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以下)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以下)

更新时间:2023-08-06 14:04:09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以下)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一】

近几天,上学经过一片芦苇地时,我总会看见几个爷爷奶奶在采芦苇叶,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采来包粽子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州,那里住着我的爷爷、奶奶和很多亲人。家乡的端午节很热闹,包粽子、挂菖蒲、艾草,还要赛龙舟。

每年端午节,爷爷会在门上挂上菖蒲和艾草,然后买来芦叶,包好各种形状的粽子。我最喜欢一种叫美人脚的,细长的尖角,配上圆圆的头,不光好吃而且好看。粽子煮好后,除了我们自己吃,爷爷也会送一些给亲朋好友。我们小孩子端午节时可好玩了,吃东家的粽子,扯西家的菖蒲,跟大人一起去采艾叶,学着包棕子,还要用艾叶煮水洗个澡。大人说端午用艾叶水洗了澡后不容易得皮肤病,真有意思。

而龙舟赛事在我的家乡更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2001年还举办过国际龙舟赛呢,2010年的龙舟赛也非常热闹。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一名龙舟赛手呢。去年爷爷带我去看龙舟赛,看到几十条装饰非常漂亮的龙舟在护城河上一字排开,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争先恐后,个个奋力当先,比赛非常精彩,让人惊心动魄。

听爷爷讲,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但是在荆州,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因遭到奸臣陷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当地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舟去救他;他们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以免水中动物吞食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食粽和竞舟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虽然我现在跟着从军的父亲身在昆明,但我还是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端午节。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二】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此时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然而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然而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然而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然而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此时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然而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然而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然而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放假六天,我们有幸回到老家,这是我自出生以来在家乡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

离家门口还好远呢,我就发现院门上插着一大把碧绿秀颀的艾叶,妈妈说门口插艾草是多年以来老家人端午节的风俗,据说艾叶能灸百病,而且还能防止毒虫入屋。一进厨房,就闻见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味道,哦,原来是外公外婆正在有条不紊地包粽子啊。青青的大竹叶,红红的豆沙馅,还有白白的浸糯米,一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只见外婆手脚麻利,将粽叶卷成一个锥形,满满一勺的糯米灌满粽叶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粽馅,接着又将空着的地方用糯米填满,再拿剩余的粽叶把上面的缺口一盖,多余的竹叶就顺着粽子的边沿慢慢绕过去,直至整个粽身被服服帖帖的包裹起来,最后,细长的棕榈叶派上了关键的用场,它就是捆绑粽子最好的天然的绳子——之后,一个小巧玲珑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完成了。粽馅分好多种,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咸的有腌肉和香肠,甜的有蜜枣和豆沙。

我想:这还不容易吗?我胸有成竹的提出了要帮外婆包粽子,我试着包了几个,但是粽子一到我手上就不那么乖巧听话了,不是馅料放的太多就是糯米外泄,而且由于捆绑的力度不够,所以,我包出来的粽子显得是那么的笨拙无形,外表很难看,动作不麻利没有外婆包的好看,也没外婆包得娴熟,最后想想还是放弃吧!

中午时分,太婆手里端着一口碗过来了,我很好奇的问她碗里是什么东西,太婆边告诉我这是雄黄酒边拿艾草蘸着雄黄酒洒到我和弟弟的身上,还有院子屋里的每个角落。妈妈给我解释说雄黄酒有辟邪和毒的功效,在孩子的身上喷洒雄黄酒的寓意是让孩子远离邪气,顺利成长的意思。

我只知道端午节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没想到老家的端午节还有那么多风俗啊,真的很有意思!

几个小时之后,喷香的粽子就上桌了,就着可口的蔬菜点心,品尝着家乡的美食美味,大人们谈笑风生,孩子们嬉戏玩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你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摊主问:“你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 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妈妈说:“看你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这红烧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五】

端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听长辈们说:过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在咱们这里端午各家各户门上都要贴纸鸡、纸符、挂艾草。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而最令我高兴的是,奶奶给我做了个特别的头饰。

它先是用红、绿、黄、紫、橙五种颜色的纸剪成椭圆状。再叠在一起,并且是一层比一层短。然后用线缠成山丹丹花样。更好看的是奶奶又用彩纸给我粘了个粽子。外面是用一条一条的,五颜六色的纸像编筐子一样编成的袋子。里面装上江米,最后弄一个花边封上口。巧妙地用一根线把花和粽子系在一个发夹上,还要挂上艾草。这样一个玲珑可爱的头饰做好了。奶奶说:“戴上它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我看起点缀装饰作用。

我戴着它在镜子前照来照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左瞧瞧右看看,别提心里多美了!比吃了粽子还要甜。

即使过完节,我也会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头饰,里面更包含着奶奶对我的'心意,厚爱,也倾注着奶奶的心。我想:这将是我过的最难忘的一个端午节。

端午作文不低于300字【六】

儿子是个电视迷,一上车,就迷上了电视。让他瞧瞧路旁的梯田等很少甚至从未见到的风景,他也懒得把眼睛从电视屏幕上离开一会儿。我呢,是一个热爱山山水水的人,所以每次在去旅游的路途中,我从未舍得闭过眼,一直在观赏路两旁的旖旎风光。它们不时的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时而让我兴奋,时而让我沉思。此次旅行,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梯田和诗人笔下的山川;让我沉思的是,辛勤耕耘在梯田上的人们,他们的庄稼生长地比较矮小瘦弱,而且收种都大多用人力,无法用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路上风景虽好,但是长时间的坐车,我这腰可受不了。十分不舒服,真想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躺下休息休息。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大约在9:40,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天然地下画廊的山脚下。

车子开始爬山,越来越高,我们的心不仅紧张起来。山路虽然平坦,但是较窄,仅容一辆车通行。所以我们此段时间都不敢做声。直到车子到了宽阔的场地,我才松了一口气。此间,也亲身到山区行车的艰难与危险。从而也感受到山区人民的艰辛与困苦,再次感悟到平原人民的幸福与快乐。

下了车,随团导游说:“你们先歇会儿,我去请个当地导游,为你们带路、讲解。”休息了片刻,当地导游就来了。我们跟随导游沿着石砌台阶下山,曲曲折折,拐了几道弯儿,来到了早已目睹到的木制水车和“瀑布”跟前。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是令我疑惑而又惊讶的牌子,大致意思是:免费拍照。我把早已跑到前面的儿子叫住,告诉他,下来拍张照片。儿子刚下来,还没有挨上拍照,导游就在前面喊起来了:“济宁的朋友,请跟上,不要掉队。”儿子最怕掉队了,听见喊声就赶快催促我追上去。我只好随从。

我们走进了天然地下溶洞,儿子惊叫起来:“好大得洞啊!”确实挺大的,也很凉爽,因为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可以随处看到地面上的小水窠。这里应该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我们排好队伍走进检票口,跟随导游参观了天然地下溶洞。在这里,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钟乳石。他们形状不一,有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柱形的,片状的,锥形的;透明的,半透明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真好看!妈妈,赶快拍下来!”这些钟乳石分布各异: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有的林海林立,有的层峦叠嶂[注: 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有的是孤家寡人;有的是成群分布。头顶钟乳石,脚踩人工水泥路和人造石堆交叉铺设的路面,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再加上十六七度的温度,十分舒畅。说起石堆,儿子还很有兴趣,每到一处石堆,他就情不自禁地数起来,多的一段路,竟达59个。为了不让游览者感单调乏味到,这些石堆的形状也有变化: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就是它们,吸引着游客不停地惊讶、赞叹、驻足欣赏,拍照。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溶洞漂流。

漂流滑道大都是人工砌成的水泥槽,大概是为了游客的安全着想吧。我们娘俩坐上皮筏艇,刚开始水流还是比较缓慢的,渐渐的,水速越来越快。当滑到一个拐弯处,我感觉到灯光一闪。因为水流很急,也没去多想。我们在忽而明,忽而暗的溶洞里,蜿蜒前行。在即将到达出口时,皮筏艇颠簸得越来越厉害。我提醒儿子抓紧些,并且为了孩子的安全,我用两腿紧紧夹住孩子的腰。这时的水不时的溅到我们身上,也引得儿子不时地“哇,哇”赞叹着。我的心情很复杂,感到很刺激、开心、对儿子的关心,但更多的是担心,时刻警惕着。溶洞出口一段是人工砌成的,一小段一个阶梯,大约50米,随着激流就滑下来了。

下了皮筏艇,我看到有取像的,于是就凑到跟前,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后转身看了我们娘俩一眼,哇,还挺有眼力的,一下子就打开了。问我们要吗?我说:“要啊!”“交15元钱。”同时我也看到了桌子上的红牌子:“取照片十五元”。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免费拍照”的含义,也明白了拐弯处灯光为什么一闪的原因了。

取了照片,我和儿子随着团队中的部分人继续上山,山上有个不算很小的,但也说不上豪华的超市,不过里面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因为山顶上东西一向都很昂贵,所以迈进超市的门槛,接着又退了出来。另外儿子对其也无兴趣,连进也没进。我们又随着人群继续向西走,看到了看起来比较诱人的滑草场,里面的草是碧绿色的,看起来像春草一样鲜嫩短小,非常整齐。本想去体验一下,可是没人前去,我们也只好作罢。接着便来到了一条出口的购物街,东西不算很贵,但缺乏特色。终于我发现了自己想买的特产了:煎饼和高粱饴。3元一袋的小麦煎饼(从卖煎饼妇女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小麦对他们来说,是稀罕难得的,从来时的路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在梯田上大多种植的是毛芋头、地瓜、花生。很少有种小麦作物的,因为是山地,所以即使种上,收成也不好。麦穗头很小,加上今年大旱,麦穗头更是小得可怜。在车上我们看到了路旁有很多田地的作物“干枯”了,都发出了感叹,替这里的百姓难过。可后来我们从高速上下来,行驶在山间的柏油路上时,我们看到了真相:所谓干枯的不是庄稼而是遮挡作物的杨树枝,怕毒辣辣的阳光晒伤了嫩苗。我5元买了两盒高粱饴,担心不好吃,没敢多买。这是我看了看团队的人,他们都走了。此时我慌了,赶快告诉儿子,“没人了!”儿子一听,急忙向周围扫视了一眼,看到团队的人已走了很远了,所以没等走到街头,我儿子就抄近路跟上去了。

不大一会儿,团队的人都聚齐了,路导游说,现在我带领大家吃饭去,午饭后去彩虹谷。

两点半,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旅游景点:天然彩虹谷。游览这个景点,路导游照例给我们请了当地导游作讲解员,顺便也是为了给我们带路

端午节,凌晨4:00我便起床,为出游做准备。半小时之后,我和儿子吃完早饭,孩子他爸把我俩送到了集合地点——艺海艺校。不大一会儿,车来了。5:00我们准时启程,开始了沂水的天然地下画廊和天然彩虹谷的一日游。

儿子是个电视迷,一上车,就迷上了电视。让他瞧瞧路旁的梯田等很少甚至从未见到的风景,他也懒得把眼睛从电视屏幕上离开一会儿。我呢,是一个热爱山山水水的人,所以每次在去旅游的路途中,我从未舍得闭过眼,一直在观赏路两旁的旖旎风光。它们不时的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时而让我兴奋,时而让我沉思。此次旅行,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梯田和诗人笔下的山川;让我沉思的是,辛勤耕耘在梯田上的人们,他们的庄稼生长地比较矮小瘦弱,而且收种都大多用人力,无法用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路上风景虽好,但是长时间的坐车,我这腰可受不了。十分不舒服,真想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躺下休息休息。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大约在9:40,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天然地下画廊的山脚下。

车子开始爬山,越来越高,我们的心不仅紧张起来。山路虽然平坦,但是较窄,仅容一辆车通行。所以我们此段时间都不敢做声。直到车子到了宽阔的场地,我才松了一口气。此间,也亲身体会到山区行车的艰难与危险。从而也感受到山区人民的艰辛与困苦,再次感悟到平原人民的幸福与快乐。

下了车,随团导游说:“你们先歇会儿,我去请个当地导游,为你们带路、讲解。”休息了片刻,当地导游就来了。我们跟随导游沿着石砌台阶下山,曲曲折折,拐了几道弯儿,来到了早已目睹到的木制水车和“瀑布”跟前。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是令我疑惑而又惊讶的牌子,大致意思是:免费拍照。我把早已跑到前面的儿子叫住,告诉他,下来拍张照片。儿子刚下来,还没有挨上拍照,导游就在前面喊起来了:“济宁的朋友,请跟上,不要掉队。”儿子最怕掉队了,听见喊声就赶快催促我追上去。我只好随从。

我们走进了天然地下溶洞,儿子惊叫起来:“好大得洞啊!”确实挺大的,也很凉爽,因为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可以随处看到地面上的小水窠。这里应该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我们排好队伍走进检票口,跟随导游参观了天然地下溶洞。在这里,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钟乳石。他们形状不一,有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柱形的,片状的,锥形的;透明的,半透明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真好看!妈妈,赶快拍下来!”这些钟乳石分布各异: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有的林海林立,有的层峦叠嶂;有的是孤家寡人;有的是成群分布。头顶钟乳石,脚踩人工水泥路和人造石堆交叉铺设的路面,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再加上十六七度的温度,十分舒畅。说起石堆,儿子还很有兴趣,每到一处石堆,他就情不自禁地数起来,多的.一段路,竟达59个。为了不让游览者感单调乏味到,这些石堆的形状也有变化: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就是它们,吸引着游客不停地惊讶、赞叹、驻足欣赏,拍照。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溶洞漂流。

漂流滑道大都是人工砌成的水泥槽,大概是为了游客的安全着想吧。我们娘俩坐上皮筏艇,刚开始水流还是比较缓慢的,渐渐的,水速越来越快。当滑到一个拐弯处,我感觉到灯光一闪。因为水流很急,也没去多想。我们在忽而明,忽而暗的溶洞里,蜿蜒前行。在即将到达出口时,皮筏艇颠簸得越来越厉害。我提醒儿子抓紧些,并且为了孩子的安全,我用两腿紧紧夹住孩子的腰。这时的水不时的溅到我们身上,也引得儿子不时地“哇,哇”赞叹着。我的心情很复杂,感到很刺激、开心、对儿子的关心,但更多的是担心,时刻警惕着。溶洞出口一段是人工砌成的,一小段一个阶梯,大约50米,随着激流就滑下来了。

下了皮筏艇,我看到有取像的,于是就凑到跟前,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后转身看了我们娘俩一眼,哇,还挺有眼力的,一下子就打开了。问我们要吗?我说:“要啊!”“交15元钱。”同时我也看到了桌子上的红牌子:“取照片十五元”。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免费拍照”的含义,也明白了拐弯处灯光为什么一闪的原因了。

取了照片,我和儿子随着团队中的部分人继续上山,山上有个不算很小的,但也说不上豪华的超市,不过里面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因为山顶上东西一向都很昂贵,所以迈进超市的门槛,接着又退了出来。另外儿子对其也无兴趣,连进也没进。我们又随着人群继续向西走,看到了看起来比较诱人的滑草场,里面的草是碧绿色的,看起来像春草一样鲜嫩短小,非常整齐。本想去体验一下,可是没人前去,我们也只好作罢。接着便来到了一条出口的购物街,东西不算很贵,但缺乏特色。终于我发现了自己想买的特产了:煎饼和高粱饴。3元一袋的小麦煎饼(从卖煎饼妇女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小麦对他们来说,是稀罕难得的,从来时的路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在梯田上大多种植的是毛芋头、地瓜、花生。很少有种小麦作物的,因为是山地,所以即使种上,收成也不好。麦穗头很小,加上今年大旱,麦穗头更是小得可怜。在车上我们看到了路旁有很多田地的作物“干枯”了,都发出了感叹,替这里的百姓难过。可后来我们从高速上下来,行驶在山间的柏油路上时,我们看到了真相:所谓干枯的不是庄稼而是遮挡作物的杨树枝,怕毒辣辣的阳光晒伤了嫩苗。我5元买了两盒高粱饴,担心不好吃,没敢多买。这是我看了看团队的人,他们都走了。此时我慌了,赶快告诉儿子,“没人了!”儿子一听,急忙向周围扫视了一眼,看到团队的人已走了很远了,所以没等走到街头,我儿子就抄近路跟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