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关于逍遥游的作文议论文550字)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关于逍遥游的作文议论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3-06-19 03:54:46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关于逍遥游的作文议论文550字)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一】

逍遥津公园,这也是安徽省开放式公园之一,每当节假日, 这里就有很多人前来游玩,我和妈妈也在这些人的当中。

刚进入大门,一塑雕像展现在我的眼前。这个让人头戴 钢盔,左手拿盾,右手拿剑,骑在一匹骏马上,他,就是 张辽。张辽曾经带领几十万大军,在逍遥津战场上打仗。 继续往前走,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座座游乐设施,有过山 车,托马斯小火车,摩天轮······其中,我最喜欢 的是儿童乐园里的旋转木马了,这个木马和其它的可不相 同,它有两层,坐在最高层,可以看到逍遥津公园的所有 景物。

出了儿童乐园,我们的肚子就开始叫了,没办法, 我们走到了小摊前,买了一桶方便面。吃完以后,我们继 续上路。 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可以用奶瓶喂鱼的游戏,我迫不及 待地走上前去,拿起一个奶瓶,也一起来喂鱼。喂完鱼, 我们走过了一座大桥,来到对面的一个小岛上。我坐在湖 边一个小板凳上,头上就是垂下的杨柳。一阵微风吹过,整 个湖面就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轻轻地摇晃着。

时候不早了,我们按照原路返回。坐在汽车上,心里想 什么时候还能来观看这美丽的景色?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二】

陶渊明隐居山林。在污浊的官场早已乏倦与绝望,怎能为五斗米折腰?他唱着“归去来兮”潜入山中,逍遥一番。山水深处,见一桃花源,陶渊明就在梦想中的世外桃源中畅快地品着酒,摆脱了官场的繁务与黑暗,专心将自己的情感与观点注入文章。他似乎终日醉生梦,殊不知他是在这片山水间,感受着与理想境界的融合。他悠闲着,轻手篱下采菊,悠然望见南山,何等闲适,怎能说他不逍遥呢?没有了官场拘束,没有人生的羁绊,有的只是在山水中的'愉快与淡然,笑看云卷云舒,置身于浊世之外,享受着,逍遥着。

陶渊明在山水中隐居避世,逍遥着看人生。但这位五柳先生不免过于自闭,一心想着自己的逍遥梦,少了一份心怀天下的济世情。而柳宗元同样是山水逍遥,却多了这份情。

永州山水,成为柳宗元一生中最美的梦,更是他最重要的醒世的地方。柳宗元为百姓,为民生,参与改革,却遭贬。他心中的抑郁与悲凉自然难以自制,就如那大江之水潺流不止,于是,他将他这份忧郁与悲凉寄托在山水之中,他坐听小石潭的流水清响,夜看西山,结朋伴友,在永州山水中逍遥,即使还有悲凉之情暗流涌动,但这份抑郁悲情早在山水间游走,带上了逍遥的气息。但柳宗元并没有忘记他的国家和受苦难的百姓,他在永州励精图治,在“则王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的捕蛇者的诉说中,他更加看见了百姓的疾苦,悲悯之情油然而生,济世之情油然而生。对封建社会中百姓的疾苦的认识更加深了,终写成《封建论》。心忧天下何尝不是一种逍遥,这是一种认知社会的快感,一种了解疾苦的悲悯,在这种认知中,在这种悲悯中,看到未知的黑暗,使得自身能驱除更多的黑暗,造福百姓,这更是一种济世的逍遥。

柳宗元纵然有着济世之情,能逍遥游于山水间,且不忘心怀天下,但却仍不能彻底摆脱心中的苦闷与悲伤。而苏轼,却能化个人的郁闷为对天下的包容,将悲伤之情化为粗犷的豪情。

苏轼曾被贬多地,理应是心情愈加抑郁,但他却在美景中流连忘返,又怀着一份粗犷豪情,有着一份旷达胸襟,这才是真正的逍遥。他在密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被贬后,竟悠闲而舒适,因为他有一份包容天下的胸怀,能够在抑郁中振作,乃至更加心怀天下,渴望“西北望,射天狼”。在苏杭,他不仅体察民情,还翻新西湖,在湖边留下“风光无限”的千古字谜,把酒临风,起舞弄清影,看透“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何待逍遥!

历史长河中多少才子佳人逍遥生活,我相信我辈不会落后于古人,只会有更多的逍遥之游。心怀天下,逍遥其中。

数逍遥人物,还看今朝!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三】

沛足清晨,凝霜化露,吃罢茶饼,钻出布包,和煦晨曦那纤柔之光舒缓地沐浴着阔阔绿菌,秋露珍珠碧玉般依恋着无际草川,恰似姑娘脸上的淡淡脂粉。微风一缕徐来,泥草润润的清气便沁心的'洗净肺腑中久经风霜的铅尘。俄顷,羌笛奏起悠扬的牧歌伴着淳朴汉子嘹亮欢欣的口哨,就像雄鹰展翅一般划破万里无云的空中久久翱翔不散。遥看洁白的羊群就像山间散落的朵朵可爱菇云,悄无声息地咀着浩瀚草原的鲜美,我振臂一吼,挥鞭上马,肆意奔腾图东。

悠然晌午,青石村庄,漫游涓涓花溪,桥东柳畔渐入岑山叠翠,瀑布笼烟之隅,泉湖中央俏亭 ,佳人弹一曲高山流水,琴声满溢山涧,金兽幽香袅袅醉人,呷一口萧雨珍铭神怡,纳一口山秀灵气神清,抬眼千层云缠剑峰,俊然仙居洞府地天。山中细雾绵茂林龙眠凤舞,鱼戏丸石水草间,欢快的莺啼燕语,更觉此地之静谧。

狂欢下午,海滨小镇,白浪沙滩,碧波荡漾,温暖阳光惹惬意,海风沁人翩舞动,鸥燕盘旋不比潜水观斑斓奇妙之世界,冷爽果饮多彩冰酸鸡尾,人们鼎沸摇曳敲击,刹那,闻歌起舞,软沙柔水游戏天堂,椰树下卧望茫茫大海之辽阔壮观。

寂寞黄昏,古典小镇,悦目参差的哥特喝巴洛克建筑令人惊叹,彩霞弥天佩欧式格调,沉风飞叶飒爽,道睡重彩香蕊袭人,车人流水繁华非凡,华灯初上情深意浓,携手兰蕙丽人,漫步油画般清雅小巷,游逛琳琅小店,寻一家温馨静人的道旁咖啡店,耳边低吟着歌剧的演奏,浅唱着曼曲吉他,观街心舞蹈婀娜踢踏,赏斑斓异国风光;谈一段欢快的妙语,说几句暖心醉人的情话。

迷人夜晚,听雨楼船,琵琶萦婉,仍意兴阑珊,清风明月,青梅煮酒,佳肴美食,红袖交筹,渔火不眠。

难消半夜,繁星缀空,雪山泡泉,残月胧纱,粉瓣熏香,纵情缱绻还依依。

天下无不散之甜蜜,畅游之后,酣睡安然,鸡鸣天白,原是浮生一梦。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四】

一放学,我马上就跟爸爸说。爸爸一听到思乐冰马上就知道我们嘴馋了,所以当我还没说完,爸爸就说星期六要带我们去骑自行车。我和妹妹一听,都兴奋不已,高兴得晚上睡不着。

星期六一早,吃完早饭后,我们就兴奋的推出自行车,接着就开始自行车之旅啰!我们骑过乡间小路后,便开始在大马路上游走,原本以为骑到第一站很简单,没想到 都已经骑到屁股痛了,才骑到最近的第一站,盖完章后,我们又前往第二站,前往第二站的路比开始的路更为险峻,因为路上都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因而花了不少时 间才到达第二站。回到家后,我和妹妹都腰酸背痛,以这种情况来看,想骑完剩下的三站应该很难。但我们经过连假两天的休息后,就继续我们的自行车之旅,而且这 次做了万全的准备,带了不少东西,包括矿泉水,还有从饮料店要来的杯子,好让我们装更多的思乐冰。我们看见那些那么大的杯子,便开始幻想一堆思乐冰装在杯 子里的情形,于是就努力的跟着爸爸骑;看到沿路的风景,就好像看到了思乐冰,于是我们一路都在流口水,享受幻想的`快乐;到第三站时,妈妈鼓励我们加油;第 四站时,妈妈告诉我们快完成了,并给我们喝一些饮料;终于到了成果─第五站,我们兴奋的拿着杯子开始装思乐冰,杯子能装多少,我们就塞多少,于是我们便装 着六杯满满的思乐冰回家了。回到家,我们就像饿鬼一样的用吸管吸着思乐冰,而且还吹冷气呢!这种有流过汗水后的思乐冰,就是比一般买来的感觉不一样。

骑自行车不但环保爱地球,还可以运动来增强体力,真是一举数得啊!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五】

读完这本书,我对书中情节亦梦亦幻亦真实所震撼,刚一接触阅读的时候,有点读不太懂,因为书中开头的情节是小惠和爸爸在菜地里捉蝴蝶,小惠追着一只白蝴蝶来到栅栏门,白蝴蝶摇身一变,成为白衣老人庄周,小惠则变成一只蓝蝴蝶,一起与庄周逍遥游,还在爸爸脸上留下一个蝴蝶吻,故事情节不断在梦幻和现实中,像放电影的镜头一样来回切换,小惠还和邻居家的好朋友向往,一起被巨大的黑色夜猫绑架,穿越在黑色空间里冒险,一会儿又回到现实生活中居住的社区的菜地,情节的变幻莫测,更丰富了故事书的生动性,让我们在懵懵懂懂中感受庄子童话的神奇有趣。

书中说起庄子喜欢讲故事,很多故事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经常运用的成语,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朝三暮四”、“白驹过隙”、“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等,还有一些神话故事,比如“姑射山之仙子”、“皇帝寻找玄珠”等,都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水平。

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感觉好像和主人公小惠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旅行,也不是单纯地玩耍疯跑,而是在旅行中渗透学习到庄子的哲学观、思想观、价值观的理念,体验经典童书的奥妙。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六】

陈鼓应将庄子各篇分章,于每篇前综述各章大意,清晰而层层进入,使读者开卷则免于陷入庄子之恣肆汪洋之中,浑然而不能知晓其义。对于笔者来说深感作者的体贴与耐心,并自然产生一种对认真研究学术者的敬意。

陈将逍遥游分为三章,其第一章又分为三层:

首章起笔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辩”;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

因而此下顺着陈的思路逐层分析。

陈所谓:“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我认为是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直至“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图南。”此一层我认为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鲲化鹏,鹏之图南的动机。

以前虽未读过原典,但世皆称老庄之道“无为而治”,顺应万物自然,而鹏之图南,苦则苦矣!需要“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岂不是大大的有为么?郭象(陈书中对郭注多持否定态度,而其不引郭注之原文,使读者陷于一派观点之中,无法分辨,此一失也)注云:

“夫翼大则难举,故搏扶摇而后能上,九万里乃足自胜耳。既有斯翼,岂得决然而起,数仞而下哉!此不得不然,非乐然也。”

即郭象认为大鹏天生就是应该图南的,它生得大翼,而“水之积也不厚,风之积也不厚”的北冥不是它的自然,所以呆在北冥反而不是顺应自然,图南不是破坏自然的“有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得不为”的“无为”。若依此种逻辑,倒是可以解释“无为之为”。

而〈庄子〉原文中可以解释图南动机的,我认为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P8)”

陈引释德清语:“然水积本意说在鲲上,今不说养鱼,则变其文曰负舟,乃是其文之变化处。”

我以为释语可从。因此,庄子此语便有了很明确的指向性。北冥水之积不厚,因而鲲化为鹏。而北冥风之积也不厚,因而鹏将图南。本书观点与郭注:“夫所以乃今将图南者,非其好高而慕远也,风不积则夭阏不通故耳。此大鹏之逍遥也。”在图南动机问题上基本一致。

可是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圣人或非圣人不是天生就确定的,很多时候还是后才可以确定的。那么在孜孜的改变环境,扶摇直上的时候,到底是圣人顺应自然的“无为”,还是非圣人平添烦恼,破坏自然的“有为”呢?这也就牵涉到第二层学术争论颇大的一个问题,蜩与学鸠和大鹏的小大之辩,到底是“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1]还是本书中所认为的,小知不如大知,前者眼界不如后者开阔。进而推究,便是庄子之道到底是促人积极,还是消极。

陈的第二层,我认为应从“蜩与学鸠笑之曰……”到“此小大之辩也”。从第二层开始,陈注中诸家的观点与郭注大相径庭,起先读陈书而不读郭注,庄子面目明,读郭注,则庄子面目又晦矣。陈书中只言郭之误,而细究郭注,始觉其以相异,皆因对某字理解不同。文言流传百年,注解甚多,遥想古书无标无点,句读之别,转借之误,揣圣贤之本意之难至此也。此下不得不繁引原文及两派注解,以表疑惑。

我认为两派关于“小大之辩”相异的根源,在于对庄文字词感情色彩的感受之上。郭每将庄文字词理解为中性,不带感情色彩,因而得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七】

今天是星期五,刚刚准备去参加绘画比赛的我,接到了一个手机短信说:“这次比赛因安全原因而被迫取消……――丁老师。”我的心里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天呐!我的努力白费了吗?这时,我又接到一个电话,是大姨父打来的,说是要带我去逍遥津玩儿,于是我答应了。

到了逍遥津,哇!好美呀!一棵棵参天大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太阳的火焰,令人凉爽极了,那碧绿的小河就像一条银色的绸带,镶嵌在那绿色的绒布上。后来我们又玩了许多游戏,数海盗船和象鼻滑梯最刺激了。坐海盗船每一次下降的时候我都全身无力,头脑发昏。所以我一下来就想吐。坐象鼻滑梯的时候,滑的速度很快,一阵风吹过来把我的衣服都掀起来了!我们走着走着看见前面好多人,走近一看,哦!原来是电马――也就是旋木马,它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驾驶着马儿奔腾在草原上,舒服极了!坐之前我还没有什么好玩的,结果坐上去却那么爽!

不管怎么样,总之我想:我下次一定要再来!

读逍遥游有感800字作文【八】

庄子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这几天,我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读了庄子写的《逍遥游》。

令我至今难忘的是《逍遥游》中的这样一段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再说,积存的水不够深,它就无力承载大船。倒一杯水在低洼之处,只有小草可以当船;放上杯子,它就着地不动了,这是水少但是船大的缘故。积存的风不够大,就没有力气承载巨翅。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算抵达风的上方,这样才可以乘着风力,背靠着青天,完全没有任何阻碍,然后,才可以开始飞向南方。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之前,都要打好充分的提前量。

《庄子逍遥游》是一本好书,里面的奥妙无穷无尽,让我如醉如痴、令我受益匪浅,还有一些奥妙,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