我印象深刻。如王燕追赶接三花的迎亲车,将笔插入三花为那只笔准备的空笔套时,我强烈地感受到,王燕送给三花的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笔,她赠予三花的'是一份最好的纪念品,留恋三花最后的少女时光,用一只带着知识光芒的笔填补了三花最遗憾的地方。山村的女孩是多么地无奈,她们不能留在课堂上,十三岁,正是我们吸取知识地时候呀,但三花却无法上学,她必须挑起一个成年女性才需承受地担子,那场面是何等令人心寒。

还有一个场面,就是王燕手攥学费气喘吁吁跑向学校时,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整个暑假过后,她终于成功了,返回那个能够圆她的梦想的地方,她心中是多么地快乐,这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我们城里孩子,过得衣食无忧,有些在家中还是小皇帝、小公主,哪个不是白白胖胖,高高在上?而片中的孩子,皮肤粗糙而健康,他们奔走在黄土上,快乐地唱着歌,王燕的笑容简直是本片的“招牌”,那充满童气的稚脸,可爱至极。和他们相比起来,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不就是24.8元钱吗?一掏口袋就是十几或一百的,可那在我们眼里可怜巴巴的24.8元钱,是王燕的希望啊!

上学路上,同样是孩子,我们走的是宽阔的大道,而山村孩子,他们不是奔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么?

温暖上学路作文【六】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翻山涉水上学路》。讲的是马塞族的孩子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不懈上学的故事。

马塞族的孩子凌晨四点就要起床,来到门外看有没有野兽来偷走牛羊。到了早上,最多只能喝几口牛奶就去学校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早上不用起那么早,而且我一起来就有丰盛的早餐。

马塞族的孩子在上学路上要走二十公里,而且还有很多野兽出没。有时他们要过河,只能独自划船到对岸。有时肚子饿了,只能吃几个野果充饥。还有时口渴了,他们就捧着河水喝喝。我想:我们有的步行到学校只要走一百多米,有的还有汽车,不管多远,不一会就到了。我们也不会挨饿,渴了也只需要从水杯里喝几口水。

他们到达学校时已经快中午了,一个小男孩说:“我好多知识都没有学到!”而我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早读,我们的学习环境要比他们好很多。我从这看到了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

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怎么能不认真学习呢?我们应该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做作业的时候字写得又快又好;考试的时候要圈出关键字,仔细读题,答完试卷要检查。我要像马塞族孩子一样做一个独立自主、不怕困难的人,长大以后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温暖上学路作文【七】

在世界各地,你认为每个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每天被家长接送上学吗?《跋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在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多次落泪,光光第一集《与野兽同行》就使我多次泪流。

这是一个发生在肯尼亚的故事。在肯尼亚,到处都是草原,一个村庄里,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徒步行走几十公里,这是一个多么远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没有野兽,狮子、花豹、大象……当孩子们上学时,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葬命。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几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一个上午的路,才到达了学校。

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宝贝,他们本可以永远呆在村子里养牲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所以才不远万里去上学。

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神灵,只求神灵保佑他。”

在上学路上,他们渴了就喝干枯河里的小潭里的水,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果,还可以喝牲畜的,吃牲畜的肉……看见他们贫苦的生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看了这个,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上学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