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兰亭集序可以写进作文的句子)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兰亭集序可以写进作文的句子)

更新时间:2024-02-10 15:02:12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兰亭集序可以写进作文的句子)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一】

今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的兰亭游也如愿的拉开了序幕。

当我们的车缓缓的进入停车场,在通过兰亭的一条幽幽古道边,入耳的好像是黄郦的鸣叫,但浓密的绿叶把它们遮挡起来,真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啊!这条古道的两侧虽说有些现代化的建筑,但仿佛古韵犹存,沁人心脾,或许兰亭就是值得我们这样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走过小道,我一眼就望到了鼎鼎大名的鹅池了。只见池中有两对大白鹅在昂首欢啼,似乎在说:“我们可不是一般的鹅,我们是兰亭的鹅,是别有一番风味的鹅!”又回首看了鹅池旁边的`石碑上大大的“鹅”字,像足了一只昂首阔步的鹅,摇头摆尾的走了过来,我不禁感叹:“王羲之的书法,真是如神来之笔相助啊!”

在我的赞叹声中,继续往前,便是我最欣赏的“祖孙碑”了。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的《兰亭序》,背面则是乾隆皇帝的诗。两位满族皇帝对汉族的文化十分欣赏,书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尤其是康熙皇帝,将兰亭序写得大气磅礴,包含着对祖国河山尤其是江南文化的赞美与留恋,整个文字潇洒自如,不愧是我最欣赏的君王。

听,有泉水的声音!原来我到了曲水流觞处,在古时,将一个盛满酒的杯子漂在水中,酒杯漂在谁的面前,坐着的人就要赋诗一首,倘是作不出诗,那可是得一饮而尽以作惩罚的。古人不仅有闲情雅趣,更有满腹经论,让我们这些后辈佩服不已。

我虽然到过兰亭多次,但每次都能发现它新的诗情。我想这个书香浓郁的地方定有让人更意犹未尽的美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期待着下次美丽的兰亭游。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二】

在不知不觉中,我钻进了一片竹林。竹子是那样的青,他那纤细修长的叶,似王羲之那行云流水般的运笔;一旁有许多低矮的春笋,他们穿着层层叠叠的乌黑的外衣,正努力地钻出泥土,冲向云霄。竹林郁郁葱葱,穿梭其间,让我的心情格外舒畅。这就是竹之意境。

我们一路走去,看见了清澈的鹅池,池上架着一座三折石桥。我站在石桥上欣赏鹅池。突然,碧波上泛起了涟漪,一群白鹅游了过来,鹅的羽毛雪白无暇,头顶与脚掌却通红通红;鹅别样的动态,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如《兰亭序》中那一起一伏的笔画。这就是鹅之意境。

在鹅池旁,有一座小亭,亭中有一碑,上有胖瘦有别二字,乃“鹅池”。胖瘦有别,是因为其乃父子合作而成。你看,这亭更有情趣:屋檐四角向上翘起,灰色的砖瓦,古色古香;顶部布满青苔,显露出岁月的痕迹。这就是亭之意境。

我们踏着石板路,走着走着,便来到“曲水流觞”,你见那潺潺流水,幽静的'淌着,快活地流着,流动的轨迹弯弯曲曲,呈“之”字形,却见一旁鲜花掩映,青竹遮阴,不禁使我浮想联翩:当年,文人雅客欢聚一堂,流觞曲水,饮酒作诗······这就是曲水之意境。

沿着墨池边走去,便来到王右军祠,祠内有王羲之像,周围有兰花簇拥。墨池上有座亭,叫墨华亭。通过幽深的密道,我们来到了御碑亭。康熙乾隆的题字,让我感到兰亭曾是一个文人墨客常访的文化圣地,碑四周用石栏围着,还有威武的石狮守护,真不愧是御碑!这就是碑之意境。

我用我收获的意境,欣赏兰亭,他的幽深,他的宁静,塑造了《兰亭序》中的一笔一画,每一个抑扬顿挫,起笔收笔。

兰亭真不愧是书法圣地!春游兰亭,让我收获了那种写书法必须的宁静,那种不一般的境界。

兰亭集序有关的作文【三】

上周日,我和爸爸陪同长春来的阿姨们,一起游玩绍兴的兰亭。

兰亭景区外尽是高山,但进了景区之后,景色就不一样了:小径旁满是秀竹,遮住了高山,也遮住了太阳。没走几步就到了鹅池,旁边有一个池子。中间是一块碑,上书“鹅池”两个大字,这字可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个大书法家一起写的,十分漂亮。我最感兴趣的是池塘中的白鹅,胖胖的,时不时地扑几下翅膀,别提多可爱了。

再过去就是康熙书的.兰亭碑了,旁边有几盆小兰花,这难道就是“兰亭”的由来吗?这块碑曾经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断为两段,拼接后形成断字。

我们还来到了王右军祠,正堂上有一幅画,画的上边和左右两边都有精美的书法。后园是王羲之的作品,我们买了一把扇子,上面有兰亭序,很有收藏意义。

出王右军祠是曲水流觞,爸爸说那时王羲之与他的朋友把酒杯放在小溪里,让它顺水流,朋友拿起喝一口,便吟诗一首。我却想:这不正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原来古人也用来饮酒作诗呀!

我们又玩了一会儿,接着离开了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