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三年级满分作文一等奖)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三年级满分作文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06 05:57:37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三年级满分作文一等奖)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一】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题记

大年三十那天,只见妈咪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里,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身”,并且今年搬家,所以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咪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咪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咪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咪,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家乡的一传统习俗。作文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蜡烛烧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咪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这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咪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给菩萨指路,回到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全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家乡,每家每户都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我却见到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二】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新年。前几天,我是不眠不休的写作业,现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停下来享受一下猴年的春节。

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被过年的气氛包围着。

除夕夜那晚,我跟随者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味儿。哥哥、姐姐、小姑妈他们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一会儿天。聊着聊着,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它给我们带来一顿美艳的视觉“团圆饭”。晚会上有绚烂的灯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盘盘精彩的“菜”让我们回味无穷。

单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觉得还是有些无聊,我就找出一副扑克牌边打牌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陪着奶奶玩一会儿接猴,奶奶也玩的很开心。

到深夜,哥哥就陪着我们去放烟花。我们先放一个蛋卷是的烟花。它的烟花非常得矮,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接着,我们点一个荷花型的,那个烟花点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转起来,喷出粉色的火焰,那个样子,真的像是荷花展开一样啊!这个烟花却是名副其实啊。接着,我们又放一个奇幻旅程,那个烟花可漂亮,有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绚烂缤纷。最后,我们放一个手持式的烟花,那个上说是有60 发,我就一个一个的数。哥哥说这个烟花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烟花,一个烟花可以放好长时间呢。第一个烟花,我数到53 个,但是姐姐只数到47 个,诶,怎么回事呢?可能我们数错吧!

就在这个时候,十二点的钟声也敲响。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噼里啪啦的,一个个花也在空中汇聚出漂亮的舞蹈,恭贺猴年的到。这个除夕夜还真是年味十足。

相信我在猴年里,我会更加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三】

来到现场,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大家手中提的都是一个个漂亮的饭盒,这可是我们的武器哦,我的武器呢?你们一会就知道了啊!终于轮到我了,一位阿姨给我穿上了雪白的厨师服,还系上了围裙,现在就看我大显身手吧。我首先拿出了我的武器—辣椒和花蛤,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我的拿手好菜就是辣炒花蛤!倒上油,放入葱姜,我把花蛤一股脑的倒进了锅里,锅内立刻发出了滋啦滋拉的声音,我开始翻炒了,很快锅里的花蛤开始张开了贝壳,露出了白色的肉肉,哈哈,我的周围弥漫着海鲜特有的香味,吸引了好多人上来围观。

菜炒好了,我把花蛤倒在了盘子里,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评委面前,几个评委都在品尝后露出了微笑。而后是才艺表演环节,我表演的跆拳道特技“木板击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妈妈和我都高兴极了。有点遗憾的是,我最后只获得了二等奖,一个大姐姐凭借好几种才艺和有创意的披萨饼获得了第一名,还赢得了到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机会,妈妈说,我还不够成熟,等我大了,也会这样优秀的!比赛结束后,举行了颁奖活动,我的.奖品不是平时常见的什么书、本、笔之类的,是一口精美的不锈钢平底锅,哈哈,我把它送给了舅舅作为新婚礼物,他们每次用这口锅,都会想起我哦!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妈妈给我买了十几斤花蛤,还一遍遍的辅导我整个过程,我觉得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简单地,都必须认真踏实的去学习,才能做好,下次我要更努力的学习,向更美味的菜挑战!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四】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阴历9月初9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9月9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记得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大家一家人去了__乐园,由于我很喜欢爬山,父亲刚买好了门票,我就拉着母亲飞快跑到山前,山上很多人已经手拉手成群结队地直达山峰了,我也兴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父母就进来休息,这个时候母亲给我讲了重阳节的起源。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须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的苦头。村里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找了很久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千辛万苦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引导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不只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从此将来恒景不怕风吹日晒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9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使用方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9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筹备。中午时分,伴随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忽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这个时候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于剑下,从此9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地感动,犹如是有一股能力注入我的体内。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不久终点便就在我的眼前。

在下山的路上,母亲告诉我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我便想起奶奶一直都有肩膀酸痛的问题,正好路边有卖棒槌的摊档,于是我花了五元给奶奶买了一个,计划送给奶奶。

那一年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五】

文明与道德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而文明与道德道德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明显具有的,是需要成长的。

我还记得从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将文明,讲道德,懂礼貌的三好学生,和好公民。但是,我们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文明道德公民呢。

有一天,我和好朋友冰洁走在公路上,但生活社区非法小广吿,乱扔垃激,甚至还有许多黄色刊物等褚多不讲文明,不讲道德的现象频频出现在我们眼前。我鼓足勇气和这些不良现象做一次斗争,用我们的行动来感化州围的空气和环境。那是暑假里的某一天,我和几个好朋友约好去做一次义务劳动,大家都答应了,我们正在讨论去向,有个同学说去她们小区,还说绝对让我们不虚此行,我们听后很高兴的去了。我们拿好工具-小桶,小铲子,檫布,干了近两个多小时,我们都筋疲力竭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还有一大片的纸屑时,我们又鼓足了干劲,坚持把剩下的干完。因为有了动力,大家十分的卖力,可毕竟大家在家里很少干活,所以出了不少的洋象-有的被水溅湿了衣服,有的崩湿了鞋,有的一不小心掉进了水沟--弄得我们一阵欢笑。

经过这次劳动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讲文明,讲道德,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争取天天都做讲文明,讲道德的社会好公民。我们得要向雷锋叔叔一样--做讲文明,讲道德的社会好公民,人民的好儿子,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全国三年级一等奖作文【六】

春去春又来,又到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这一天也少不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