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高考新高考一卷语文作文押题2023)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高考新高考一卷语文作文押题2023)

更新时间:2024-05-30 10:33:13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高考新高考一卷语文作文押题2023)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一】

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2、理解并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课前预习: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二】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段落或文句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引用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9、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0、引用说明:A、引用具体的事例;B、引用具体的数据;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C、引用、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果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与实际不符合。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三】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四】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②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五】

不甘寂寞的病毒

方陵生

许多不为人知的病毒并非永远甘于默默无闻。正像捕食动物有着它们惯常的捕食目标,病毒也是如此。也正像狮子偶尔会换换口味,捕食一个人而不是一匹斑马,病原体的目标有时也会转移,而环境的变化也会给它们以新的机会。一种病原体从非人类的动物成功地转移到人类身上,感染了人类,由此引起的疾病就叫做“人畜共患病”,也叫“动物寄生物病”,即能传染给人类的动物疾病,例如狂犬病和鹦鹉热。“人畜共患病”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澄清在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可怕字眼构成的大字标题后面的生物学事实。有人预测,“人畜共患病”在21世纪将成为被大量使用的一个词汇。

病毒最不为人注意的一种策略是,隐藏在宿主身上。带有病毒的生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某种疾病爆发过后突然销声匿迹,也许它真的在某个地区消失了,也许并没有真正消失,它的幽灵还飘荡在附近,隐藏在某种宿主身上,比如某种啮齿动物、鸟类、蝴蝶或者蝙蝠身上。一般情况下,它们可能安安静静地潜伏不动,但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专家认为,病毒引起疾病传染的关键是接触,接触有时是致命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接触,对于寄生在某种物种的病原体来说,是给了它们一种横向发展的机会。病原体也许会安于在原先宿主体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但是,如果有机会转移到另一个物种,这就给了它们一个增加种群数量以及扩大地理分布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同时也存在风险,如果它们转移后,迅速了新的宿主,那么病原体本身面临的也是亡。进化理论表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些病原欣然接受这种风险,这种冒险会给它们换来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大的种族利益。

(1)画横线句中“它们”指什么?什么诱因下它们会爆发?

(2)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强调说明了什么?

(3)下面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对说明起什么作用?

“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4)人类应该如何减少和避免“人畜共患病”现象的发生?写出几条措施。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元无心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酸”,(来自::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六】

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就添加了抗坏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酸。这些脱氧抗坏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í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4分)

2.请仔细阅读第②—④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抗坏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能

(2)抗坏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是;能抑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

3.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

(1)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

(2)这些脱氧抗坏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

4.本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5.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参考答案

1.(1)病毒。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受到干扰;接触使病毒引起疾病传染。

(2)引用法。强调说明了病毒会随环境变化繁衍速度快,生命力强,突出了病毒的威力。

(3)干扰、破坏了生态平衡,就有可能诱发病毒爆发;运用比喻生动说明了病毒极易被诱发。

(4)加强环境保护;不人为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随便和食用野生动物;积极预防、治疗;等。(不限于以上条目,只要有科学道理,答出三条即可。)

2.(1)(4分)指抗坏酸。(2分)抗坏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

(2)(4分)(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2分)

(3)(4分)①“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的风险。(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②“败家”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一种物质——脱氢抗坏酸。(1分)

(4)(3分)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2分)

(5)(4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2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

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分析【七】

①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悬念。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④ “抑扬”的表现手法。巧用扬抑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是贯穿于作品整体的,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样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了轻重、主从、详略,阅读时应注意把握。

⑤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