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为中国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作文)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为中国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3:58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为中国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作文)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一】

狗说:“汪汪,你俩别争了。我对主人贡献大。你们看我没黑没白的替主人看家望门,还不挑食吃。主人只要把吃剩的骨头扔给我舔舔我就知足了。”

鸡不屑地说:“咯咯咯,那骨头还很香呢。你看我,不用主人喂任何东西,只要自己上山捉虫子,但生的蛋却拿给主人吃,你们说说,是不是我贡献大?”

猪哼哼两声说:“别看主人那么向着我你们就嫉妒。你们知道吗,主人是把他吃剩下的东西才拿给我吃的。主人是想让我早些养胖,然后连本带利都给他还回来。你看到最后,我身上所有的东西主人都舍不得扔掉。所以说啊,我的`贡献才叫大,哼哼哼。”

狗和鸡看了看胖猪那笨笨样,不屑和它争,去找奶牛。奶牛正和小蜜蜂、小燕子在一起。

快嘴的狗说:“奶牛,你说说,在咱们家,谁对主人贡献大?”奶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蜜蜂反应快,它接过话茬说:“嗡嗡嗡,你们以为自己的贡献都不小吧。照我看,奶牛和小燕子的贡献才大呢。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无偿的给主人喝鲜奶。你看小主人那么健康了吗?都是奶牛的功劳。还有小燕子,它冬去春来,为主人的庄稼捉虫子,让主人也有个好收成。”

狗、鸡、猪听小蜜蜂说了这一大通,眼睛都瞪成了大灯泡。奶牛以为它们三个生气了,忙打圆场。慢声慢语地说:“哞,哞,小蜜蜂,可别那么说,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只是你对主人的贡献也不小,你为主人的果树传授花粉,主人才能收获那么多果实。还酿蜜给主人喝,你们大家看主人的脸色多好看哪。”只有小燕子什么也没说,展开它那黑黑的剪刀,不声不响地飞走捉虫去了。

这时,主人赶着马车回来了。

看主人把货拿进屋。马说:“你们刚才说的我都听到了。你看我给主人这样卖力地拉车、干活,主人还用鞭子抽我。不信你们看。”大伙儿仔细一看,果然,在马身上清晰地印着几道鞭子印儿。

笨猪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这下谁都不说话了。

主人听见从屋里走出来对马说:“你在抱怨我打你。你当大家的面说说,我为什么要用鞭子抽你。”马低下了头,脸红到了脖子根。呼哧呼哧地说:“在集上我偷了别人的两穗玉米吃。”主人说:“那你做得对不对?”马把头垂得更低,不作声了。

主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帮手,你们对我的贡献都很大,只是各自的作用不同罢了。没有你们大家的努力,我的日子就不好过。好日子需要大家共同去创造。你们说是不是啊?”

从那以后,狗忠实地为主人看家望院,鸡为主人生蛋,猪照样贪吃贪睡好让主人本利全收。奶牛依然吃草产奶,蜜蜂还忙着采粉酿蜜,马老实地为主人拉车、耕地,小燕子呢?它呀,去南方串门去了。但到明年春天,它一点儿也不耽误为主人的庄稼捉虫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各的作用,不要枉加比较。只有充分发挥自己长处,才能被大家所接受。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二】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锦泉。

20xx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x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xx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对中国有贡献的人物作文【三】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岩松对笔者说:“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她拿今年来举例:“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就可贵在他年轻,很执着地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给了农村。”现在,敬一丹更关注的是秦玥飞正在做的事儿,“这让人感到一种未来感,原来他是一个人去当村官,现在他是和一群年轻人去做,特别有出息,特别有中国味道。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贵州支教的。当年他在获奖者里最年轻,给我一种感受就是未来感。”

敬一丹还表示,她对有风骨的人充满敬意。所谓风骨,不仅仅是善良,同时还是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比如最初感动中国中敢于揭开股市黑幕的刘姝威,敢于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洁,都是非常有风骨的人。

150位感动中国人物现在怎么样了,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儿。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是一个公共资源,不一定这个节目组去承担所有的事情。如果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愿意关注当年那些感动人物,那就去做吧,我们自己也会去关注的。”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还经常保持联系。徐本禹从一个大山深处孤独的志愿者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志愿团体的组织者,在湖北省团省委专门做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当被问及最近的一次感动,白岩松坦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动,就是来自很平凡的事情。比如一项工作,团队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许大家有抱怨,但说上两句后马上投身新的工作,继续合作、相视一笑,就是一种感动。再如老朋友、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当大家突然意识到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三十年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这也会让人感动。“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动恰恰和《感动中国》有关。前两天,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组成的视频,所配文字写着:看到第几幅你会流泪呢?敬一丹打开这个视频后,从第一、第二幅照片后就一直在流泪。“我总会和刘伟在朋友圈里相遇,也在关注着刘伟的关注。”

《感动中国》每年评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终没有走上舞台的人物也依旧感动过我们。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没有落选,只有入选。它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节目时长、舞台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个人物只是代表。我们每个人一年365天,也许在某一天也悄悄做着感动别人的事儿,那么你能说你落选了吗?没有!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能够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讲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好”

15年过去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人们习惯了拿“变化”去衡量很多东西,《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不变”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应。不少网友都觉得《感动中国》的人选不外乎那么几种:乡村教师、舍己救人、大科学家,再配一个少数民族。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中国的饮食每年都有那么几种突然火了,比如那年的河南烩面,比如去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每年都会有一股热潮,但是你会发现真正长久的东西还是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们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作为《感动中国》这样的平台,评选人物要考虑到很多的方面,要搜集到方方面面感人的力量。这样也更均衡,否则是另一种不公平。当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恰恰需要的还是不变的东西。15年来评选的标准不能变,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一位IT业人士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甚至机器人说不定有一天也会给我们某种感动,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他们背后人和人性的东西。中国的变化也是为了有一天再没有这么多的变化。因此对于感动中国,我们对追逐时代的热潮一直比较警惕。这个节目有的方面好像在不断地更新,舞台稍微大一点,技术稍微先进一点。但是讲一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不变的好。”

敬一丹说:“刚刚创办《感动中国》时,有一种又模糊又清晰的感觉,意识到它是一种社会向善的需求,于是应运而生。虽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观众看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就会觉得这是一档有洗礼感、让人有信心的节目,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5年以后,《感动中国》已经不像一开始似的探讨它的意义了,恰恰是这15年来它获得的美誉和被人们需要,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敬一丹退休后,不再主持焦点访谈,却还在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她觉得中国还需要这种“有力量感的、扩大善的”节目。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这个团队一直饱有一种警惕,就是从不指望这个节目给中国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做这个节目,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打动了。但是当15年前《感动中国》第一届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一下子就火了,出乎整个团队的意料。15年过去了,经历了前几年的大红大紫,《感动中国》终于回到了它本该有的位置,回到了‘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可能不是每一年的热潮,但是它始终会陪伴你。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感动中国》对中国的意义,就是人们慢慢知道,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在人们之间传递,它是由一粒种子,悄悄地蔓延,生长成一颗树,慢慢地变成一片林子,最后变成整个森林的过程。木、林、森,就是《感动中国》这15年带给中国的。”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只有几小时就落幕了,但是它所触碰的人性的内核不会结束,依然闪耀着感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