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上进知止守正作文800字议论文)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上进知止守正作文800字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8:45:25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上进知止守正作文800字议论文)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一】

每天早晨,老人都是被清脆的鸟叫声吵醒的,打开散发幽香的小木屋的门,看见黑狗追逐着蝴蝶,老人的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他的脸上洋溢着微笑。

可是,一阵叫声,打破了今日的宁静。

“叽叽,叽叽”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惊慌失措的鸣叫。

老人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咦?是东面还是南面传出来的?东面?南面?不对,不对。老人焦急地想着。

“黑——一”老人唤来了狗。

黑狗的`耳朵转了转,确定了方向,嗅着气味来到一棵苍天大树面前。

仰起头,一个小男孩瘦小的身子抱着粗壮的树干。一只手身上去偷鸟蛋。那细细的胳膊紧紧搂着树。在听听叫声,是鸟儿传来的。

“喂——下来。”老人开始叫唤。

孩子吃了一惊,从树上滑下来了一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爬上去了点。

老人没办法,他挽起袖子和裤管,一步一步向上爬去。鸟儿含泪衔来草,为老人的安全着想。

小男孩看见了老人,口中喃呢道:“爷爷,我是给我家妹子偷蛋来的,她很瘦,没营养。”

老人听明白了,点头默许。

“孩子,下来吧——”老人用沙哑的声音喊道。

男孩听从了,他慢慢滑了下来。不料半空中手一松,跌了下来,老人拉住了他,让他向稻草跳去。

男孩和老人安全着落了。

男孩把蛋给了老人。

老人从自己带的小木箱里哆哆嗦嗦地拿出钱来。

“拿,拿去吧!”老人的声音颤抖着。

男孩走了。

鸟儿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它们明白,那些纸是老人的汗钱呵。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二】

误区一:知识性差错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不能有丝毫差错。如,有篇写牛的习作这样写道:牛有水牛、黄牛两种,牛是反刍动物,只吃青草,不必喂料。牛都有两只角,体强力大,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耕作工具。显然作者对牛了解不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在一知半解中造成了知识上的疏漏和错误。世界上牛的品种不只水牛、黄牛两种,杂交品种的牛并不长角;除了青草外,还必须给牛喂其他饲料;世界上也不是普遍使用牛作为耕作工具,牛还有专供食用、奶用或运输用,甚至作为神物崇拜的。

规避策略:抓住特征,把握中心。

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使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写作时,必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根据需要,重点介绍若干方面。如,《漫话圆周率》是一篇介绍数学基础知识的说明文,文章虽题为漫话,却是围绕求出圆周率的更精确的数值这个中心,向人们介绍了古今中外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数值所做的贡献。《青蛙》这篇说明文如果定位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人类的朋友,落脚点便应是介绍青蛙这一两栖类动物为人类的粮食生产所作出的贡献,那么就不该出现介绍其营养价值高的说法了。

误区二:文体性错误

说明文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说明,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文艺性笔调,如中学课本中有《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但是考生应该牢记,说明的目的在于说清事理,教人以知识。弘扬精神、歌颂美德等社会性、审美性不是这种文体的功用。如,有篇题为《蚯蚓》的说明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别看这小动物不惹眼,它可天天在松土、干活,它不讲究吃穿,不讲究休息,不谈报酬,整天埋头苦干,为人们劳作耕地,让作物生长茂盛。我不禁想起我们的老师,他们也有蚯蚓一样的精神。我愿做一条辛勤劳动的蚯蚓。显而易见,该作者混淆了文体特征,写成了一篇借物咏志的抒情美文。

规避策略:针对情况,选好角度。

说明文也要求有的放矢,写什么,怎样写,要着眼于读者的实际情况,使文章具有针对性,切合读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特点和年龄大小。如,《香烟的危害》,可阐述的内容很多,有针对老年人而说的,也有对妇女而言的,还有对青少年而说的,角度不同,说明内容便各有侧重。如果是学校教育,那应该主要介绍吸烟的危害,突出分析青少年的生理特征,说明青少年接触毒性物质比成年人吸收快、排除慢、毒害大的情况,指出吸烟对青少年是绝对有害而无一利的。这样说明目的清楚,针对性强,收效也大。

如写热带风暴,本文应该是一篇事理性科学说明文,考生可根据中学地理书上所学到的知识,按照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什么是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地域、热带风暴的危害和好处、热带风暴的跟踪预报、未来人类利用热带风暴造福的前景等作出说明。当然,为了突出重心,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写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冷僻的行话和术语,因为如此写来显得深奥晦涩,应力求语言通俗、简明、平实,以使读者易于接受。

误区三:不恰当论述

说明文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和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有不同的说明重点与中心。如,有篇题为《青蛙》的知识小品文,介绍青蛙时写道:青蛙是两栖、变温的动物,营养价值很高这样的定性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青蛙能捕捉害虫,有益于庄稼的生长,介绍宣传的目的在于保护它,而写它营养价值高,会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使它成为满足一些人的口食之欲的食物。这样的介绍必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使读者产生误解,反而不利于普及科学知识。

规避策略:解说清楚,条理分明。

说明文的目的是让人获得其种知识或某项技能,只有解说清楚,才能达到目的。说明说明,一说即明,如何解说清楚,要讲究说明的方法,要注意结构的安排。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要按其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的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如此读者才会有所得,有所获。至于如何具体安排结构,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的要求,如《北京的立交桥》是一篇有关建筑的说明文,它以时间为经,介绍了北京立交桥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介绍中它又以空间为纬,具体介绍了几座立交桥的形状、结构、功能甚至审美等特征。这种时空结合的介绍方式全面具体、有效地传播了知识。

如写圆规:可以自上而下地写出它的部件结构及其作用,然后介绍圆规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写钢笔:则可以自外而内地介绍钢笔的构造及其功用,然后讲讲钢笔的使用与保养的注意点。当然,为了使介绍生动有趣,可以考虑采用自述的形式,可使用拟人手法,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但要注意写作的中心、重心,因为即便运用艺术手法,它也是为说明其特征服务的。

误区四:准确性不够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任何语言表达上的失之毫厘,其结果都会谬以千里。如,有篇题为《北京的立交桥》的科普小品文,文中说:1984年通车的三元立交桥,是二环快速路和一条主干道交叉的两座立交桥的组合,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立交桥。这个说法存在较大的疑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中城市的立交桥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比如南京的赛虹桥、双桥门,整个投资超过30个亿,相当于新建一座长江大桥,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弘,不到现场无法领略。因此,这段文字应该在国内前加上当时二字,这样定位准确,说明到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规避策略:准确简明,通俗浅显。

选用准确的语言,精当地解说事物的事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性内容为主的,只有如实地反映被说明内容的客观情况,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如果失去知识的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说明文的价值。此外,说明文往往有些内容是专门领域的,必然会涉及一些专门名词和专业术语,在说明时,考生要把它们运用得准确无误,以避免误导读者。如,航空与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篇文章作了这样的解说: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它们是采用不同的飞行器在不同的空间来完成飞行任务的。这种解说是十分准确的,使人对什么叫航空、什么叫航天有了科学的了解。

说明文往往是对科学知识的介绍,也往往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内容。要把专门化的科学知识解说清楚,让人易于了解,必须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如,《洲际导弹自述》是一篇介绍洲际导弹知识的科技小品文。文章用拟人手法把洲际导弹问世、分类、构造、特点及其威力和弱点都解说得十分清楚。文章中赋予其假定的人类行为,生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为了把说明文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也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如果写人行天桥这类说明建筑物的文章,可以从人行天桥是怎样的建筑、它是如何发挥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的等角度入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以一个参观者的目光,全方位地介绍某一座人行天桥的位置、结构、造型、支撑、装饰、功用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移步换景,细致地描绘人行天桥的容貌风姿。虚写:用概括性的语言说明人行天桥对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性,及站在桥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语言力求准确、简明,当然也可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拨开云雾终见日,考生只要掌握说明文的写作要领,就一定能写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说明文,还有利于考生做好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的说明文,可谓一举多得。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三】

记叙文中的议论,主要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叙述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于精练。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做到少而精,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或唤起读者的爱憎,切忌不要长篇大论或肆意议论抒情,以至于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的整体表达。不少考生喜欢用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开篇来总领全文,中间写一段记叙性的文字以承接前文,最后再用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抒发一些感慨来总束全文。从结构上看,文章层次似乎很清楚,殊不知这恰恰犯了记叙文的大忌。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果议论性的文字占了全文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的篇幅,这就不能再称其为记叙文了。这类文章的文体只能定性为不伦不类。一篇文章的.文体一旦被定性为不伦不类,这篇文章获得的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

规避策略

①在记叙文中所用议论性的文字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画龙点睛之妙,可用可不用的议论性文字尽可能不用。②所用的议论性文字不宜超过全文篇幅的五分之一。③抒发感慨的议论可以通过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揭示出来。④第一自然段最好不要用议论性文字,因为受惯性驱使,如此开篇可能会使考生顺着议论的思路思索,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下面的语言表达,也可能会造成特别喜欢看第一自然段的阅卷者的误判。

技巧运用

【原文片段】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起了那一次的深山之行,一次难忘的美的旅程。

一大清早,我们老老少少一行人便出发了,目的地是位于偏远深山中的仙居阿姨家。因为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所以我们决定早去早回。其实我知道,大家都是很期待大山里的所见所闻的。

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一丛丛娇艳欲滴的野花,一排排巍峨笔挺的大树,一片片令人眼花缭乱的绿意,我的心被大自然的美彻底俘获了。想不到,看过了太多城市中灯红酒绿的这双眼,经过了太多城市中纷繁杂乱的这颗心,现在突然要来重新审视与感受这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了。看来,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了许多双本该可以发现这些美的眼睛。

【评析】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深山行》的开头三段,就题目而言,《深山行》应该写成一篇记叙文,这篇作文试图这样做,但由于记叙和议论运用的比例严重失调,这个开头已经变成“大头娃娃”了。毫无必要的议论,已经淹没了记叙的魅力,使得文章显得繁芜杂乱。

【升格片段】

一大清早,我们老老少少一行人便出发了,目的地是位于偏远深山中的仙居阿姨家。因为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所以我们决定早去早回。其实我知道,大家都是很期待大山里的所见所闻的。

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一丛丛娇艳欲滴的野花,一排排巍峨笔挺的大树,一片片令人眼花缭乱的绿意,我的心被大自然的美彻底俘获了。

【评析】

修改后的文字比较干净纯粹,没有多余的议论文字,一开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记叙要素,清晰而明确,同时,为下面的具体叙述张本,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文章的意境之中。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四】

每天早晨,老人都是被清脆的鸟叫声吵醒的,打开散发幽香的小木屋的门,看见黑狗追逐着蝴蝶,老人的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他的脸上洋溢着微笑。

可是,一阵叫声,打破了今日的宁静。

“叽叽,叽叽”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惊慌失措的鸣叫。

老人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咦?是东面还是南面传出来的?东面?南面?不对,不对。老人焦急地想着。

“黑——一”老人唤来了狗。

黑狗的耳朵转了转,确定了方向,嗅着气味来到一棵苍天大树面前。

仰起头,一个小男孩瘦小的身子抱着粗壮的树干。一只手身上去偷鸟蛋。那细细的\'胳膊紧紧搂着树。在听听叫声,是鸟儿传来的。

“喂——下来。”老人开始叫唤。

孩子吃了一惊,从树上滑下来了一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爬上去了点。

老人没办法,他挽起袖子和裤管,一步一步向上爬去。鸟儿含泪衔来草,为老人的安全着想。

小男孩看见了老人,口中喃呢道:“爷爷,我是给我家妹子偷蛋来的,她很瘦,没营养。”

老人听明白了,点头默许。

“孩子,下来吧——”老人用沙哑的声音喊道。

男孩听从了,他慢慢滑了下来。不料半空中手一松,跌了下来,老人拉住了他,让他向稻草跳去。

男孩和老人安全着落了。

男孩把蛋给了老人。

老人从自己带的小木箱里哆哆嗦嗦地拿出钱来。

“拿,拿去吧!”老人的声音颤抖着。

男孩走了。

鸟儿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它们明白,那些纸是老人的汗钱呵。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五】

“高三了。”这句话很早以前就出现在脑海中过,但我还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无形的压力催促着我拼命向前,提笔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草稿本瞬间用完了一本又一本,上面记载了每日学习的记忆和难以言表的心情。书包、抽屉、桌面,甚至窗台,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都被塞满了补充大脑的资料书籍,咖啡喝的比水还多,机械的头颅只顾抬起,然后迅速又埋下,扎入一片书海之中----这就是高三。

高三,这是人生最痛苦最难忘最快乐最无趣的一年。我们在高三这一年仰望星空,紧握手中的笔,在这一年中抒写着漫长而又晶莹的诗篇。抬头闭上眼,仿佛梦想中的目标就在眼前,睁开眼才发现,其实要走的路还很远。高三的道路上满是荆棘,坚韧的心灵中被划过的无数道伤痕,鲜艳的鲜和晶莹的泪同时滴落在默默的夜晚,但也仍旧没有放弃过。高三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高三是一个追逐梦想的过程。梦想是高贵的,遥远的。那个梦想离我们越遥远,我们的努力就越有价值。许多时候,成功之后才会发现,追逐梦想的那份刻苦,那份诚恳,那份不易比实现梦想后,更加给人感觉深刻。当无数的`A、B、C、D摆在面前时,当各类难以区分的化学实验,翻来覆去的物理模型,千变万化的数学应用陈列在一块时,那份坚毅的眼神,连同我们的内心,就像一名无畏无惧的战士,以笔代刀,勇猛向前。

拿起手中的笔,揉揉发酸的肩膀和脖子,靠上靠背,仰望夜空,闪烁的光辉召唤着我。低下头,我对自己呐喊:高三,我来了!

规避和守诚高三作文800字【六】

写入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面貌、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的文章,它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揭示社会生活面貌,表现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写入的记叙文一定要写出人物的“魂”来,这是写好写人类记叙文的基础。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学在记叙文写作中,常常塑造一些矫揉造作、任意拔高的虚假的人物形象,读来令人生厌,啼笑皆非。

规避策略

①抓住人物性格,善于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②细致地从多方面来刻画人物、描写人物。③采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④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符合人物身份的事件,让人物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⑤适当增加议论和抒情成分,使作者对人物行为、语言、动作进行评述,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观点,从而达到帮助读者认识人物、理解文章的目的。

技巧运用

【原文片段】

我们班的体育课代表工作认真负责。上个月的一节体育锻炼课前,他来到教室检查同学们是否穿好运动裤、球鞋。恰巧组织委员陆小平没穿球鞋,他不留情面秉公办事,按规定作旷课处理。

【评析】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我们的课代表》的开头一段,在这段文字里,叙述是平淡无味的,尽管有材料,有能够表现人物的事件,作者却没有组织好,只是为了叙述而叙述,而没有把叙事与写入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这里的叙事没有为表现人物服务,因而,无法使人物“活”起来。

【升格片段】

他转学才来几天,就被老师任命为体育课代表。他长得人高马大,干什么事情都是风风火火的,我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作“风火轮”。有一次体育课前,他来到教室,列队完毕,他让所有的同学都伸出左脚,看看大家是否都穿着运动鞋。这时穿着拖鞋的组织委员陆小平想偷偷溜走,被他一把拉出,“班干部还带头违反规定,作旷课处理。”陆小平含着泪求情,然而他还是黑着脸:“没有办法,在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评析】

修改之后,体育课代表的人物形象变得肉丰满,主要原因是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语言动作描写,把人物置于典型事件的矛盾中心来写,多角度展示出入物的个性特征,所以,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