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五下三首古诗改写短文600字)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五下三首古诗改写短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6 11:52:06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五下三首古诗改写短文600字)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一】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我身在他乡洛阳城已经很多年了。

今天, 我在院子里休息, 看见一些散落的黄叶。恍然间, 一阵秋风掠过,拂动了我的衣袖。一种凉飕飕的.感觉扑面而来。看着眼前已经进入落叶缤纷的冷秋的洛阳城,我想起了离别已久的故乡和家乡的亲人们。

走进书房, 闻着浓浓的墨香, 想起儿时私塾里那幽幽书香。提起笔,想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却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父母亲是否安康?邻居家的毛毛又在捉蛐蛐玩吧?家门前的桂花树一定开出芬芳的花儿了……

窗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信差来了。我匆匆地封好了信,递给信差。他收了我的信就匆匆走了。我心头一紧,担心刚才写得匆忙,没有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思绪表达清楚。

赶紧快奔几步,赶上信差。他看我的眼神充满了不解。我把信拆开,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才放心地重新封好信,递给了信差。

马蹄声渐渐远去了。它带上了我的思乡之情, 回到了故乡……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二】

在这个世界里,我感到很快乐,因为心中有首歌,一首快乐的歌,一首快乐的读书的歌。

走过了十四个春秋的我,曾经拥有过,曾经放弃过,曾经在书海中漫游。

在童话动漫中我也汲取了很多,小丑鸭是我儿时的玩伴,我们曾陪着朵拉一起学习英语,我们曾一起拯救过杰瑞。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有人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披上了一件温暖的外衣……

在一本本悸动人心的小说中,我向往过,我迷惘过,我曾感叹过主人公的结局。祥子的悲惨与坎坷,鲁滨逊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鲁迅一生的有趣往事都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显得更有深意。我想戴上我梦想的翅膀,一起飞进那故事中,体验那份激情。

在一首首沁人心脾的现代中,我认识许多有名的作家,他们的心声,触动了我的心,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席慕容的“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细细品味了许多。在这一篇篇惆怅的歌中我读到了他们的无奈。在这一篇篇博大的歌中,我读懂了我们要不甘寂寞的追求,反抗,探索。

我在“青莲居士”的诗文间游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吾爱孟夫子,天下闻。”我了解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与仰慕;“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体验到了李白兴奋,激动的心情。那一轮明月下,是李白在吟唱心中那首快乐的歌吗?

这首在我心中的歌是快乐的歌,是快乐的读书的歌。

十四个春秋,我拥有过幸福,放弃过梦想,在梦境与现实中徘徊过,但是在我的内心我从未失去过它,这首快乐的歌。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三】

窗外雨声潺潺,不知这是第几个以雨入秋的秋季了。雨脚入注,隐约间一首《雨霖铃》传来,依稀记得,盛唐有一位帝王,也在这黯然销魂的雨夜,抚一曲悲歌,告慰那香消玉殒的爱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和瑰宝。忆往昔,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陈子昂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一扫魏晋靡艳之风,开启了整个唐朝诗歌繁荣的大门;更甚有李太白者,散发扁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此等豪迈,更显泱泱大国之风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足可见杜子美雄心壮志,满腔爱国热忱;而后白乐天一曲《长恨歌》道尽君王心中无限哀愁,留给后人盛唐最后一丝媚态;李义山把酒共剪西窗烛,遥望蜀地,静听夜雨,带走了余晖中的晚唐……

喜欢读情意绵绵的唐诗,喜欢写清浅的文字,如同心中的深情与古老的诗作缠绵,留下柔软的感动。在多少次清苦的梦里,我便是唐诗里的一缕精魂,蜿蜒在每一句诗、每一份情间,我多么想真正的走入唐诗的背后,邂逅一位款款走来的诗人,彼此倾慕,把心中柔情泼墨于纸上,看天外云卷云舒,一起度过温柔的岁月。

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国家昌盛的根源,那么文学便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界的根本。唐诗就是中国文学的精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财产。2012年,牵挂着亿万个中国人的心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花落这个千年的文明古都,了却了国人的夙愿。这固然值得我们骄傲,但我们的文学、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只是为了得到某个奖项么?

放眼今之华夏,“小悦悦事件”、“丁锦昊事件”无一不是道德的迷失,追根溯源,却是文学迷了路。纵观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穿越、言情高居前列,甚少见真正的发人深省的严肃读物,为什么人们不再深入阅读,只是一味追求情节带给我们的快感?如果只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实在不敢想象那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而唐诗的境地也不容乐观。自前几年一股“国学热”掀起,市面上解词释诗的书如潮水般涌了上来,其中甚多无病呻吟的小女生读物,甚至有的作者连基本的文学常识也没有,这样的解读,这样的文字,却也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疯狂追随,遣词造句尽力模仿,这几乎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令人长叹不能自已……

推开千年的古门,探寻传统文化的幽静之美,我们或许做不到一个下午只品一首诗词的境地,但沐浴在那静谧的氛围内,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诗绕耳边神自清,让自己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美丽,已经不仅仅是读一首诗,诵一阕词所能完成的了,而我们才是完成这个伟大梦想的源泉……

雨声渐止,楼下书声朗朗,清脆的童音撞入我的耳朵,“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翻开搁在桌角的《唐诗三百首》,无声的微笑着,落花时节又逢君……

改写唐诗三首的作文【四】

从小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爱上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看小说,赏宋词。然而,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