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江西景德镇陶瓷英语作文)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江西景德镇陶瓷英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23:20:22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江西景德镇陶瓷英语作文)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一】

一个双休日,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景德镇玩一天。我兴奋极了,一下车就四处张望着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

啊,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吧我迷住了。高大细长的灯柱被花瓷套了起来,街上到处可见那“精品陶瓷专卖店”。我则很想亲手做一个碗。

很快,我们来到了一个制作陶瓷的地方。一位老爷爷让我去将一块分好的泥拿来。我笨拙地拿起一块,朝他那飞奔。做陶瓷的东西可真怪啊,一块飞速转着的圆盘。“小姑娘,手偏了!”老爷爷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出来。一看那泥,本已成块圆球了,被我的手一压,凹了进去。不过没事,在老爷爷的帮助下,碗又很快的成型了。我把手扶在碗沿上,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压在中心,海不停的修饰凹凸不平的地方。而老爷爷则帮助我切去多余的部分。并定好高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美观的碗做好了。

这个在景德镇度过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仔细回味着做碗的过程,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要是我能住在景德镇,那又会多么的安闲自在啊!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二】

星期一的下午,老师告诉我们将要去景德镇“青少年陶艺培训中心”,并且可以切身体会制作陶艺的乐趣!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个个都雀跃欢呼。在这次旅途路上,我们载歌载舞,一边坐着车,一边欣赏着车外的秀丽景色,我看见了山上的映山红,这表示着春天的到来!

首先我们来到了阶梯教室听专家讲座,由此我们得知了景德镇名字的由来;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以及陶和瓷的特点;最后得知了制作陶瓷的三大工序。分别是;彩绘、捏雕和拉胚。听完专家讲座后,同学们就都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了……

我们先来彩绘,彩绘要注意的是;颜色不能太浓或者太淡,否则烧出来就不好看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问指导老师。在彩绘室里面,同学们都认认真真的制作着自己的作品。

接下来是捏雕,捏雕要注意的室不能把泥放在桌子或手上用力拍、按、打,否则泥都回被吸收水分,从而导致泥变硬,没办法进行制作。

最后我们来拉胚,这个环节是最难的一个环节。拉胚首先要把泥弄成一个圆柱形,但尽可能小一点,把泥弄成圆柱后,再用力把你拍在机械上,以免泥脱落。打开机械后,机械就会旋转起来,这时,我们要沾上一点水到手上,要不然就控制不住泥了,但是要注意,水是不能给太多,否则泥就会变成泥浆,而且泥还会脱落。我做了好久,才做出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出来。

在这次的考察中,我又多懂得了一个知识,又多积蓄了一份写作材料,而且还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三】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古瓷都。从宋朝景德元年皇帝赐名为景德镇算来已有1千年了。1千年来景德镇为皇宫烧制瓷器的御窑熊熊炉火从未熄灭过,无数精美的瓷器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视为无价之宝珍藏着。

暑假里,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景德镇。一进城,景德镇新开辟马路通向四方,那路边的灯柱都已经变成陶瓷的啦。瓷灯花花俏俏,各式各样,这种景观在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是看不到的。在景德镇,到处都是瓷器,街上的瓷器店一家接着一家,琳琅满目的瓷器,使人目不暇接。在景德镇,大部分的人,都以造瓷为生。大大小小的窑厂,遍布景德镇。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院中摆满了各种形态的泥坯。工人们把这些泥坯放到窑里就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我的舅姥姥——郑云云,在那里可是名气很大呢!她的陶瓷艺术品,真是说不出的漂亮!她笔端流泻的青花瓷,真是栩栩如生。小至“唧唧复唧唧”的小蟋蟀,嬉游于荷叶间的小红鱼,大至迎风飞扬的阳光神骏,搏击长空的大漠雄鹰,君子竹的淡雅,芍药画的娇媚;似在摇曳的风荷,恰待展翅的江鸟……总之,用一句诗来表达就是: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着月光,莹透的素颜,莹透的素颜,朦胧了琴弦上一缕檀香啊!

这天,我到舅姥姥的工作室去参观。我在一个画面优雅的瓷缸前停了下来,我看到在荷叶与菡萏之间,似有一群小小鱼儿在游动。定睛看时,不错,它们真的在游动着。这些小鱼儿,置于碧荷清水中,悠游自得。

景德镇作为中国古老的瓷都,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

景德镇瓷器的英语作文【四】

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她,便成为东西方之间往来贸易的重要货物,被运抵西方。她,便是中国的象征——瓷器。

瓷器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那时,陶器的烧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工匠们就试着把他们平常见到的一种白色泥土——高岭土混入陶土之中,烧造陶器。“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先前的陶器更光滑的器皿产生了,由于此次烧制的所谓“瓷器”只是大概相同,并未达到标准瓷器烧制的温度和标准瓷器应具有的更高的光滑度,故名:“原始青瓷”。

到了唐代,真正具有标准瓷器特征的瓷器产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唐代产生了真正成熟的瓷。其中有一种极其珍贵的瓷器,叫秘色瓷。秘色瓷的颜色白中泛青,如“秘草”般凝滑如脂。光滑程度更是以汉代的原始青瓷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种秘色瓷因其诸多的优点,被选为武则天时期的皇家专用器。

过了五代,便至宋代,宋代的瓷器比唐代的瓷器又有了许多发展创新之处,其中最著名的汝、钧、官、定等五大窑口产的瓷器已是妇孺皆知。这五大窑口中的钧窑更是价值连城,让我们先从它讲起吧。

钧瓷以名贵而著称,当时的民间甚至流传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谚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钧瓷的特点正是它那在出窑时形成的均匀的网格状的裂纹,而这也恰恰造成了它的稀少,因为不少的瓷都会在出窑裂纹时碎掉或裂得不均匀,因此,一千件瓷器只有一件才能完整出窑,稀少,也造成了昂贵,汝、官、定、哥四窑同样如此。

“元至元年间, ‘鬼谷子下山’将军罐2亿!”没错,您现在听到的是元青花拍卖时的录音。这种青花瓷同样以珍贵而著称,目前在元朝90多年的统治中仅发现了不到一百件。它是早期青花的代表,颜色深蓝富有变化,光滑程度如小儿肌肤,十分完美。代表了元代瓷器的最高水平。

元过后,便是明。明青花和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堪称明代瓷器的两朵奇葩。在制作流程,工艺水平上绝不输于元代瓷器,甚至比它还略胜一筹,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它们吧!

明青花以宣德、永乐产为最,因为当时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许多国外的货品。颜料——“苏麻离青”便是其中之一,此原料色极浓艳,烧成后会呈现宝石般的.蓝色,甚至偶尔还会晕开,很像在宣纸上画水墨的感觉,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达到了极致。

而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美丽之处恰恰在于它的一丝不苟。肉眼观察下,鸡的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而且它居然做到了釉下勾线,釉上填色。何况这是八厘米的小杯!所以,此种杯子的价格是以千万计算的。在2008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上,一对此种杯子竟拍出两亿的高价!

明过后,便为清。公元1661年正月初八,一位孩子登上了太和殿的宝座。此后,他在这个位置坐了61年。他,就是——康熙大帝。在他在位时,他打破了明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四口通商”,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广彩,便是这次交流的产物。

广彩部分以金线勾碗边,因是外销瓷,图案就依照外国人给的订单上的图案画。到了鼎盛时期,广彩颜色愈发浓艳,画工愈为纯熟。甚至出现了专门进口广彩的公司——英(荷)东印度公司,可以说,广彩是中西结合瓷器的典范。

从汉至清,从原始青瓷到五大窑再到广彩。中国与瓷器,已不仅仅是象征关系,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段传奇的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