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书信形式的作文420字)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书信形式的作文420字)

更新时间:2023-05-02 01:50:40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书信形式的作文420字)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一】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点亮小桔灯》作者金波,是金波爷爷80岁的时候写给小读者的。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例如:摘抄《蓝喜鹊》中,“秋风像一把梳子,一夜工夫,满树的叶子都被梳掉了,那些书显得瘦了许多”。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二】

人生不如意有八九,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闷,我骑上了那匹与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游山玩水,也见过不少的灵山秀水,但是我惆怅寂寥的心情并未有多少改变,我眼中见到的是破败、凄惨,黄昏的时候,我与老马来到了一个垂垂老已的大树下。遥想当年,它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条粗粗的藤挂在它身上,已经枯萎了,当初,藤靠着树成长得是多么迅速啊,攀援地多么高,树也因为有了藤的缠绕而美丽异常,可是今天当树老去的时候,这藤也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枯了。在这气沉沉的环境中,唯有黄昏归宿的乌鸦的叫声显出一点生机,但是单调难听。

告别老树、枯藤、昏鸦,我骑马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一座小桥旁,河中的水哗哗地向前流去,声音是那样的动听,仿佛在唱一首美妙的歌,看到小桥,听到流水,我心有种淡淡的释然,更何况小桥不远处有户人家呢,在这蒙蒙的黄昏中,正从那户人家冒出袅袅的炊烟,我想这户人家今晚一定是幸福温暖的,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享受这宁静的夜晚,那是多么温馨啊,但是,温暖、幸福、温馨是他们的,那么,我的又在哪呢?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冷一次次向我袭来,我只能牵着我那匹老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边,一轮如的红日正在慢慢西坠,半边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绚丽。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只能发出感叹:断肠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远方。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三】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四】

夕阳西下,残日有气无力地挂在枝头,逐渐压弯了树枝,惊得栖于枝头的野鸦扑棱棱地啼叫着飞起。徒留枯藤一圈又一圈地缠绕出更浓重的秋意、更伤神的寂寞??远处,一弯小桥横越过一条小溪,溪水潺潺地流向那到不了的远方——几处冒着炊烟的人家。那米饭的甜香顺着小溪,顺着瑟瑟的西风覆盖过来,恍如隔世。记忆中的那片田舍也在这香味的氤氲下蒸腾出一个模糊的影子,那般恬静,那般闲适。那回不去的地方便是家乡!家乡,一个多么温馨的词?

瘦马早已磨损的马掌敲击着悠悠古道,发出极为刺耳的嗒嗒声,无情地践踏着我的梦,那个因日久漂泊却愈渐浓烈的家乡梦,那片田舍,那亩农田??而如今,孤身漂泊,前无目标,后无归期。天下之大,何为吾家?

西方,残日宛若咬破了朱唇,溅下殷殷迹一寸一寸地印涨着那方宣纸,一如现实惨淡的夕阳残忍地洞穿我的梦乡。我依旧无奈地挪动着脚步,“走”已成为潜意识里一个默认符号式命令。但,除了继续前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阵阵蹄声,一声声轻叹。我走过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三伏酷暑,荫浓绿盛;雁去凉秋,萧索肃;三九严寒,皑皑苍凉??走过岁月的年轮,走过世事的浮沉,踏着那不变的乡愁,叹着那依旧的秋思,泯灭在历史的深处??

写信形式的作文400字【五】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渴望有不平凡的生活,希望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有所不同,其实在实质上,我觉得他们是想借此炫耀他们的特殊,已达到心灵饱满的目的。但是,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在这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绝大部分人的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恬静淡雅。

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后,深刻的了解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书中描述了一代代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克服苦难,坚强生活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它描绘了一幅幅生活的景象,有贫穷与富有,有悲欢离合,有苦难,但是也有迎着苦难往上爬的奋斗与拼搏,看尽世间百态,物换星移。

书中有个让我敬佩的人物--孙少平,他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的人,在苦难面前,孙少平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奋斗,他有着钢铁一般的精神,在每一次的胜利之后,我们都能到他那份难得的喜悦。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遭受挫折与失败,这在孙少平的理解中是为“苦难的学说”,我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往往一部分人会怨天尤人,抒发自己的不满,但是孙少平不会这样,他会逆流而上,过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生活。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真的是这样的,在《国富论》中也曾谈到过劳动,只有劳动了才会有收入,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这有从侧面教育我们要有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

路遥对农村的深刻理解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了解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他让我们更加明白农民们的付出与艰辛,让我们看到了农民们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