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200字短文)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200字短文)

更新时间:2023-05-25 22:36:59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200字短文)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一】

世界上有很多启示:蚂蚁群搬玉米粒、蜜蜂们辛勤采蜜、小鱼们守卫领地……而我,也收获了不少启示。

八月初,是桂花开的季节。这一开,使大街小巷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小朋友都喜欢采桂花,我也如此。

八月中旬,是桂花开得最旺的时候。我随着桂花的香气,来到了一棵桂花树前。迎面的扑鼻香使我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全是金灿灿的桂花树,金枝叶。眼前出现的事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和玲珑剔透的水晶宫。天上飘下一片片粉红色的花瓣。

不觉张开眼的我,看见的却是一棵寒酸的桂花树。虽然绿叶衬托着可爱的黄色小花有一点点意境,可总体看来它却格格不入:没有梅树的姿态,没有木棉的精神……一点也比不上其他树。我失望地离开了。

一走就是十几天。八月底,我去练琴的地方旁边就有桂花。这一次,淡淡的清香又引着我来了。印入眼帘的还是那些小黄花。

我仔细看了一下,很多花都谢了,没多少新鲜的了。大家可能会说:“花开花落很正常的嘛!”可我不这么认为。

我下意识地把凋谢了的花摘下来,回到家里仔细观察起来:那些花瓣虽然谢了,但还依旧散发着一阵阵的清香。我猛地心头一震:我错怪桂花了!它有着崇高的精神。即使凋谢了,也努力散发出一阵一阵清香,衷心为人们服务。我感动地把它们小心翼翼放进杯中,冲了杯“香浓”的桂花水,让我能够静静地品尝,那有着崇高精神的桂花的香气……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二】

"咦?可以给我也尝尝吗?"蓝象好奇地趴在窗台上问我。

"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着,剥了一个冒着热气的桔子给它。

"烤过之后味道很不错呢!"蓝象"吧唧吧唧"吃完了桔子后称赞道。

"嗯,总觉得冬天吃的东西都应该热呼呼的。而且桔子烤过之后再吃,有点像小时候吃的糖水蜜桔罐头呢。"

"嗯嗯,你说的没错。那可是童年的味道哟!或许我们还可以烤点别的什么来吃,刚好我口袋里装着一些东西。"吃完了烤桔子的蓝象意犹未尽地说。

"那也好呀!如果没什么急事的话,不如进来一起烤烤火吧!"说完我打开了门,把蓝象请了进来。幸好我屋子里空荡荡的,有足够的.位置让蓝象坐下来。我为它在地上铺了一张暖和的旧毯子,蓝象坐在上面刚好合适。就这样,我们一边取暖一边烤东西吃。蓝象慢吞吞地打开它随身带来的口袋,一样一样地往外面掏着东西。

有透明的六角形饼干,"唔,这个是冰雪。"它一边把它们铺在炉架上一边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地向我介绍。

然后它又拿出一瓶晶莹剔透的粉末倒在六角形的饼干上。

"嗯哼,这是霜冻,撒一些在上面会比较甜哦!"

"好啦!最后再用北风把火吹旺一点儿。"蓝象解开了一只白色的气球,把里面的北风倒在了炉火上。炉火一下子"哔哔剥剥"地蹿起了蓝色火焰,雪花饼干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屋子。

蓝象小心地拿起一块递给我:"趁热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冬天就是应该吃点热呼呼的东西。"说完对我笑了笑。

"谢谢!"我点点头接过雪花饼干放进嘴巴里。"咔嚓咔嚓",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暖暖地顺着食道滑落到了胃里。我们吃了一块又一块,每一块的口感都有细微的不同。我和蓝象都吃得饱饱的,然后又躺在温暖的火炉旁"呼呼呼"地睡了一大觉。

等我们醒来后发现,窗外冰雪消融,桃花绽开了花苞,春天已经来了。看来,冬天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吃掉了呢!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三】

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所以叫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但诸葛亮说他只要三天就能造完,并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叫鲁肃借他船、军士和草把子。

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叫上鲁肃,往曹军水寨而去,把船连接起来擂鼓呐喊。雾很大,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曹操叫朝他们射箭,诸葛亮叫人把船掉个头。

天亮了,雾还没有散。但每条船两旁的草把子都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叫军士喊道:“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上当了,可是船已经驶出二十多里了。

周瑜听了鲁肃说借箭的经过,感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四】

我和爸爸、妈妈去年腊月从宁波赶回安徽舒城山里爷爷家过年。猪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揣着爷爷包给的压岁钱我吵着妈妈带我到前年曾“探险”过的五显镇赶集。上午九点多钟,约上弟弟书生、新交的好朋友周伟、周涛,我们踩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五显镇上“进军”。

五显镇离爷爷家大概有八、九里,全靠这条山路沟通。已经是早春,微风轻拂着脸,一点也不冷。大树像卫士一样笔直地站在山路的两旁,路两旁不时见到漂亮的农家楼房,家家户户贴着大红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气呵呵互相拜年;路边有时望见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油菜地。绿油油的油菜地里嫩黄的油菜花含苞待放;稻田虽是枯黄的,但绿色也藏不住,小草们早已迫不急待地从探出头张望着,这哪像前年正月初一我们第一回到五显镇“探险”时的情景啊?当时大雪初晴,天特别冷,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铺天盖地罩上一层白雪袄。我们踩着一尺多厚大雪,边爬山路边打雪仗。到达五显镇时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妈妈奖励每人一串糖葫芦庆祝“探险”成功。这回妈妈特设“五元钱大奖”,号召一路找“奇观”,找到“最佳奇观”者有权决定用这五元购买什么东西。

我们一听,兴致高涨,加快脚步四处“搜索”。跑着跑着,我的眼睛突然一亮,田头一棵小梧桐树吸引了我。这树只有四、五米高,笔直的树杆,到头一米的地方左右自由伸出二个树丫,妙就妙在这两个树丫极对称,猛然一看像一把古代武士的三叉枪矛,又像一只大鸟的长足,更像农家用晒场用的叉子。大伙都称奇,妈妈让我们四人站在树旁合影为证。

看见我“先发制人”,妈妈、周伟他们也仔细找了起来。妈妈发现的奇观根本称下上奇观,不是几只小鸟就是一块大石头,让我们哈哈大笑。我暗想:前年我来这里不是看见两个一米多宽的大鸟巢吗?要是能找到肯定会被评为“最佳奇观”。我全神贯注地盯着两旁的大树找鸟巢,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见前面山路旁的村子口,一排参天的梧桐树拔地而起,两只大鸟巢稳稳地垒在其中两棵梧桐树顶上,像是大树戴上两顶草帽。“我看见大鸟巢了!”我兴奋地喊着。“真大呵!”周伟也喊了起来。我得意地想:“最佳奇观”的发现者非我莫属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五】

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地方使你们获得启示吧。而我的启示,是在一件小事中获取的。

记得那是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新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可是,我们谁也没想到,刚上学的第一天就下起了狂风暴雨,还不时雷声大作。我从书包里拿出雨伞,就被新朋友叫住了,只见她跑过来,对我说:“颖诗,我没有带伞,我和你一起回家好吗?”我虽然极其不愿意,但,因为是新朋友开的口,我又不好意思拒绝,便说:“好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个劲儿把雨伞往自己头上顶,而新朋友只占了很小的一块地方。走到一半的时候,新朋友不禁要说:“你的雨伞真小啊!”我听了很不舒服,便说:“是呀,我们快走吧。”到了新朋友的家里,我才发现,新朋友的衣服有一半儿都湿了。而在这时,新朋友说:“要不是你和我一起顶雨伞,我恐怕要便成真正的‘落汤鸡’了。”我赔给她的是一个苦笑。便说:“对不起,都是我害得你的衣服都湿了。”她听了,微微一笑,说:“没关系。”

这件小事,使我获得了一个道理,就是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对。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六】

途经一座被人们叫做迪拜的城市。高楼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和我的家人走散,我迷失在了这城市迷宫中。

从迪拜河向东飞,密集的“铁柱群”直插云霄,为了飞过这片“铁林”我只能提升飞行高度。

我在355米高的空中被一座双子塔挡住了去路,他们是马奎斯JW万豪酒店,它像一座城堡,螺旋上升。飞过塔尖,我看到了在同一高度的另外两座塔,是普里沃尔大厦、吉沃拉酒店,我振动翅膀飞了过去。接下来还有七步,我就可以与我的兄弟们相遇了。

阿尔玛斯大厦矗立在了我的眼前,他的避雷针指引我飞向360米高的林荫大道100层,我从一旁绕过去,企图剩下一点力气。

我终于来到了迪拜市中心,我能在鳞次梓比之间依稀看见兄弟姐妹们留下身影了。

380米高的精英住宅和392米高的玛丽娜23号使出浑身懈数妄想让我放弃飞翔,但我不敢放弃,我竭力高飞,成功又飞到了400米的.蔚蓝天空。

我听说公主塔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楼。带着极大的好奇,下降了一点高度,我在380米高的100层,贴在玻璃旁绕了一圈:身着白色长袍的富豪酋长戴着有手指那么粗的金项链,正在和数位身着西服的政界精英攀谈着什么。再往上飞,我便能看见周围如烟如雾的云、摩肩接踵的摩天大楼。

迪拜马上就要离开你了。

我在413米高的公主塔上稍作停留之后,便飞向了迷途的最后一程--哈利法塔。

848米高的哈利法塔巍然矗立在了迪拜的腹地。这座耗资15亿美元修建的巨楼震撼了我。我跟着电梯一路来到了第164层,与云雾融为一体,俯身往下看,群楼如蝼蚁一般被我尽收眼底。

我终于飞到了我的山,来到了中亚候鸟聚集地,和我的家人团聚。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仿写作文300字【七】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去商议军事。在商议的时候,周瑜强迫诸葛亮要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而且还叫军匠们故意延迟,不给诸葛亮齐全的造箭材料。然后还叫鲁肃去打探诸葛亮该怎么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向鲁肃借了船,军士和草把子。鲁肃答应了。

第一、二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带他去取箭。然后船到了曹营,诸葛亮让士兵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因为当时的雾很大,所以曹操只敢让向他们射箭。这样,十万支箭借到了。

船回到岸的时候,周瑜刚好来取,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自认不如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