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3:42:57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一】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还有很多习俗,比如:中秋节吃月饼,看月亮;元宵节包汤圆、包饺子;清明节扫墓、踏青……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了。

那是去年的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外婆突然宣布要教我包汤圆,她说:“元宵节,元宵节,就是要吃汤圆嘛!外面买的,还不如自己做的有意义。”“太好了!太好了!”我高兴的叫道。

外婆先去超市买回来了一些汤圆皮、红豆。外婆说:“先把红豆泡软了再捣碎。”我想:这么简单,谁不会呀!用热水泡了大约三小时,红豆就软了,我开始捣起来,刚刚开始我还很有劲,可到后来,我就渐渐的体力不支了。我把捣好的红豆沙拿给外婆看,我自以为捣的很好,谁知外婆却说:“哎呀呀!你都没有捣烂,我演示给你看看。”只见外婆很熟练的捣起来,不一会儿,红豆泥就捣好了。我看的目瞪口呆,我想:我可不能输给外婆。于是我把剩下的红豆像外婆那样捣好了。

“然后,我们要把红豆泥包进汤圆皮里面,看着是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难多了。”外婆先在手上涂了一些面粉,接着用一根筷子夹起一些红豆泥,迅速的搓成一个球,然后放进皮里面,再把皮捏合。看着外婆熟练的动作,我也想来试试,于是我提议,和外婆比赛谁做的多。我把手上涂满面粉,再用筷子夹一些豆沙,我想把它们捏成圆形时,却总也捏不好。要不就是捏的不圆,就是捏圆了,也散架了。我见外婆那里已经有一大推了,心里十分焦急。我想:怎么办呀?要输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乱弄一气。后来,皮没了,我们开始数,我做的汤圆比外婆的多,但都包的没外婆好。外婆说:“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羞愧的低下了头,甘愿服输,我把我包的都拆开来再包。第二次我包的很仔细,明显比第一次好。下了锅,没几分钟,热气腾腾的汤圆就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

我吃过超市里卖的汤圆,虽然我包的没它的好,但毕竟是自己包的,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劳动,更有意义。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二】

1、极致品牌铸造

(1)产品品牌“一字定位”提炼和设计

(2)公司品牌“一字定位”提炼和设计

(3)总裁品牌“一字定位”提炼和设计

收费标准:

(1)您提供思路,我们做简要提炼:3万元(15天)

(2)您协助我们提炼和设计:普通会员9万元,一个项目组服务。高级会员30万元,三个项目组内部比稿,择优交稿,交移动互联网让亿万网民砸砖。以上服务时间均限为30天。

2、微网站建设

即,线上新店商模式设计。

(1)微信公共平台设计和建站

收费标准: 您提供版面构想,我们技术建站:1万元。您协助我们完成构想和建站:3万元起。

(2)APP网站建设

收费标准:10万元一个,30天完成。

3、线下实体店设计

即,线下实体店方案规划和平面设计

收费标准:9万(30天)

4、年度移动互联网传播内容设计和助推

(1)年度移动互联网传播主线设计

(2)月度移动互联网传播内容设计

(3)《一字经》网络视频栏目拍摄、制作、推广:3万元起

(4)产品包装设计:内外包装各一套:1万元

本项总收费标准:9万元(年)

5、区域复制计划

(1)线上新电上招商复制计划

(2)线下实体店招商复制计划

收费标准:20万(60天)

6、新模式规范和升级

(1)总结

(2)经验复制

(3)问题解决

(4)闭环修复

收费标准:30万(90天)

7、线上培训

(1)【新生会】线上论坛:1000元(人、年),每周一个主题。

(2)【小店会】线上论坛:600元(人、年),每周一个主题。

(3)【轿夫集训班】线上论坛:300元(人、年),每周一个主题,企业家会员参与其中直接招聘人才。

8、线下培训

(1)产品品牌“一字定位”培训

(2)公司品牌“一字定位”培训

(3)总裁品怕“一字定位”培训

收费标准:6000元(1天),走进企业。

9、线下咨询:

每人3000元,限1——3小时,带上自己产品、项目资料,提前交费,提前一天预约。

10、参加沙龙

需要我们参加全国各地移动互联网品牌行销沙龙并需要我们现场发表最新观点者,每场收费标准:6000元(半天)起。

说明:1、以上服务款项,一律事先一次性全部结清。2、以上所有服务,往返我公司与客户驻地交通、食宿、工作用通讯等费用全部由客户领先支付或报销。

传统节日的作文一篇【三】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听老人们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到奶奶家打枣,是我每年最快乐的事。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的小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枣,真是好看。他们给中秋节带来了丰收的喜庆。

我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操起与我手腕一样粗的竹竿,吃力的举起来,没头没脑地向枣树乱打,枣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头上,疼的我哎哟哎哟直叫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说:“傻孩子,哪有这样打枣的?应该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树枝使劲地摇。没想到树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个空,身子一晃,“啪”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狈相,笑得直不起腰来,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还会‘武术’了!”我哭笑不得。连奶奶也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不服气地想:“我不就是手没握紧竿吗?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来,让你们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准有一大串枣的枝条,把竿勾了上去。这回我拽住竿,使劲往下拉,然后上下来摇。枣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开心得大喊:“下枣子雨啦!下枣子雨啦!”

打了一会儿,我放下竹竿,找来竹篮,和兄妹们一起开始捡枣。枣多得怎么也捡不完。这时,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刺猬,只要在地上打一个滚,就能捡到那么多枣。我们捡完了,再一看,嗬,这儿一盆,那儿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劳动的成果。我们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打枣也不易呀!”是啊,干什么事都不容易。我深深到这一点,我嚼着这脆脆的枣子,觉得格外的香甜。

这一件事让我很快乐,令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