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鹤庆新华村属于哪个乡镇)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鹤庆新华村属于哪个乡镇)

更新时间:2024-06-09 09:54:36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鹤庆新华村属于哪个乡镇)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一】

“从南京中山路55号到管家桥65号,我走了25年!”这是2000年江苏经济报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时,我发出的一番感叹。

记得第一次跨入新华日报大门是1975年4月初。当时,我作为第五期工农通讯员学习班成员,从苏北石油勘探工地风尘仆仆地闯进中山路55号那油墨飘香的大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三个月的专业培训,是新闻启蒙,也是道德熏陶,22岁的毛头小伙,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当年参加培训的24名通讯员天各一方,每个人的结果都不尽相同,其实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正是由于这一过程,使我们的人生从这里拐了个弯。30多年来,我们组织过多次同学聚会,尽管一些同学已经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工作岗位,但对这个聚会绝不敷衍。“没有新华日报,我们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多少年来,我以新华日报通讯员为荣,笔耕不辍,一旦有重要新闻总忘不了给新华日报投稿。采用不采用都无所谓,权当给家人捎封信。1985年,我赴京就读于中国新闻学院,得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在北京没有派驻记者,出于对新华日报的一片深情,同时也为了自己练练笔,我向报社领导主动请缨,“自投罗网”当了两年“编外记者”。在这期间,我积极和江苏省驻京办事处“攀亲”,与江苏驻京代表保持热线联系,获取了不少新闻线索,利用课余时间采写了180多篇消息、通讯、人物专访,拍摄了大量新闻图片,其中80%为江苏发生在北京的新闻。创刊不久的扬子晚报,头版不时以“本报北京专电”、“新华社供本报专稿”名义发表我的报道,以至一些朋友误以为我已另攀高枝。

著名记者李普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被网住了,他就摆脱不掉,不是别人拉住了他,而是他自己一往情深,舍不得离开。”对此我有同感,既然“自投罗网”,为了那份承诺,我就得像职业记者那样磨练自己,拼命地跑、用心抓新闻。好在从第二学期学校下午很少安排课程,我便买了月票,揣上北京交通图、采访本、照相机,利用下午和晚上到处抓新闻。为了给新华日报采写《江苏轻纺产品在北京》,我几乎跑遍了北京各大商场;为了抢一条“东海‘小萝卜头’塑像在京揭幕”的快讯,我在中国青少年宫转了三天;为了采访江苏藉在京文化名人,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腿;由于没有记者证,享受不到新闻稿三分钱一个字的优惠,在邮局我不得不花七分钱一个字发电报,抢发当日新闻,稿费还没发报费多,但我乐此不疲。同学问我,你哪来的这么大干劲?我坦言:有“家里人”在背后撑腰。当时,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先后有两位领导在中央党校学习,写什么、怎么写,我可以“现买现卖”。有时参加一些重要活动,他们都将我作为“家里人”介绍给对方,从而更好地拓宽了我的报道面。

有道是“山不转水转”,十几年后我转到了江苏经济报,紧接着江苏经济报加盟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这回成了真正的“家里人”,我归属感油然而生。情系“新华”25载,我也成了“新华人”!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二】

那是一位穿着奇特的怪老师,他上身只穿一件红似火的衣裳,脚下却种着一种不怕火焰的翠绿小草,红绿相衬,十分显眼。他身材不高,甚至可以说还是一位小矮人。通过测量,我发觉他只有约12.5cm的身高,但却是一个大胖子,厚约3.5cm,整个身子比我的手掌稍大一些。【郑清和 《新华字典》片段】

新华字典对我们学习的帮助可大了!比如有一次我遇到“椭”字不会写,于是我拿起新华字典,翻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找到“椭”字的音序“T”,接着在音序“T”中找到音节“tuo”,就可以知道“tuo”所在的页码491页,最后翻到字典正文491页就可以查到该字的字形和字义了。【陈慷蔚 《新华字典》片段】

《新华字典》第10版是根据国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标准确定字形、字音等,释义准确,例证精当的一本工具书。全书收单字10000多个,明确区分繁体字、异体字,编排合理,查检方便,价格仅为19.9元,确实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工具书。【林腕儿 《新华字典》片段】

我高约12.5cm,宽约9cm,厚约3.5cm,红与绿的皮肤上印着大大的\'“新华字典”四个汉字。我的眉毛为黄色,是“新华字典”几个汉字的拼音组成。我的全身构造由总目录,修订说明,凡例,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新旧字对照表,部首检字表,正文和附录等8个部分组成,你们可以通过我了解到很多你们不清楚的知识。【温恬翔 《新华字典》片段】

他收录单字约13000个,词语约3300个。他的皮肤是大红色,鲜艳的中国红肤色代表着欢乐与喜庆。皮肤上印有白色“新华字典”四个大字,端庄而醒目。他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因此,他的第11版修订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负责。【夏雨 《新华字典》片段】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自古以来,西湖就是文人客所赞美的对象,每当读起这些诗词时,总想一睹为快。今年暑假来了这个机会——爸妈决定带我去旅游。想着去杭州,因为杭州是个浪漫的地方: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也是是因为西湖的名气大: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这次旅行我们一共游玩了三个景点:柳浪闻莺,长桥公园和花港观鱼。

第一站:柳浪闻莺。映入眼帘的是两边种满了的杨柳,微风吹过,杨柳便随风而动,异常美丽;耳闻鸟乐师优雅的伴奏。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一定会陶醉其中,忘记烦恼。第二站:长桥公园。我们向南走,来到长桥公园,虽名为长桥,但长桥不长。长桥公园的小桥流水十分幽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当你生活压力大、学习紧张时,听听鸟鸣,闻闻花香,那是十分的惬意。第三站:花港观鱼。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花港观鱼。可惜现在还没到秋天,不然就可以欣赏盛开的菊花了。西湖的水清澈见底,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池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了。我们买了写饲料,喂给池中那些可爱的鱼了。

然而,西湖不止我说的\'这么简略。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名胜区和中国名胜风景十大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鹤庆新华村简介作文【四】

今天我们来到了新华书店去观察人。

从远处的天空上一朵朵白云,有的圆圆的,像一个盘子,有的长长的像个小狗,有的像大象,大象正在伸长了鼻子,往自己身上喷水呢。

一上四楼,我回头一看,看见了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从公主区挑选出了一本芭比娃娃的书,她拿书的时候,先用手伸了出去,再踮起脚尖用力把手身上去,她坐在地上,看起了书。小女孩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紧盯着书津津有味的看起了书,小女孩的.眉头有时候紧紧的皱成一团,好像在思考问题,又有时候她的嘴角轻微一笑,好像解答了这个问题似得。她的头发是棕色的,短短的,好像是染了色的白云。小女孩穿了一件红色的运动服,从外表看,好像很喜欢运动一样。透过小女孩的身影一看,书架摆的整整齐齐的,灯光照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拿起了书,她的头低的很往下,她的两只腿弯了起来形成一个桌面,她用右手托住书,放在了腿上,她用左手轻轻的翻起了书,书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放佛是一首动听的乐曲。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一个漫画区,只听“啪嗒”、“啪嗒”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小孩子,他穿着一条棕色的长腿裤,是怎么一回事,他刚刚参加完成钢琴大赛,过来放松放松。他拿了个漫画书坐在地上,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轻轻抿着。

书就像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书中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