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池塘里有鱼有芦苇作文片段)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池塘里有鱼有芦苇作文片段)

更新时间:2023-05-20 09:07:47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池塘里有鱼有芦苇作文片段)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一】

今天在爷爷家玩儿了一下午,要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楼下有个小男孩儿手里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就跑过去问:"你手里的是什么?从哪买的?"那男孩儿说:"是芦苇棒,从西辽河大桥摘得,不是买的。我急忙跑到妈妈跟前让她也带我去摘,妈妈说:"我小的时候也玩儿过,好多年没有见过了,走,咱们赶紧去吧!"到了北桥,由于妈妈穿的是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石头路上很不舒服,就把鞋脱掉,下到河的堤坝下面走,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脱掉了鞋。

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热有点烫脚,但却很舒服。

我们走了一段路,还没有看见芦苇棒,于是我就不耐烦的说:"妈妈,咱们还是回去吧,天太热了。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也很热,但咱们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了,不能白走呀!坚持就是胜利,你忘了?"我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走。

又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我看见远处有一片高高的草,高兴地喊道:"那一定就是",妈妈也说:"一定是"。

我忍不住向那片草跑去,到了跟前,我看见这种草长得比我还高很多,每根芦苇草中间都长有一根长长地茎,茎的上端长着咖啡色的象香肠一样的棒棒,闻一闻还带点儿清香味儿呢!这种芦苇草我头一回见到,很喜欢它们,我和妈妈采摘了好多根,回到家里就把它们都插到了花瓶里,挺好看的。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二】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正文,注释和杨绛先生百岁答问。正文是杨绛先生对于人生一些问题的思考(自问自答,注释是用散文的形式记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正文部分形成了对照,也就是感悟与实例的结合,第三部分是就着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记者代表光大读者与其展开的一次真诚问答。

读这本书是因为杨绛先生思考的这些人生问题恰好是我感兴趣的,而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总是令人好奇又无从解答,杨绛先生也一样,她总是想着想着就在某个地方堵住了,她也似乎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百岁的她回顾一生对这些问题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而尚处青年阶段的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有了一点思路和新的视角,但是还不足以形成一套自己成熟的看法,所以我就在此把我觉得有启发的杨绛先生的回答做简要的整理摘录。

1、神和鬼的问题,看不见的东西未必不存在,科学和迷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过于科学也是一种迷信。很多问题是解释不清楚的,信与不信,都不必绝对。

2、有关人的问题,人是有灵魂的(虽然看不见但是它确实存在。人有个性(体质不同,性情各别,每个人天生有个性,个性一辈子不变。人有本性(一“食色性也”,一灵性良心,也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本性,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我们的一生总是处在这两种的斗争之中,其中任何一方都是时而占下风时而占上风,最后总有一天会统一,斗争的结果就是我们最后的样子,比如有的人的私欲占了灵性良心的上风就走上歪路成了“坏人”

3、人类的文明,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在于他创造的文明,他创造的文明可能会走向灭亡,他创造的伟大文明可能是牺牲人自身换来的,并且他置身的文明还可能会对他自身有伤害(比如大气污染。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修身,自我完善,让灵性良心战胜私欲。当然,人皆有私欲,克制自己,当恰如其分,修身需要又合适又和悦的方法。

4、人生实苦,要认清这一点,接受这一点,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持的品质,能让人不被摧毁反而越来越好的品质是肯吃苦。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有了这一些成绩也就不虚生此世了。

整理下来发现,这几个问题和答案其实都是互相联系的,围绕人一生最根本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问题(好像哲学上的人生的基本问题,可是人们总也想不通,总得自己亲身经历了碰壁了才能有所体悟,就像杨绛先生说的“我九岁就听到的话,到九十岁才明白。”

其实相比于前面的部分,我对第三部分的百岁问答更有感触,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一直传为佳话,看了她真实直白的回答,更是顿生羡慕和感慨,找不到那么喜欢的人,至少要和互相欣赏理解的人在一起吧,像他们两个这样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结合简直只应天上有。而他们对文学的博学和热爱,以及做人处事方面有原则能吃苦,谦逊低调等优秀品格更是感染了我,钱钟书先生和女儿圆圆先后离开了杨绛先生,她非但没有倒下,而是在通过翻译经典著作缓解悲痛,她的很多成就都是在她老年完成的,百岁之际,她依然热爱生活,每天看书写字,每天都有新的期待,而她这种沉稳向上的心态,正是通过人生的历练和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锻炼出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真正爱读书的,读书多的人大都像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这样豁达通透,沉静内敛,既有大格局的心态和视野,也有自己充实有趣的小世界,希望我也能朝这个方向发展呐。

池塘边上的芦苇作文【三】

在我们的家乡温州有很多山,山上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大罗山的芦苇丛了。

怀着愉悦的心情,我们一家人坐上车向大罗山的方向开去。到了半山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

这是一片淡黄色的芦苇丛,就像刚出生的小黄鸭身上的绒毛,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它的周围镶嵌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上面停着各种各样的蝴蝶,你要是走上去,蝴蝶准会“呼啦啦”的飞走了……

芦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们常常忽略它。芦苇是那么有用,它有第二森林之称哦!它又是那样美,美的如同小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他们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吗?

最有趣的要算芦苇花了。一阵微风吹来,芦苇花像一个个撑着小伞的孩子,向四面八方飞去,有的飞到陡峭的石壁上生根发芽;有的.飞到河水中间安家落户……它们是不是在周游世界呢?纷纷扬扬的芦苇花带着我的希望飞向远方,降落在属于它们的地方,开始崭新的故事!

这就是我爱的芦苇草,这就是我爱的美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