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续写邯郸学步100字左右)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续写邯郸学步1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7-12 17:41:04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续写邯郸学步100字左右)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一】

寿陵少年爬回了老家,父母看见后心疼得不得了,他们要教会少年家乡走路的姿势。

他们先把少年扶起来,拉着他,让他先走一步。可是,少年一走,步子准要乱,这一乱,腿就缠在一起、扭在一块。这一天,学习没有一点儿进展!

第二天,少年的父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清晨,迎着朝阳,少年的父母背着他,来到村口的梧桐树下,少年坐在石头上看着父母在走来走去,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父母走得满头大汗他却在凉爽的树阴下看着蚂蚁搬家!

回到家,少年的父母很生气,问少年想不想学习走路了,少年若无其事地还在玩,根本就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了!

父母生气归生气,但它们还得教儿子走路呀!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少年可能已经到父母的难处了,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非常专心、认真!

渴了,随便弄点水,喝了就继续练;饿了就抓一个馒头,吃了继续练;累了,一屁股坐地上休息,歇完就继续练。

经过夜以继日的学习,少年终于走出优美的步伐!

感悟: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二】

在那个燕国人回家的路上,行人们都在讥笑他。“咦,这人怎么不会走路啊?”“你看,他走路的姿势太‘好看’了!”……

爬了好几天,终于来到了家门前对面的小山坡。他连爬山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扑咚”一下滚下去,给人们表演“狗啃泥”到了山下,他忧心忡忡,因为离开时他说过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他的母亲看见了他,问:“儿啊,你怎么了?”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的母亲。“没关系,咱们重新来过。”就这样,那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在母亲的指点下,又学会了走路。

又过了半年,他走路的姿势漂亮极了。在整个城里,他走路的姿势无人能比。

终于,他走路的优雅引起了轰动。人们到处宣传他。只要有人见到他,就会说:“这位师傅,我想求学于您。”

他收了许多学徒,在他的带领下,这些人也学会了优雅的步子。

从此以后,燕国人的步子再也不比邯郸人的差了……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三】

那个燕国人最后爬着回去了。爬到城门口,士兵问道:“咦?李四,你为何爬着呢?”他的脸刷地红了,一声不吭地快速爬过去。路途中,认识他的人,都有很大的疑问:李四这是怎么了?为何爬着呢?所有人都纷纷的问道:“李四,你干嘛呢?”“你怎么了?”“为何爬着……?”可李四却说:“没啥,嗯,没啥……”别人都是半信半疑,一直看着他,知道看不见他的影子,才讨论:他会不会是腿不好使了?还是脚折了,这时有人插了一句,该不会是不会走路了吧!

李四爬呀爬,终于爬到了一个密洞里,他决定,自己一定要学会走路,而且要走的很好看!于是,他慢慢地站起来,又慢慢地把脚往前挪动。终于,他学会走路了!而且走路的`样子是最好看的,比邯郸人走路还好看几千倍几万倍,他很高兴,然后回家了。

到了家里,妻之既高兴又伤心,你终于回来了!到哪里去了?三个月了,三个月呀!你去了哪里?李四说:“我的蠢事你也不是不知道,然后我去咱们的密洞里练习走路,苦练了三个月,终于练会了好看的走路样子,不信你看!”说着,李四开始走“李四走路法”,妻之看了,说:“李四,我这辈子没有白嫁给你,你终于有出息了!”

之后,李四办起了步法学院,刚开业不久,就有许多人来报名学习“李四走路法”,而且,越办越红火,都夸李四真厉害。后来,他觉得应该把名字也叫得好听一些,跟妻子商量后,就更名为“李四模特步”。之后,他的蠢事被他的好事掩盖了,从此,他再也不羞愧了。

邯郸学步100字作文【四】

那个从邯郸爬回燕国的愚蠢少年,回到家乡好好想了想,决定回家先去找父母好好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呢?

少年一路上爬回家时,被城市的人耻笑了一番,少年听了脸涨红得像要掉下来的红苹果一般,以刘“飞”翔速度——比刘翔还快的速度爬回了家。

一到家,父母全看傻了,好不容易回过神的父亲,用力打自己儿子一巴掌,少年在边脸颊有了一个鲜红的五指印,然后像块面包一样肿了起来,父亲接着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你给我滚!滚!”

少年怒气冲冲而又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在一个空地,少年搭了一间木屋,奋发图强,这里人来人往,可以认识更多的读书人。

后来,一次,燕国皇帝微服私访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怎样。

来到了少年住的这条街上,皇帝发现一个木屋与众不同,皇帝敲开门,发现了少年,好像似曾相识,少年便答应与皇帝住在一起。

跟少年待了几天后,皇帝变得快活多了,长了很多见识,渐渐地,皇帝发现少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能自强自立,有奋发向上的拼博精神,只是缺少点父母的爱。

后来,皇帝告诉少年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请他去皇宫辅助他工作并好好享受。

少年看在好朋友相识一场的份上,便随皇帝进了皇宫,做了贴身大臣。

少年父母知道自己被赶出的儿子已经进了皇宫,十分贪心地想认回儿子,少年也回了一句话说“我没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你们走!”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人呢!真可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