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我与语文老师之间的故事460字)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我与语文老师之间的故事460字)

更新时间:2023-05-19 10:17:50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我与语文老师之间的故事460字)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一】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小鸟长出了丰满的羽毛,要冲上云霄。但这又是谁的功劳?是你,老师。六年时间转瞬即逝,但在离别的时候,我还留恋着我和你的一切,在明亮的教室,我好像还在听你聚精会神的讲课,熟悉的课桌,还留着曾经你的谆谆教诲,笔直的跑道,还留着你的加油助喊和鼓励,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难忘,让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还记的吗?每次结束,您总皱着眉头。每当那时,我们就知道我们考砸了。但您并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努力。放学后,教室里总会有您的身影。你总会掩饰你的悲伤和无奈,装作信心满满,来鼓舞我们,“老师,相信你行。”那时你总做出胜利的笑容。每当那时我们心里总会有种力量,让我们信心满满。

还记的吗?你为我们历尽了艰难险阻。班内差生多,在别的老师眼里一个字,累,太累了。但你不同,你无论有多忙,你总会一丝不苟的教差生;无论学生多烦,你都会耐心教导,危难时刻,你总会把学生放第一位。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人为什么总称赞老师,称赞您的无私,您的负责,您的一丝不苟。你在我们心中永远这么伟大,这么圣洁,这么无私。老师我还记的您,无数次的带病上课,虽然很累,你还是坚持上课。有时为了不影响我们上课,咳嗽时,你总到外面咳;头痛时,你也坚持把课上好。为了我们,你不知遭受了多少折磨,但你不放弃,因为你爱我们,你不忍心抛下我们不管。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老师我论时间流逝多久,你的恩情我终生难忘。不管我是小草,还是参天大树,你的鼓励,教诲永远在我耳畔,在我心间,永远让我难以忘怀

祝身体健康!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二】

温暖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籍;温暖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在我们彼此的`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事,一定会有带给我们温暖的人。

每个人都会得到他人给予我们的温暖,当然我也不例外。

那是在小学时期,我因为特殊原因而请假回家,在这期间内落下了许多功课。这使我在家中十分着急,迫切的想去学校学习。返校之后,因为临近考试,同学们都处于学习状态,教室里原本热闹的气氛一瞬间变得如此紧张。这使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心想:这次肯定又要考砸了。幸好有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许多同学都来关心我,询问我的身体状况,使我感到了班级大家庭中的温暖气息。

许多同学和老师都想要给我补课,希望我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中有一位老师是我印象深刻,她是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头披肩散发,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以显示她的成熟稳重。她并不是很高,大概在160cm左右吧,但她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

他在补课的过程中不断的给我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直到我懂为止,当我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他会耐心的讲给我听,直到我明白,并且会举一反三为止,老师的话语滔滔不绝,老师的话仿佛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老师是一个多么光荣而伟大的职业啊,老师就仿佛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迷失方向的人找到回家的方向,给予人无限温暖;老师的话语仿佛是春天里的一场毛毛雨,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老师,谢谢您给予我的温暖,您的话语使我终身难忘。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三】

有人说:“老师是一座灯塔,为我们照明”。有人说:“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还有人说:“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心和汗水来浇灌我们”。而我却认为,老师像一叶扁舟,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眼间,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而使我记忆最深刻是我的数学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穿着朴素,她总是面带微笑,讲课时非常生动有趣,总是娓娓动听,我和同学都喜欢她。

我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至今是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刚上完课,老师就叫我去她的`办公室。这时,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就像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心中暗想:老师叫我去办公室干吗?是不是我的作业没写好?我带着很多疑虑的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我慢慢的走到老师的办公桌前,我发现老师正微笑的看着我,我突突乱跳的心稍微平静了许多,我小心的问道:“老师,您找我有事吗?”老师点了点头,对我说:“刘新杨你这次的作业写得很好,老师想让你判一部分同学的作业,你看行吗?”我听后,有些紧张,我对老师说:老师您看我行吗?老师站起来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说道:“只要你认真,一定没问题。”我听了老师的话,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我利用课余时间,一丝不苟地看了起来,一本有一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成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当我把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看后欣慰的笑了,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真棒,干得不错。老师对我的爱,我……我终生难忘。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把生活的尺子,让我天天丈量,是您给了我一个模范德镜子,让我处处有学习的榜样。谢谢您,我的老师。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四】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张丽在本届残奥会上已经拿下女子200米自由泳、50米自由泳和男女4x50米自由泳3枚金牌。张丽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句留言:“当生活给你一百个哭泣的理由,你可以证明,还有一千个理由可以去微笑。”

没有什么不可能埃及无臂乒乓球选手易卜拉欣·哈麦德。10岁的时候,易卜拉欣·哈麦德因为一场火车事故而失去了双臂,但是这并没有消减他对乒乓球的喜爱。在尝试过各种办法后,他最终发现用嘴可以继续打乒乓球。“ 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嘴打乒乓球的运动员。残障不在于手脚,而是在于没有毅力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完成梦想!”

不向命运屈服美国无臂”神箭手“马修·斯图茨曼,这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拉弓射箭。他自小失去双臂,但是从来不允许自己身体上的残疾成为自己不思进取的理由,反而他比常人多付出了几倍的努力来正常生活。他可以用脚来完成一切,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甚至拉弓,射箭。“我的脚就是我的手,所以我能像别人使用双手一样灵活使用我的双脚,而我的腿是我身体最强壮的部分。”

追梦人生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却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上天为23岁的盲人姑娘李丽青关上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一扇窗——在里约残奥会上,她战胜了该项目的卫冕冠军,斩获了女子盲人柔道48公斤级的冠军。“我的耳朵就是我的眼,通过对手的喘息、鼻子出气,我能感觉得到她们的状态与体力。有时候我会屏住呼吸,不让对手知道我的动向,这个时候,对手容易乱,因为她搞不清我的意图。”李丽青说。决赛后,李丽青抱着教练张贵富大哭一场。在张贵富看来,李丽青是一个用心练柔道的队员。“丽青的不幸与坚强,早超过我们了。”张贵富说,一年来李丽青先后遭遇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这三种伤病对健全人来说,都是伤不起的。而李丽青却最终站上了残奥会的柔道台,算得上是个奇迹。坚持,永不放弃乒乓球选手冯攀峰,在里约实现残奥会三连冠。

回想起自己刚练乒乓球时,他说冬天训练没有暖气,轮椅还是铁圈,手脚都有冻疮。游泳运动员许庆,已经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在里约,他连夺三金,成就残奥会“十金王”。为此,他每天都要游一万米,几乎一年没有和家人见面。举重运动员崔哲,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留下腿部残疾,参加的三届残奥会都遭遇了甲亢病症的侵袭,但她依然继续坚持。刚满14岁的游泳选手徐佳玲,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然而,游泳让她

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挺美妙的。”徐佳玲说。幕后英雄一个小小的引导环套,让运动员在黑暗之中也可以无畏奔跑。你是我的眼——用这句歌词形容盲人“飞人”与领跑员之间的关系,再准确不过。在残奥会田径赛场,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并驾齐驱的场景,是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

和老师的温暖故事作文450字左右【五】

在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以下是口袋作文口袋君为你准备的相关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游泳小将徐佳玲的追梦人生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 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27岁的冯攀峰在自己轮椅乒乓球生涯的第17个年头,用3:1的`比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残奥会的乒乓项目第一金。

如果不是老一辈残疾人乒乓球冠军们2000年在江苏邳州市“希望之家”残疾人学校的一次乒乓球表演,今天这一刻的冯攀峰会在哪里,做些什么,都不得而知。但那一天过后,10岁的他突然发现“原来残疾人是可以参加一些运动会,为国争光的”。

和同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残疾的同学一起,素来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冯攀峰开始了训练。但十几年前训练条件堪忧,冬天没有暖气,轮椅运动员活动范围小,身上热不起来,轮椅又是铁圈,冬天的时候手要推着。“手脚都容易有冻疮,打的时候就流,”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但大家一起练习都挺高兴的,就也没觉得有多苦。”

对那个时候的冯攀峰来说,对乒乓球只是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去拿什么冠军。但8年的光阴悄悄过去,他从省队到了国家队,并在北京残奥会上收获了男子3级单打冠军,2012年的伦敦也是如此,到今天,他实现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三连冠。

冯攀峰说,自己的偶像是邓亚萍,同样有着刚出道时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也有付出超越常人努力而向上登攀的人生轨迹——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所以我很崇拜她。” 冯攀峰说。不过现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赛事冠军,已经让他和自己的偶像默默看齐。

但乒乓球给予冯攀峰的,不仅仅是奖杯与奖牌,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变化。“残疾人,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上班、无业,我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一种自卑感,这个是再怎么开导也开导不了的,”他说, “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拿到成绩之后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我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出去以后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他也会经历迷茫,这一次来里约,他一直努力想找回前两届的状态,两届冠军的过往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决赛前就跟自己说,反正我进决赛了已经,就放开打吧。”今天每次关键得分,他都会怒吼着给自己加油,直到拿下冠军点之后高高地举起手臂庆祝。他说:“拿了之后就觉得,这一路,挺精彩。”

这样的精彩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坐在轮椅上,不像他们的运动量那么大,”冯攀峰说, “现在残疾人乒乓球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比赛,我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这样的道路总会有一天走到一个要说再见的节点。对他来说,那个节点因为距离太远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之中,有一点是早已肯定的。

“现在还不好说退役之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退役了跟乒乓球肯定是离不开,无论以后做什么,哪怕是去从事了别的工作,业余我也还是会去跟一些爱好者们打乒乓球,” 他说,“我并不算是非常职业的运动员,但乒乓球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中没法分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