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从众效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从众为话题的议论文)

从众效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从众为话题的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03 13:27:55
从众效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从众为话题的议论文)

从众效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一】

今天早上,我睡得正香,突然一个声音把我给叫醒:宝贝,还在睡懒觉呢!今天我们家大扫除,你可别忘记昨天我让你干嘛了啊!我从被窝里探出头,睁开眼看了看,原来是妈妈,哦,记起来了,昨天妈妈说我们全家都来大扫除,让我负责我的房间……以前都是妈妈一个人打扫,自己从来就没打扫过自己的房间,看了看钟,才七点,于是很不情愿地说:不要嘛,这么早,我还要睡觉。妈妈推了推我,有点生气地说道:喂,昨天不都说好了吗?你别赖在床上啊!这时爸爸进来解围:宝贝女儿,快起来吧,我和你妈都商量好了,打扫完了就带你去游乐场玩。真的吗?一暑假都没出去好好玩过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惊坐了起来。爸妈都点点头,我就飞快的穿衣服刷牙洗脸。

过了一会,我就拿着拖把走进房间,妈妈看到了,立即说道:你干嘛?扫都没扫就拖啊。我挠了挠头,把拖把放了回去,拿起扫把进房间开始扫地。过了十分钟,总算扫完了!我赶紧去拿拖把,想快点干完,结果妈妈又阻止道:宝贝,不能用拖把,我们家都是木地板,这样拖地,会对地板有损害的,去拿抹布来抹。我不情愿的去厕所拿抹布,小声嘀咕道:真是麻烦啊,这样抹最慢了。接着我开始抹地,还要跪在地上,还不到三分钟,我就不耐烦了,感觉这些灰尘怎么也清理不完,不过为了去游乐场,我还是坚持了下去。

呼!终于完成了。我站了起来,感觉全身都好累,原来打扫清洁这么辛苦啊,妈妈之前还要打扫客厅、房间、厨房、卫生间、阳台,那不是还要辛苦多了啊!我找到,看见妈妈还在打扫卫生间,我跑了过去,拿过她手中的拖把,笑道:妈妈,我来帮你。

从众效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二】

那么,类比到我们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失去追逐个性的勇气,跟数量庞大的“众”有必然联系吗?

大环境确实是一个塑人于无形的神奇力量。旁边的人都这么做——嗯,很好,我也跟着做,错不了。看名着是为了积累素材,看美剧是为了锻炼英语听力,看原版小说是为了扩大词汇量,连做智力游戏,都打着训练思维,对数学学习有益的幌子。大环境告诉你这些是很值得做的事,于是你便去做了——结果却往往是中途突然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明明不是我想要的,明明不是我喜欢的,明明不是最适合我的……”

环境越大,引力越强,个体就越难以冲破它的指引、同化和限制。即使有人追求自由的.愿望太过于强烈以至于冲出“体制外”,也会被体制内的人用奇怪甚至鄙夷的眼神围观,或是激烈和持久的非议和讽刺。

人毕竟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表面上多么不羁的人的内心深处也一定希望自己不是孤独的。他们希望大环境能够理解、包容他们,或者找到志同道合者一齐追逐“不合常理”的梦想。他们渴望的是“和而不同”,是不被曲解或歧视。显然,从各种媒体上的来的消息显示出,西方人普遍做得比较好——他们对冲出大环境束缚的人没有我们这样一惊一乍,表现得比较淡定,喜欢就凑上去了解一下,不感兴趣便走开,也不说什么风凉话、丧气话、刻薄话。想得远一些,是否正因为中国人太循规蹈矩,所以靠炒作出名的“出格”人士得到的关注反倒比真正才华出格的人要高得多呢?

“与众人不同”既是内心深处的呐喊与召唤,又是现实生活中压力与恐惧的来源。鸡群中的鹤是多么风光,而被枪击中的出头鸟又是多么凄惨、无奈。本心与潮流的抉择,如一个怎么调整也难以平衡稳定的天平,又如一根长窄的平衡木,少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走到尽头。为了“个性”铤而走险,做出逾越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的事,难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为求一生平稳没有波澜而随波沉浮,又难免碌碌无为,泯然众人。

于是我想说,有梦想有个性的自由的灵魂可以在特定时期睡去,但绝不能去。它必须妥协于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否则自由无意义),但绝不能轻易屈服于虚假的权威或庸俗的所谓“大多数”。

人,从,众,从,人,像镜头的缩小又放大。

我希望如果那是我,缩小后是万绿从中一点红,放大后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