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20:54:15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一】

到大学,参观图书馆几乎是必修课,这次在哈佛也不例外。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参观竟然花了一天时间,还有很多图书馆没去。

到哈佛之前,我知道哈佛的图书馆很多,但没想到有这么多。连带领我参观的哈佛教育学院的博士生安德鲁·斯科特也不清楚哈佛究竟有多少图书馆。一个笼统的说法是,学校有综合图书馆,有专业图书馆,每个学院有图书馆,甚至学生宿舍里也有图书馆,大致有100座。

哈佛的图书馆当然不是以数量取胜的。其藏书的丰富和环境的舒适、服务的到位,让我大开眼界。在燕京图书馆,多位在这里做交换生、访问学者的中国学者告诉我,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国内图书馆根本查不到的资料。

图书馆里随处有可以免费上网的电脑,可自由使用。安德鲁·斯科特还特别带我去看了图书馆里的一件设备——扫描仪,学生也可免费使用,只需花一些时间,就可以把一本书全部扫描存进自己的U盘,然后带回去慢慢看。扫描仪根本没人看管,就是学生自己用,这在国内的大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国内大学的图书馆近年来也有一些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大图书馆很气派,可学生们使用却不方便,从宿舍或教学楼到图书馆要走很远不说,查找自己需要的图书也颇费神,还有好多图书找不到。

哈佛的图书馆散布在学校之中,图书馆所在的建筑物也不高,学生们走进图书馆十分方便。哈佛法学院的图书馆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座位都十分宽敞,相当于国内大学图书馆中三到四个学生的位置,而且所有其他院系的学生都可使用。

另外,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已经悄然变化:不是学生借阅图书的地方,倒成了学生们的自修室。去年,某高校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新购买图书的零借阅率为40%—60%,新购图书的借阅情况都如此不乐观,可见整体借阅情况是多么不堪。而在哈佛,到图书馆借阋图书则成为学习的必须。

这是与哈佛的教学要求相关的。哈佛十分重视教学,不管教授的.学术水平多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教育学院的一位留学生让我看了几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每一门课老师都布置学生阅读10本以上的图书。学生们须老老实实把书借来,认真阅读,否则就跟不上课程,在讨论课上插不上嘴,也难以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有的课程要生完成三篇课程论文)。读书对所有哈佛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图书馆里读书到通宵,是不少学生都曾有的经历。当然,国内大学有的学生也有这种经历,但那是发生在复习迎考的一两周中,“临时抱佛脚”突击准备。

人们常说,大学里教授和图书馆是最重要的两大资源,哈佛将这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由此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郁的大学景象。虽然哈佛没有校门,公交车就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门前停靠,间或还有汽车喇叭声,但你不觉得这里嘈杂、浮躁,走进图书馆,就走进了学习的圣殿。可为何在国内,大学门禁森严,却很难呼吸到学习的空气呢?

有哈佛学生告诉我,有这100座图书馆在,哈佛就会一直在。我想,他所指的是哈佛的精神。而国内大学的图书馆,更多的是被称为“图书馆”的一座建筑,并没有活的灵魂,与大学和学生的教育,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二】

转眼到了2030年,图书馆已经不是以前的图书馆,已经用智能平板操控了。

你可以输入你想看哪个作家的书、叫什么书,还有选择纸质的,比如:护眼纸质、原纸质、颜色纸质…。等等,还有按摩沙发,按摩沙发那还有护眼机器、撑书板、问题机、还有写作精髓问答机……等等,如果你饿了,机器会给你送上一粒能量补充丸,维持两小时不用吃饭。如果你渴了,机器会给你送上你喜欢的果汁。如果你困了,机器会给你一颗睡眠药丸,让你两小时不用睡觉。如果你想借几本书,可以在桌面上办理借书卡,是免费的,你就可以带走了,出门时,你要把书放在检查口,然后机器再帮你借书,然后在搜索图书馆里有没有这本书,然后机器告诉你,最多可以借两个月,你就可以带走了。

图书馆还会举行一些活动,让怀有作家梦的小学生和大人们参加,奖项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的奖,你可以写一本书,小说、散文、童话、科幻故事、儿童文学、散文诗、诗歌都可以,只要写的好就行了,图书馆会交给编辑部,会形成一本书。如果你写一篇的话,会登上报纸,无论你写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图书馆会支付给你不同的稿费,这个活动为小学生的作家梦打开了一条路,给大人的作家梦向前迈一步!

朋友,你觉得怎么样呢?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三】

军训结束了,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难免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精神。

但意外之喜,张盛涵、李勇搏、韩庚容三人约我去老图书馆,四人在自修区坐下,便掏出书籍、作业开始奋笔疾书。

我们来的尤其早,自修室空无一人,十分安静。渐渐的,六张桌子上挤满了人,但依然鸦雀无声。周围尽皆是高中、考研的学哥学姐们。他们大部分带着耳机,一边从手机、电脑上汲取知识,一边在书本上记录。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写作业有些疲倦,便进入书库里转了转,但除了我们无一人起身。他们似乎沉浸于学习中了,连头都不抬一下。

这种氛围当然也影响到了我们,五分钟后,又重新回到了座位上。阅读、报纸、字帖……这些作业的速度、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其余三人也都在奋笔疾书,我们互相切磋,比对速度与质量。在这种氛围下,我的作业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自己写完后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未感觉到如此迅速!

写完后,我继续阅读《人性的弱点》,其余三人的作业早我完成,他们挑了三本不同类型的科幻小说阅读……许久,我放下书,惬意的伸了个懒腰,想出去走走。

可又向四周望了望,学哥学姐们依然在奋笔疾书,两个半小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离开过座位,更无人说过一句话!空中氤氲着书香,自习室的宁静让人舍不得离去,见到他们不动如山,我也就又坐下继续品读书籍……

一上午的学习结束了,走出图书馆,自己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四】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兄妹去市图书馆看书。

我们骑着电动车,来到了图书馆,我情不自禁地喊到,“哇,好多书”,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有漫画、

书,一个好温暖,好亲切的称呼,如雨后的太阳闪烁着湿润的光泽,永远令我爱不释手。在寂寞里,他告诉我“成大事业者必须忍受孤单”;失败后,他鼓励我:“就算有一千零一次失败,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众人的嘲讽,白眼中,他叮咛我“冷静是给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现在我对书的感受越来越深,我更加知道书是人类的好朋友,书能使人明白许多道理,书能带着小朋友遨游整个世界,书——我的朋友,我喜欢你。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男生小作文【五】

我对这座图书馆可以说慕名已久,因为据说它与自然可谓是融为一体,毫无违和。

我在海滩边,走过一个又一个长满贝类的岩石,感到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着沙滩,没过我的脚边。在海滩的那边有一座图书馆,与沙一样的颜色 像是几个巨大的集装箱。我也是颇为意外,这里居然没有信号。

走进大门,无声。面朝大海,是一排落地窗,坐在椅子上能直面大海,赏美景。我坐在落地窗前,听着风吹过窗沿,手捧一本《瓦尔登湖》。窗外,就连海浪拍打海滩的声响,鸟儿飞过的振翅声也清晰可闻;带着一种淡淡孤寂。

梭罗喜欢野外,因为那有大自然。如今的这里,人与海浪共存,没有喧闹,没有互联网那快得难以置信的传播速度;有一份安宁,有一份和谐,一份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读《瓦尔登湖》浑然天成,毫无讳和。

有阶梯能上二楼,我扶栏而上,打开了天台的门,找一处坐下。抬起头,仰望天空。随我之后,“吱嘎”一声,门又开了,一人走来,似是未发现坐于地上捧着书的我,只是找了一处空地站着,也抬起头,望向天空。但她看向的是那北归的候鸟。

又是“吱嘎”一声,又一人走上天台;随后“吱嘎”声不绝于耳,我正担忧这一“世外桃园”会被人打破,而弥漫上一股烟味。不料,不分来者,只是各做各的一件事。提着长枪短炮的对着天空不停地拍着,只留下一声声快门声;站着的,或感受风中的那一番诗意,或静静地想着;席坐的,或捧一书,或轻闭双眼享片刻安宁。

怪极,人虽多却静无声,又行不停。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吱喀”声又响,人渐渐少了,天光也略暗了,一丝绯红傍上了天的边缘,似是喝醉了,又似古时少女桌前的那一抹通而不华的胭脂,天台上又独留我一人。

晚霞似一仙子,身着红衣。我第一次感到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行为是多么有道理。诗人因美景而沉醉,我因与自然的融为一体而欣赏。站在天台上,论谁似也不愿坏了这悠远的意境。

我喜欢落日的残霞。晚风吹得已是温和,书页在风调皮地翻动下一闪一闪地跃于我的手心,天空的颜色也一点一点变着,淡蓝、天蓝、深蓝、浓蓝、淡紫,没有一丝一毫的光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多么美的傍晚,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透喜悦。我以怪得出奇的自由,在大自然里走来走去,已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梭罗在《离群索居》中写道,与此时的我感觉颇为相像。天有凉意,多云伴风,没有像五岳黄山那样壮丽到无可复加的景致,也没有故宫那沉稳端庄甚至有点压抑的气氛。但我坐在图书馆的天台上,确感到了一种自然,与书的自然。

这是一座孤独的图书馆,但在它立足于海滩边的时候,便已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了。这里有着自然,有着宁静,有着我喜欢的和谐。

远处的海滩边,有人在嬉戏,笑声隐隐传来;飞鸟已去,但依旧生机勃勃,馆内虽静却亦有好处,我就像是观局者,观看这一方天地。

水气渐渐攀上了窗玻璃,远物近景都染上了些许朦胧。

谨以此文,敬那座和谐的图书馆,一座难得的图书馆。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