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爸爸教女儿写作的方法)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爸爸教女儿写作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06 19:47:39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爸爸教女儿写作的方法)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一】

近日,有幸拜读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感到这本书本色天然,语言质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毫无半点虚假掺杂。从书首页读至最后,就好象一位长者在娓娓地、不经意地在述说着他的教学生活,他的朴实有作为的人生;他最挚爱的学生,还有与他一块儿活着的京戏;他最得意的课堂,还有年轻气盛时在他的吼叫下的学生……满书用平实的语言和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教学事例,字里行间真挚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执着的追求。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到一句实实在在地说理的话语却又发现其实每篇文章里都包含着育人的大道理。它没有直接的说出应该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怎样去教学生,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是通过一则一则的事例去引导我们怎样做,读后让我深受触动。

首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使于老师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听过于老师课的朋友都知道于老师唱得一口好戏,殊不知,于老师还画得一幅好画,写得一笔好字,拉得一手好琴呢,这是我从他的文章《露一手》中知道的。按于老师的才华,他完全有机会另谋高就,但是他宁愿把它的一生奉献给小学教育,无怨无悔,这令我敬佩不已。正是这种对教育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他常常在思考问题时忘记了一切,他在崇拜思考一章中说:“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而在书中前言中的一句极为朴实的话语“学习学习再学习”更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对自己每天的.阅读量,对自己每学期投稿的数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从不间断。正因为于老师如此酷爱读书,如此发奋写作,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学底蕴,所以他的课才那么精彩,他的文章才这么受广大教师欢迎。我也曾要求自己平时多读多写,但往往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松懈了,这就是普通教师与大师的差距。

其次,对儿童的爱。于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的换位思考教育“假如我是六、七岁的孩子”深深的感染了我。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常常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我们总是抱怨说,现在的老师真难当,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教。其实是我们没像于老师那样进行换位思考。虽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我们也知道应该这样做,但实践起来却常常做不到,常常禁不住又用成人的眼光去要生,而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因此,在学生调皮时,在学生课堂上不听课时,在学生犯错误时,我常常是指责多于艺术的批评,就是因为没能换位思考,没能在“小”字上下功夫。儿童因为小,所以更需要细心照顾。而于老师却在这小字上格外尽力,因此也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奇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心灵。

再次,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于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尤其是对差生的偏爱,是一种高尚的宽容。于老师还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是啊,如果每位老师在学生将调皮时,对学生多些爱,多些宽容,忍耐几秒钟,我们的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老师深厚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值得我终身学习,它将时刻提醒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二】

窦老师引入了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的时候,你会处处感觉到他就在你的身边,但你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怎么办”的疑问中抛砖引玉----借助想象。就这样,孩子们沉浸在入情入境的人物对话朗读中,为静止、平面的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将它们拍摄成电影镜头般的鲜活画面,呈现在听课老师眼前。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老师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发现作者语言表达中段落和提示语的特点。最后,窦老师在续写环节中要求学生将想象的画面回归为文字,以此检验、巩固学生对语言描写的掌握情况,孩子们的描述毫不逊色原文,有了前面的那么多惊喜,这样的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

用窦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课堂教学是一次探宝的过程,那么“教什么”就是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寻找那些最有价值的矿石的过程。而“怎么教”则是矿石开采、切割、雕琢和打磨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一个精妙的艺术作品,还要有这个“寻找的过程”和这些“加工的本领”。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三】

不要排斥我给你写信。这也是我和你认真沟通的一个方式。无论你的内心有多么反感但是我无时不在关注你的成长,而我的沟通方式也只能给你写信。

今年你已经17岁了,我也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龄,我不在年轻你也长大马上就是成人了。所以我也将我们的沟通寄托在我给你的信,希望你能耐心的看一看。

这一段时间你也逐渐适应和我在一起生活,也逐渐适应自己是北京人的这个现实,也逐渐适应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当你渐入佳境的时候期末如期来临,成绩的好坏也在影响这你的情绪。我和你一样很失落也很郁闷,我和你一样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感到我的无奈和无能,因为我帮不上我最心爱的孩子。

雪儿:我知道这两年的学习使你的自信心一点一点的消失,你自己也很不愿意这样;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你希望被人认可,你想得到大家的'赞许,你想成为人们眼中的佼佼者,这样你才好面对同学展示你自己的能力。由于成绩不佳的原因,你本来所具有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都不好意思在同学面前展示,这些因素使你自己很郁闷,所以你选择逃避现实将自己掩埋起来。

雪儿我要告诉你:每一个认得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有成就得人必须经历许多磨难才能使其为一个优秀得人;人只有经历许多痛苦的磨练才能有不同与一般人的意志、耐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历的多了才能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才能成功。

关于这次考试我们或多或少都谈论过,你来北京之后面对不同的老师、同学、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都不同,你要改变已经熟悉的生活和学习这需要适应。(一生 )不同的人适应的时间不同,你则是正在渐入佳境的时候遇到考试,所以今天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你也曾很认真的告诉我,这个学期你确实没有努力,没有尽自己的所能准备考试。面对意料之中的事我们要学会接受,而且要坦然的接受。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失败不要单纯的认为是失败而应该当成接受教育,吸取。一个人一生伴随着失败,失败远远大于成功,只有通过失误和失败,才能获取学习经验与教训,取得更大的进步。永远只知道胜利和成功之路的人,当面临人生中各种挫折和失败时根本不知如何去面对和克服。反而经历过挫折,克服了失败的孩子他们会牢牢记住自己为什么失败并更加努力。哪怕未来再碰到失败他们也会一直抱着再次尝试的信心,只有不停地和失败挫折斗争才能历练成为优秀的人。

其实失败和成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不畏惧失败,并以失败为基石,从头再来的精神。

雪儿:你成长到今天有许多方面值得妈妈自豪的,你独立性强自己的事安排有条不紊;综合素质高于你同龄的女孩子;你自尊自爱从不做不该做的事;你有很强的原则性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都是你宿文可欣所特有的,区别与其他孩子品质。在学习上你几乎从来不找家教,主要是以自学为主,这是目前国家在积极倡导的。一个人的学习不能依赖外在的力量,还要靠内因。因为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学习能力不单是指文化课,学习能力强会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专业水平提高、人际关系沟通、管理能力、社会、科学等等各个方面都会体现。你完全是靠自己在学习,那么你的学习成绩提高还取决于你自己的控制力、集中力、忍耐力、主动性和责任感。

首先你是高中生,你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样你和同学生气了、你的好朋友受了委屈了、你今天和妈妈吵架了、你的生理期到了,等等外界的因素影响到你,你的控制能力不强那么你就不会安心学习了。

其次学习是很枯燥、寂寞的事,有的时候一道题解不开会让人心烦意乱。这就需要人要有一定的忍耐力,没有忍耐力你就会找各种理由放弃。

还要有主动性,你不找家教也不上任何补习班,那么你就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做练习题,因为没有这些约束自己在不积极主动那么你所付出的就少,这样你的成绩提高的就会很慢。

如果你在今后你能将主动性、集中力、控制力、忍耐力和责任感放在学习上,运用好这些能力那么你一定能做达到你的目标。

雪儿:妈妈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你,不要丧失信心,要找回自己的自信。找回自信还要靠你自己,靠你付出艰苦的努力,有了自信你就被同学认可,(励志一生 )你就得到大家的赞许,你就成为人们眼中的佼佼者,这样你就能面对同学展示你自己的能力。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只有自信了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其实这次考试也是看看我们在什么方面较弱,你的数学、英语、地理是弱项,为了下一学期的学习,也为了拿到一个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你要耐心冷静的分析下一步。你回去还要看你要好的同学,其实这也不冲突,安排好时间控制好学习的过程,真正的坐下来细致耐心、认真思考的完成你的计划,一切都会朝你预期的方面发展。我敢保证明天的你是一个崭新的你。

雪儿:你说盼着明天就是下一学期,我听了很高兴你是有学习的愿望的。总之从现在起你不要气馁、不要任性、不要逞一时之气,打起精神好好学习。

请相信妈妈爸爸是理解你、相信你、爱你的,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们永远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帮助你。只要你需要我们,我们会随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妈妈爸爸的怀抱是你永远温馨的港湾。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四】

军训的第一天,我们这个小小的绿色军营就被围观了。“幸福”的生活就在这里开始了。

烈日、教官都是我们的'挑战。我们面对教官,背对太阳,站着军姿,注视前方,偶尔看到教官红得发黑的脸。汗珠…不,应该是汗水在每个人脸上肆意流淌……脚麻了,开始不受控制,腿在不由的抽搐,想动一下,但是只是想而已。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张床,一瓶水,一台电扇。真的累了,这个可恶的教官也不让我们休息一会儿,轻松一下。唉……

终于到了夜晚,终于接触到了那张不柔软不可爱但思念了一天的床,再也不想和他分离。

可是,军训岂止一天,那是十天!我们只能坚持,就这样坚持着,到了第三的下午,我们的“好日子”来了,可恶的教官被调走了,新来的教官总让我们休息。到了夜晚,不像以前那么累了,但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害怕,担心到比赛时……心好累,再也寻不到累了之后安心睡觉的感觉。这次我真的累了,比以前更累……我想念那位“可恶”的教官。

第四天…到了第五天,教官终于发威了,加紧了训练,我们努力练了一整天,体罚也是有的。我安然的接受着这一切,享受着身体上那种累的感觉,带着轻松的心情,过着充实的生活。

想着,算着,时间已经过去一半,我懂得我必须付出努力,用心做好每一个动作、一个细节,即使天再热,阳光再烈我都义无反顾,决不放弃,绝不低头。

眨眼间,军训生活结束了,结果当然是令人可喜的。

拖着疲惫的身子、带着轻松的心情奔向家门。我想,正式开学后,在学校我要努力,十天如此迅速,三年也一定在眨眼间。

要明白,学习和军训时一样的,只有过程用心了、苦了、累了,才不会后悔,才可能享受到苦累之后给你带来的轻松感。别让自己的心累了。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五】

这篇文章很长,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巧妙的设计不仅体现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更彰显其教学智慧。窦老师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拉出作者的感悟直指中心(父爱的伟大,母爱的温柔),然后落在了作者的表现手法上(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短短几分钟,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地避免了繁琐分析,跳出了长文短教的贯见模式,教学目标初见端倪落在语言描写上。

又一次默读,这次要求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母亲、父亲的话,至于什么线画谁的话,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的设计,这是第一次听到,看到,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没有标准答案,但谁说的都有道理,都有自己的理解、思考、感悟在里面。语言不仅仅是用来朗读、积累的,它最本质的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的思维变化的。这一设计的确是匠心独运。

教女儿写作文心累【六】

感谢工会活动让我有机会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想随便翻翻而已,哪知开卷一读,竟爱不释手,如获至宝。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

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老师写上四五句,他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今天也没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

在本书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作文成绩不好,有一次,张斌终于写出了一篇较通顺的文章,于老师想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可他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于是就把话变成了一幅画,他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张斌来了劲,从此,他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是啊!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应为他的努力而翘起大拇指。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甚至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去年教的是托班,他们刚刚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什么也不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于是我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表扬对于教育这些托班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法宝。比如说,在教孩子们学习叠衣服的过程中,由于托班孩子的自制能力差,难免会有些小朋友会开小差或做小动作什么的,这个时候我只要说:表扬某某小朋友,她的大眼睛就认真地看着我,因为她知道要学新本领了。那么刚刚做小动作的孩子会立刻坐得端端正正,好像在等待我的表扬,那我就顺势表扬他一下,这一节课他就能认真地听讲了,还能动脑筋,一起动手尝试。这样的表扬,其实是很容易就能给孩子的,所以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要吝啬这样的表扬,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扬起孩子上进的风帆,是很值得的。我在教学中,除了不吝啬这样的口头表扬,也会像于老师那样,小朋友们都以能拿到你真棒为荣,我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小心地把自己奖到的你真棒收集起来,把它们当宝似的。

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读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