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英雄人物给了我力量的作文600字)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英雄人物给了我力量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3 23:36:18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英雄人物给了我力量的作文600字)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一】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就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就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就是希望小学还就是敬老院,或就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就是工资,可就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就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就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就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就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就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二】

有一种爱,一辈子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辈子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辈子去铭记,那就是母亲!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母亲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亲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亲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三】

人生中总在说话,但是总有那么一句话,让人温暖,暖到心窝。对人有用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深受感动,甚至豁然开朗;由于一句话而改变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胜数。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落下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坐在教室的我心里有些忐忑,已经是最后一节课了,不知道妈妈有没有来接我,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了,心突然紧张了起来,快下课了啊。如果不是我任性的不听妈妈的话没有带伞现在也不会这么担心回不去了。早上的天气明明很好哪有一点要下雨的样子啊,可是就这么巧。听着雨声不由得“诽谤”起了这变化莫测的天气。终于在纠结中,下课铃响了。再看外面的雨,哪有一点要停的.样子啊?没办法了,叹口气,收拾着手里的东西。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陆陆续续的出了教室,我的内心也开始挣扎,到底是去呢,还是不去啊?看这情况,去的话就变“落汤鸡”了,要不去的话……怎么可能?算了算了,反正家是一定要回的。背上已经整理好的书包,一步步的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学校门口,听大雨着冲刷地面发出‘哗哗-’的声音,终于下了决心,闭了眼猛地冲了出去,哎?雨没有淋到我耶,难道我有超能力?当抬头看到头顶的雨伞时我才恍然大悟,事实证明我的确是想多了,不过这把雨伞还不是一般的眼熟,好像……就是妈妈早上准备让我带着的伞,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去,果然,妈妈就站在我身后,由于身高有限,我只好仰头注视妈妈。

一把不大的雨伞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天”,可是妈妈的肩头怎么是湿的?难道这雨伞漏雨了?想到这我不禁有些鄙视我自己,漏了的雨伞?妈妈怎么会拿漏雨的伞啊?只见妈妈把大部分的伞撑到我这边,而她却有一部分受到雨的“侵扰”,我不忍心看着妈妈淋雨,所以出声阻止:”妈,雨淋不到我的,你看你都被淋湿了,生病怎么办?”“放心吧,妈妈没事,没淋到你就好,走,我们回家。”妈妈面带慈祥的微笑对我说着,然后拉起我的手,妈妈的手很暖很暖,妈妈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温暖的感觉充斥着全身的神经,但是手心里的温度却远远不只心里的温暖。从那时起我就对雨天“情有独钟”了,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下雨天,我习惯了身边不带伞,多希望妈妈能在我需要伞的时候来给我送伞啊,可是在多种原因的情况下,妈妈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样了,毕竟我再也不是那时的我,而且,没有伞我照样可以想办法回家。可惜的是,无论怎么做都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更没有人拉着我的手和我说“我们回家。”

请牢记,滴水可以穿石,掌心可以化雪,一句话也拥有无穷大的力量。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四】

20xx年2月8日晚上,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有很多:有义无反顾地3次冲入火场救人的王峰;有扎根深山36年的最美女教师支月英;有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骨科医生梁益建;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大国工匠李万君。

他从1987年19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焊接,虽然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用30年的时间,用手上的焊枪证明了自己的坚守,从普通的焊接工人变成了焊接大师。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进程中,李万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蜕变。

他眼里的焊接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功夫。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地大小、电压的高低。他不仅自己技术高超,他培养的徒弟也本领惊人。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李万君还陆续撰写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焊接艺术化标准》等册子,把自己严谨的质量追求,变成了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他在节目中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的技能和荣誉是企业、是党给的,尤其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干出个样来”,这就是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的坚守,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坚守,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需要这样的榜样。

我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要学习李师傅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英雄让我感动作文600字【五】

一位年轻的母亲,有一个五岁女儿。一天下午,母亲在阳台上洗衣服,女儿开了门下楼去和小朋友玩耍。阳台上的母亲直起腰对着头也不回的女儿说了声“小心一点”,又继续她的工作。

女儿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他们开心的尖叫声和嬉闹声让母亲觉得今天的阳光特别灿烂。母亲哼着歌儿洗完衣服,又去厨房准备晚饭。

母亲听着女儿偶尔发出的一声笑声或者尖叫声,心里觉得异常踏实。待母亲哼着歌儿做完饭,再愉快地走到阳台上对着下面喊女儿的名字时,却发现整个院落都空荡荡的。

母亲心里不禁紧了一下,她喊女儿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母亲换上鞋,迅速跑下楼,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应该是跑着找了一圈。但是,女儿那熟悉的身影和声音好像突然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

母亲跑向大门,她想:女儿一定跑到外面去了!一不留神,踩上一块石头,母亲仿佛听到了骨头错位的声音。一股钻心的疼向她袭来,母亲哼了一声,蹲在地上,脱下高跟鞋提在手上,咬紧牙关,又向前跑去。

这时候,我碰巧从外面回来。这位母亲带着哭腔急急地问我,是否看见她的孩子了?我摇摇头,看见她衣衫不整的样子,我也急忙和她一起去找寻她的女儿。

一会儿,有个小孩跑来说,她女儿刚从楼上下来呢,他们依然在玩捉迷藏。这位母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人也像虚脱了一般,一拐一瘸的往回走。

我站在楼下,看见她轻轻地牵过女儿的手,艰难地上楼,慢慢地开门进去。直到听见响亮的关门声,我才回过神来,一转头,一大滴泪从眼眶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