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潮汕的文化习俗作文)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潮汕的文化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20 03:01:54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潮汕的文化习俗作文)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一】

可爱的饺子

我国北方地区在过新年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而南方有吃年糕汤圆的习惯,表示团团圆圆,生活步步高。

乘着放假,我们也来包包饺子,品尝这更岁交子。

早上,我和妈妈来到小菜场,采购了饺子皮、香菇、胡萝卜、鸭蛋、猪肉这些原料,回到家先准备馅子。

我给妈妈做助手。

我们先把猪肉打成肉沫,香菇切成小颗粒,胡萝卜刨成蒜泥样子,再把它们倒在一起,放上酱油、盐、味精等调料,最后打上一个蛋。

我觉得奇怪,妈妈边搅拌馅子边说下锅煮的时候万一饺子皮破了蛋有凝固作用,馅子不容易散。

哦,我恍然大悟,看来什么事情都有学问啊!

摆好盘子,上面放好纱布,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皮子开始包起来。

照着妈妈说的先把中间的边压紧,再把两边往中间一捏,啊,馅子不听话地漏了出来,没办法,只好把这烂摊子交给妈妈补救。

重新拿起一只,我少取了些馅子摆放在皮子中央,对折,小心翼翼地这里一捏,那里一压,哈哈,总算裹好了,可放到盘子里它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站不稳。

妈妈说:“不错,不错,进步真大。”我听了,心里像喝了蜜似的,就包得更起劲了。

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包得象样。

一个比一个站得稳。

到后来,我还包出了金元宝形状的,小包子形状的,甚至皇冠形状的呢,哈哈,那可是我的发明哦。

要煮饺子了,妈妈让我自己来。

我先把火打着,锅里放上一些水,等水煮开了,饺子就可以下锅了。

再等水滚了就浇冷水,这样反复浇三次,等饺子浮上来,就可以品尝了。

不多久,白白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滚,可爱极了。

我高兴得叫起来:“好吃喽,好吃喽!”一口咬下去,啊,又香又鲜,味道好极了。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汕头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许多商店开始举办促销活动,商店上市各种年货,例如:年画,春联,电器等。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房屋,清理废旧物品和购买足够的年货,还要准备除夕夜吃的潮汕菜,如卤鹅,牛肉丸和新鲜的鱼,购买寓意吉祥的花朵,如:桔,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一帆风顺”,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发财树”,象征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除夕那天一大早,大人们把地板擦得闪闪发光,然后开始祭拜逝世的先人。

下午的时候,小孩子们会洗头洗澡,然后穿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会准备团圆饭,也有些人会外出就餐。

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在一起“围炉”,除夕夜饭菜十分丰盛,满屋子的温馨。吃完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大人们会发信息,打电话与朋友拜年。看完春晚,大人们会给长辈,小孩子发压岁钱。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的厅中的大桌子上摆放着红盘,里面盛满大吉,青橄榄已经各种各样的糖果。吃完早餐后,大人携带着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主人请客人吃大吉,糖果和喝功夫茶,客人增上大吉祝贺主人大吉大利,主人也要回赠,意在回敬美好祝福,夜晚人们会逛街或是待在家里。

正月初二至初六,人们会和朋友聚会,逛街。到了正月初七,有人会吃“七样羹”,寓意“新春发大财,久合各人”的吉祥彩语。也有句话叫“七样羹,愈吃愈后生;大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愈青春”。到了正月十五,人们会买花灯,游花灯,还会成群结队观看游行队伍。正月十六的时候,潮汕的春节也就结束了。

潮汕地区的春节热闹非凡,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看烟花,更爱看美好的春节!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三】

我们一生中有多少个第一次呀!比如说:第一次竞选 、第一次做饭你有过令你难忘的第一次吗你们肯定都有,我也有令我难忘的第一次。那就是第一次给妈妈过节。

记得,那是一次“三。八”妇女节的头一天。我想:平时妈妈总是给我过节,这回我也想给妈妈过节。平时过节总是妈妈给我买礼物,这回我也要送妈妈一份礼物。我坐在书桌前想买什么好呢?我东想想,西想想没有想到送什么好。可是又不能去问妈妈,因为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于是,我继续愁眉苦脸地坐在书桌前。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我没有在意,爸爸看我愁眉苦脸地样子,便对我说:“你有什么题目不会做吗?”我说:“不是的,是我想给妈妈买礼物。”爸爸听了,给我出了一个点子,你可以买一枝花和一张祝福的卡片送给她,你妈妈肯定会喜欢的。我脸上马上展开了笑容。第二天下午,我休息,爸爸却不休息,我非常着急得等爸爸下班,终于把爸爸等回来了。我们悄悄地出了门。在路上我提心吊胆,怕被人发现告诉妈妈。终于来到了文具店买卡片,各种各样的卡片展示在我们面前,我在里面选中了一张。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花店,花店里的花更是艳丽动人,花店老板给我推荐说:“买康乃馨表示:幸福、纯结。”听了那人的介绍,我买了一枝。高高兴兴地拿回家送给了妈妈,她又惊又喜,高兴地说不出话来。

那一天,妈妈很快乐,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给妈妈过节。以后只要是妈妈过节,我都会送礼物她,让妈妈过好每一个节日。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四】

春节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

不经意间。

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

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

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的小镇上。

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

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的人们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动着。

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

“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

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说书和皮影戏。

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的将古典名着给你娓娓道来。

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

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的。

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的一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

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

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

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

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

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

“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

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

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从那桥的.小道的开端一路走过穿梭在丛

林的小屋中间,打着自制的小灯笼,走过一家,一个接着一个的道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那么这一家便会拿来大袋的糖果,依次发给每个小孩,顿时,他们脸上就洋溢着像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笑容。

偶尔,坐进去,女主人便会拿出自己家里的果盘请不知名的小客人吃。

泡茶,极尽地主之宜的热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财神们。

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闹着,笑着,幸福的声响一直延续到午饭。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

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

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五】

按潮汕当地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之时,每个人都要去庙会拜神,让神明上天,祈求神明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腊月二十四过后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很忙。大人们不但要进行大扫除,还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也很忙,必须把鞭炮、新衣服、新玩具……都准备好,好在过年时玩个痛快。

一年一度的除夕终于到了。大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贡品,留着下午祭拜祖公。家家户户的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午饭过后,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象征着新的一年里自己吉祥如意。在除夕这天,一般在中午2点多,就得去祭拜祖公。从小到大的顺序祭拜祖公,祈求祖公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拜完祖公后,再过几个小时,便要吃团圆饭了。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到除夕这天,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五花肉,象征着丰衣足食;有菜,象征着财运滚滚;有甜品,象征着甜甜蜜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后,爷爷奶奶就要给小辈发红包,象征着小孩子岁岁平安;作为儿女的也要给父母发红包,象征着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发完红包后,就要开始放鞭炮了。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象征着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摆放大吉,象征着大吉大利。这一天,人人都要说吉利的话,大人也不能随便打骂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每个人都要在午前到别人家拜年,代表自己对别人的尊敬。这一天不能扫地,如果扫了地,就象征着把自家的财气都扫掉了。这一天不仅不能扫地,也不能洗头,如果洗了头,就象征着把自己的福气都洗掉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孩子们提着一个个精致的灯笼逛庙会。这一天不但要逛庙会,还要吃汤圆。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这一天还有一个活动,便是猜灯谜,多数人都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彩上供人猜。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潮汕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大人都去上班了,小孩也要去上学了。在这里,我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六】

感恩节那天,小镇上成千上万人都来到了小镇的中心,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在山下的城市里购物,傍晚回来的时候,刚好赶上这个庆祝活动。

正街的中心,一群青年男女在跳舞,他们穿着便装(大多是短衫),没有化妆,在那里卖力地热舞着,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穿着棉衣还难于抵御冷气的侵入,他们却是跳得头上散发热气,围在周围看舞的人们为他们叫好,吹口哨。街边上有几十处地方摆有糖果,每处地方都有两三个人在那里分发糖果。糖果是发给小孩子的,每次只能发一颗,大人们抱着小孩或者牵着小孩一处一处排队去领糖果,脸上洋溢着笑意,等到领完所有的糖果,小孩的手里也就有了一小桶。这值不了几个钱啊,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自始至终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要感受喜庆的节日气氛啊。

感恩节一过,圣诞节就快要来了。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的日子里,各个超市就开始张罗过节的礼品,最显眼的就是圣诞树,有真正的活树,也有人工做的树,它们都装点得漂漂亮亮摆在那里。

圣诞节快要来的一个星期前,有个中国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说明天早上小镇上的老年活动中心有一个活动,就是在圣诞树前和圣诞老人照相,然后在那里吃一顿免费的早餐。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人开车去了老年活动中心。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到那里了,有中国人,更多的是美国人,大家在室内排着队,等待着和圣诞老人照相。外面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我们脱下棉衣,从从容容地照了相,吃了早餐。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大厅,里面有几十张圆桌,早餐的内容也很丰富,还有饮料咖啡供应。人们吃完饭收拾好餐后的`垃圾就离开了这里。我在想,我们中国三国时代的张鲁是不是到了这里呢?

12月22日那天晚上,小镇的教堂有一个华人圣诞节庆祝活动,备了免费晚餐。那天也是大雪皑皑,我们开车上路的时候,雪还在一个劲地下。聚餐的地方是一个室内篮球场,里面摆了13 张巨型圆桌,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坐满了10桌客人,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人,坐满了全部的桌子。这里开的是自助餐,十几个菜肴,有荤有素,什么龙虾啦、猪肉丸子啦、鸡翅啦,也是应有俱有。吃完饭,也是自己收拾餐后垃圾,收拣好餐桌和椅子,然后我们离开了餐厅,来到了教堂边上的一个小演出室,参加庆祝活动。这里的华人也是多才多艺,节目是他们自己组织的。乐器手、灯光师、主持人一应俱全。第一个节目是幼儿表演,大的六七岁,小的二三岁,用英语唱圣诞赞歌。完了之后,主持人叫新面孔介绍自己,于是就有十几个青年男女从座位上站起来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来自中国的哪个省市,在那里读的博士。接下来就是一队中学生合唱队登台表演,也是用英语唱歌。听完这支歌后,我们就离开了。

真正的圣诞节那天,我们是在芝加哥度过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坐飞机从美国的南部飞到了美国的北部,来到了芝加哥十一弟家里做客,便在这里过了圣诞节。2014年元旦节,我们是在飞机上过节的,这一天,一家人全在回家的旅途中。

潮汕人过节的习俗作文【七】

今天是除夕,穿上新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大家容光焕发,屋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还未正式来临,到处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着车说说笑笑来到饭馆吃团圆饭。到了饭馆,亲戚全都到齐: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有趣的是,大家并不按一家子一家子地坐,爸爸和伯伯叔叔们坐一块,谈事业,说股市;妈妈与婶婶们坐一处,唠家常,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小孩们一并坐,则说说笑笑,讨论有趣的新鲜事儿。吃饭时,小孩子们即使不跟大人们一样喝酒,也要以饮料代酒向长辈敬酒,尤其是爷爷奶奶,这便是拜年的必要礼节。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一声比一声甜。

吃完饭回到家,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糖果,品着功夫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孩子们都可以破例12点过后才睡觉,这叫“守岁”,于是个个活蹦乱跳,欣喜若狂!

零时降至,新年的钟声将被敲响,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祭拜神佛的活,陪着孩子一起倒计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新的一年就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诞生了!

初一到初四,人们开始互相拜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声声祝福不绝于耳。接下来有的全家外出旅游,有的一起聚餐,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