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我家乡的桥记叙文800字)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我家乡的桥记叙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6-29 22:54:44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我家乡的桥记叙文800字)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一】

梁桥是我国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桥,古时叫作平桥,它的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价格低,修建容易,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它的种类繁多,有版梁、平梁、竹平梁、钢架梁、空心版梁、石梁、系桥闸结合式梁桥和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

八字桥位于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始建于南宋嘉泰以前,宝佑四年(1256重建。主孔桥下第五根石柱上正书题字云:“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为我国现存最古城市桥梁。主桥为单孔石梁桥,桥东端沿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净宽3.2米。桥处于三街三河交错处,结构特殊。专家谓为“古代立交桥”。

三接桥又名三脚桥。位于绍兴县坡塘乡栖凫村丁字交叉河道上。桥同时跨三段河道,为一桥代替三座桥的特殊梁桥。净跨4米、2.5米、2×3米,均采用3块并列的石板桥面。

舆龙桥位于绍兴县袍谷洋江,为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桥由5孔天佑桥(4.30米,5.25米,7.75米,6.40米,5.12米)和3孔舆龙桥(4.80米,5.40米,5.15米)组成。天佑桥长28.2米,使河堤与东岸接;舆龙桥长5.35米,使河堤与西岸接。两桥之间用较矮四孔石梁桥相连。全长99.29米,宽2.20米,主桥桥墩宽0.80米。

以上这三座桥皆属于石梁桥,且都是古代建造的桥,具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梁桥代表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快发展,现在我国已能自行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二】

桥有着美好的赞誉,悠久的历史,还有实用的价值。

在诗人眼中,桥更有着独特的风韵。杜甫所描绘的桥是“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为我们展现的桥则是“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苏轼喜爱的则是“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欧阳修留恋的桥是“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一句句,一篇篇,将桥的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初,人们将一根木头架在河的两边,这就是最早的桥——独木桥。随着历史的变迁,聪明的劳动人民发现用石头砌成的石拱桥坚固、美观,于是,很多石拱桥就诞生了。我国河北省的赵州桥就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单孔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它像一弯新月浮出水面,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重压和风化腐蚀等考验,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这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57年人们又在长江上建起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它全长1670米,有8个桥墩,分上层公路桥和下层火车桥。从此,武汉三镇联成一体,形成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立通格局,成为江城武汉的一道壮丽景观。

随着时间的演变,时代的进步,城市的车辆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交通矛盾,人们在城市的上空用钢筋混凝土建起了多层的立交桥。纵横交错的桥面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它们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行驶,极大地节约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桥,是沟通两岸的媒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座座桥背后,更是凝结了桥梁设计者们的智慧结晶!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三】

我喜欢倚在这座桥的栏杆上,抚撑着它饶有岁月的扶手远眺、沉思。它就像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伴着我成长。

4岁的那个春天,妈妈牵着我的小手来到桥下。“妈妈,湖的上面是条长龙吗?”我好奇地指着桥。“腾,那是彩虹桥,桥上风景可美了!”于是,我挣脱妈妈的手飞奔上去。不料,我摔倒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哼哼着等待妈妈的救援。“宝宝最勇敢,自己爬起来,你就可以看到桥上很美的风景啦!”我撅起小屁股,一蹬腿,摇摇摆摆向桥上跑去。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我在桥上咿咿呀呀唱起了儿歌。

10岁的初夏,那晚,星空璀璨,虫鸣蛙歌。我和妈妈又一次散步来到桥上。站在桥上,任凉爽的风碰触我那颗膨胀的心,球队打进无锡市,钢琴得奖,三好学生……陆续而来的成绩让我不再谦逊,把自己装得满满的,眼里没有了对手。我俯视桥下的夜景,一切都觉得那么渺小,大地踩在我脚下,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飘飘欲仙,似乎伸手可以摘到星星。而妈妈却没有与我一起欣赏桥下的美景,她指着左前方的江阴长江大桥:“腾,看到那座桥了吗?”我不由得瞪大了双眼:“哇,好壮观的桥!”矗立的桥墩与蓝天对接,长长的桥面伸向天边,在彩灯的映照下,格外雄伟威武。我恍然所悟,人外有人,桥外有桥。脚下的桥让我看到了通向远方的长江大桥!

现在的我,渐渐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对她的叮嘱心生厌恶。那次妈妈没完没了的啰嗦使我摔门而出,不知不觉又来到桥上。我叩击着栏杆,抬头仰望星空,星光闪耀却始终依偎在蓝天的怀抱;这座小桥给了游客多少风景仍默默架在空中。我的心渐渐平静,妈妈就是我生命中的一座桥,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又把我引进五彩的世界。不管我多大,妈妈始终关爱我,而我怎么可以这般对她呢?

此时,桥的那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腾儿,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夜深了,别着凉了,快回去吧!”一股暖流瞬间从心底涌起,这座桥,又一次将我与母亲的心紧紧相连。我顺从地挽起了母亲的手慢慢地走下桥……

(点评:小作者以“4岁的我”“10岁的我”“现在的我”和妈妈来到桥上的交流为线索组织全文。三个画面中又巧妙地穿插了妈妈对我成长的引领:懂得勇敢,学会谦逊,体悟母爱,景情交融、由浅入深、最后升华主旨。此时的桥不再是一座现实中的桥,“这座桥,又一次将我与母亲的心紧紧相连。”它已成了联系母子之间心灵的桥值得深思。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四】

“摇啊摇,摇啊摇,摇过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记得小时侯,外婆总是抱着我,唱着不知名的歌谣,坐在村里唯一的桥上,眯着眼睛,晒着暖暖的太阳,听着潺潺的水声……

时间就像桥的那一端一样,慢慢延长,直至悄然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在那慢慢的延伸过程中,我也慢慢地长大了。

记得那个五岁时的我,因为想爸爸妈妈,趁着暮色的掩护,悄悄地溜出了家门。走到桥上时,天完全黑了。在这荒山野岭的地儿,衣裳单薄的我只能无奈地抱住桥,以汲取一点点的温暖。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桥上,委屈的泪瞬间倾城而下,冰冷的泪就这么挂在脸上,硬生生的疼。后来哭累的`我就这么缩在那儿,靠着在月光下安静的桥,睡着了。第二天,外婆找到了我,紧紧地抱着我。看着外婆疲惫的脸,我知道外婆肯定整夜没睡,鼻子一酸,又开始掉“豆豆”了。桥还是那么平静安详,但我知道,它看着想妈妈的我,看着想我又想妈妈的外婆时,一定笑了,它为世间至高无上的亲情而甜蜜地笑了。

等到我六岁时,一辆豪华的轿车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从车上走下两个衣着光鲜,气质优雅的男女。外婆紧紧地抓着我的手,高兴的脸上的皱纹变成了一朵好看的菊花。“婷,快叫爸爸妈妈!”当我喊出陌生的字眼时,我能看见那对男女的兴奋。之后,我被那辆车带走了,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只记得外婆在桥的那端朝我挥手,眼里有潮湿的温柔。我清楚地知道桥笑了,它为我身上承载了众多的爱而幸福地笑了。

梦中的桥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东西,不仅是亲情,不仅是友情,它还承载了我童年的梦啊!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五】

桥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建筑他能把相隔两地的地区充分联系起来,能把两地的风土人情联系起来,十分奇特。我很想去看各种各类的桥梁。

中国又一个十分有名的桥-------赵州桥。中国第一个具有拱桥设计理念的桥梁,是桥梁之祖。第一次见到赵州桥的时候十分震惊,它具有十分优美的弧形,跨立在赵州河上历经几千年不倒,桥墩上的狮子和其他的一些雕像十分栩栩如生,神态自若,赵州桥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不倒确实是十分如山,看桥不得不看赵州桥。中国还有一个十分有名的桥,卢沟桥,这座包含历史沧桑的桥,虽然它已经破损但是是中华儿女不能忘掉的历史。日本侵略中国全面铺开就是通过发动卢沟桥事变来的,所以我们要去看这座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积极读书努力学习,培养一颗爱国的心。

张家界的玻璃栈桥是富含现代特色的桥,它全程由玻璃铺成。站在几千米的高空,从脚下看世界,不禁让人胆战心惊,但也因此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这种现代气息的桥更多是传达有种文明的进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的桥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味,我要努力学习然后有机会去国外看看他们的桥!

桥记叙文作文800字左右【六】

成都有许多有名的桥,比如九眼桥、平安桥、洗面桥……其中,我最喜欢送仙桥。

送仙桥位于青羊宫旁边的摸底河之上。传说,每当人间的佳节来临时,神仙会下凡来到热闹的街市。有人在迎仙桥看见何仙姑微露笑容,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有人在遇仙桥碰见骑驴的张果老和吕洞宾在观赏精美的蜀绣竹编;小孩子就在猜想:那些技艺高超的捏面人、卖糖画的手艺人,会不会就是下凡的神仙呢?时辰到了,神仙们离去时,站在亘古不变的送仙桥头。因此,得名“送仙桥”。

送仙桥造型独特,笔直一条线,从桥东到桥西。桥下还有四个孔,可让船自由通行。送仙桥的桥墩上有六只石狮子,它们神态不同、气势威武,似乎保护着过路的行人。送仙桥东有青羊宫、琴台路、百花潭公园,桥西有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四川博物院,桥南有武侯祠,它既是一座交通枢纽,又像一条玉带,把一处处名胜古迹连接起来,让人们可以去到许多地方。

送仙桥旁,还有一座送仙桥艺术城。这座艺术城蕴含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挑选价格不菲的明清瓷器,也可以用几块钱、几十块钱买一些喜欢的小工艺品。一串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一只散发乡土气息的竹编工艺品,都会给你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我也曾在艺术城刻过印章,裱过几幅自己画的国画。20xx年5.、12大地震后,我曾到南京市南昌路小学借读,这些国画还送给了我远在南京的老师、同学呢!

走进送仙桥,恍如走进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令人流连忘返、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