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溱潼古镇作文500字)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溱潼古镇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3 05:23:33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溱潼古镇作文500字)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一】

首先我们参观了科普馆,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那几百根长木条组成的造型最吸引人,有人说那是黑洞,有人说那是天眼,让我说呀,那是时间隧道的入口。

下午,我们去了农业生态园,那里简直是一个绿色的王国。一进门,我就闻到一阵香蕉味,循着香气四处寻找,不久我就发现了一种叫“百香果”的神奇品种。一旁的展板上介绍说,这种水果可以散发出草莓、葡萄、菠萝、橘子、橙子、柠檬等十一种水果的香味儿。不过,遗憾的是,它现在还没有结果。

刚才的香蕉味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好奇的我继续探查。在一棵树下,香蕉的浓香拦住了我的去路。仰望树上的花朵,我狠狠地嗅了几下鼻子,的.确,那就是香气的源头,真是不可思议啊!

春天还感召来了蝴蝶、蜜蜂,它们都飞临此地,忙着在花间传播花粉呢。

园子里,五谷杂粮拼成的金龙、彩凤,左右横跨,别有情趣;蔬菜水果拼成的京剧脸谱,绿叶相伴,异常醒目。一个同学拽我到一个叫“无声洞”的假山里面。洞穴的外面有一小池,池上有好多的基石,可以从上面踏往对岸,就像踩梅花桩一样。我们呼朋引伴,排队玩了好几回。没想到,生态园里还有这等好去处!

在宝莲灯藤下合完影,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这次溱潼之行,我们不光是游山玩水,更收获了大自然的美,美的瓜果,美的蔬菜,美的生活。小伙伴们,你们也快来吧!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二】

毕业前,我把旧书拿出来整理,看到一本本装订好的学习单,从字迹中,我看到自己六年来的变化,感觉是那么模糊,又好像似曾相识,让我不知不觉的跌进了记亿的深渊。

因为妈妈的关系,刚入学的我,对学校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样子像极了木头人,下课时间就做在教室,哪里也不敢去。二年级的我已经知道下课先去上厕所,在去荡秋千,但是偶而会玩到四下无人,才知道要回教室。

三年级是加入武术队的第二年,在懵懂的情况,参加几次比赛和表演都得到大家的肯定,更提升了我对武术的热爱。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同学的妈妈很会做点心,所以我学到很多制作点心的方法,也品尝到“铜锣烧”、“姜饼屋”的美味等等,至今心中还浮现一道道香喷喷的甜点,让我不禁想流口水。

分班后的五年级是再次面临另一种心情的开始,因为这时的我们好像长大的更多,已经是学校的高年级。印象最深刻的是运动会的大队接力,在我们同心协力的合作 下,打进了强敌环伺的绝赛,最后夺得冠军。升上六年级后,我也成熟了不少,已经懂得做读书计划的重要性,凡事都能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近刚结束的园游会,是六年来最后一次,也是最精采的活动。那一天,大家在叫卖声、欢笑声及喧哗声,让心中的情绪“HIGH”到最高点。

六年即将过去了,虽然心里有百般不舍,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适应新的环境,也学到了如何过团体生活,更知道如何关心週遭的人事物,也能适时的原谅别人。最后我将带着六年的“学习财富”及满满的祝福,展翅高飞。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三】

“我们今天要去秋游啦!”我们作文班今天要去秋游。我们上了车,一路开心极了!下了车,我们来到了溱潼古镇。

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口枯井,我看见一个同学把脸伸进了古井里,好像要把整个脸投进水里,我们哈哈大笑!接着,就看到了一座古宅,里面有一个密道,进了密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古代服装和古代家具。我们还看见了一棵特别大的老槐树,它已经1100多岁了,它的根很奇特,像一个小孩,把屁股抬得高高的,让妈妈打呢!它还很聪明呢,它的树枝是顺着墙生长的,这样人家就不会伤害它了。他主干的洞很多,像是一个小嘴巴要和我们说话呢,真像个老顽童。

玩完溱潼古镇,我们又来到了湿地公园。我们看见了麋鹿,人类称它为“四不像”,因为它面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有部电视剧叫《封神榜》,里面有个姜子牙,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四不像。这时,我看见了它们有的在装睡觉,好像在说:“我就不理你们这些‘不速之客’,你们给我走开,别到我这边来。”有的在决斗,好像在说:“你们快来帮我们当个裁判吧。”还有的在洗澡,好像在说:“等我把身上弄干净了再看我。”

我今天高兴极了!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四】

短短的初中三年的时光已如风般悄然逝去,而那些青春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每当独自一人时,眼前总会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出曾经的一幕幕,或是某一次运动会,或是一次小小的争吵,或是一次和老师的短短谈话,亦或只是一次的简简单单的几句调侃...

在初中,我们的班几乎被公认为是全年级最乱的`一个班,因为我们班经常出现打架事件,或有些坏事总能牵扯到我们班,而我们的平均成绩也总是倒数(即使班里有几个顶梁的精英。除此之外,我们班的风气似乎是最不好的,在初一时曾几次众人抵制班主任,黑板上写满了尖锐的字眼;在一次两个班之间的拔河比赛中,我们故意输给别人好让班主任难堪...

但有时我们班同学的行动也是别的班所想不到的。

在初二时,我们换了个班主任,也是教英语的,她是个很要强的老师。但有一次,她竟被我们气哭了。我记得很清楚,他的眼睛通红,但却有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跑出了教室。与平常不同,教室里静得出奇,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接着,两个班长互相低声说了点儿什么,然后也慢慢走出了教室...

后来的几节英语课,老师仍每节课都准时出现,只是不像从前那么有激情了...

几天后,正巧是圣诞节。不知是谁发起的,买了棵圣诞树,装饰得挺漂亮,上面还挂了一个圣诞果,班里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还附了一封信,由两个班长送到班主任办公室...

美好的初中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们将被我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五】

假如你去了溱潼,那里景色优美,,我们一下车,就被溱潼吸引住了。

我们首先去了溱潼古镇,一路上,我们别提多高兴了。走到老槐树跟前,有人猜是两百多岁,有人猜是三百多岁,还有人猜是五百多岁。可是,导游说:“这棵老槐树已经有1100多岁了。”听了这句话,我们惊奇万分。从下往上看,你可以看出老槐树的根非常的奇特,像一个小孩儿的屁股翘得老高,在一旁嬉戏玩耍,它却不知道它的妈妈正悄悄地走来,手已经举得老高了,马上就要听到“美妙的声音”了。顺着根往上看,发现主干上有许多洞,这些洞就像它的鼻子在呼吸新鲜空气,又像许多嘴巴正在跟我们这群七嘴八舌的同学们说话呢!在往上看,发现枝条顺着墙长,这些墙就像是它的拐杖帮它走路。里面的茶树虽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树,已经有100多岁了,但它看上去很年轻,因为它枝头上的花骨朵非常多,树叶也绿得闪闪发光,真迷人啊!

导游说:“我们要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今天真是最难忘的一天。

写溱潼会船节的作文【六】

早就听说苏北也有一座古镇有点名堂。但我一直不屑,凭我的阅历估想她没啥看头。虽然离我所在的城市很近,就是没有专程去看过,顺便去看也就是这一次。

今年深秋,和同学游了甪直古镇,还余点时间可以消受;也考虑返程不怎么绕路,便决定去寻访这一苏北名镇一一溱潼古镇。

来之前,我在网上、书上看了一些有关溱潼的介绍文章,去后才知不少是言过其实的,或是不切实际的比喻、夸张。什么“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什么“千百年来曾让无数文人客为之倾倒,令众多商贾留连忘返。”等等,不一一列举了。照这样说来,溱潼不是要赶上江南的同里、周庄了吗?怎么会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不知溱潼在哪里呢?我是很反感那些写口若悬河文章的人,但不存在有否定溱潼的意思;相反,我对溱潼应有好感才是,因为她很像我儿时生活过的环境。

溱潼地处泰州、盐城、南通三市交界处。四面环水,河网交错,是天然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为数不多、未被开发的湿地。在这座面积仅0。45平方公里、类似小岛的小镇上,有两片明显不同的建筑并列其间。前一片是新建的宽敞大道,两边有崭新的楼房,楼下多做作商场、酒店、银行之类的门市,一看便知是镇里的商业中心;后一片则是清一色的青砖黑瓦的旧民宅,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这两片很有对比性,不用问,后一片就是古镇了。

走进古镇,几乎没有发现里面有特色的建筑。房屋是平齐的高,也见不着像江南古镇里那样华贵的门庭,都是普普通通的旧式民宅,还夹杂少许用水泥钢筋筑成的现代民房。走过这里,似乎留不下什么印记;倒是那些老模样的理发店、缝纫店,和小巷里遇见的磨剪刀、修板车的活计,让人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仿佛时光也随之倒退了几十年。古镇里没有小街的样式,小巷大多是窄窄的。有一条麻石铺就的路,蜿蜒曲折,有几分沧桑感。镇上也有几处人文景观,但大都是仿古的现代建筑。像“高二适故居”是明显后建的.,没有一点古建筑的韵味。至于书上介绍的“溱湖八景”,全都是现代景观,不值得一看。依我看,还不如那破旧的老宅,和那老宅砖缝里长出来的细草随风摇曳着有些野趣呢。

苏北的小镇不同于江南的小镇。很难看到“人家尽枕河”的格局。走在溱潼的镇子里,是见不着河见不着水的,连一条细长的小水沟都没有,当然自来水是不会缺的。因此,看惯了江南的水乡古镇,乍到此,你会感觉这里干涸涸的,缺少生机。苏北的小镇,除非在雨季,平常绝不会有江南古镇里那种湿漉漉的感受。虽然小镇周围不缺有河,却好像与小镇里面无关。

我们在溱潼待了半天带一晚上,时间不算短了。古镇给我的印象是很平民化地不突出、不张扬,好像没什么资本可以拿出来炫耀似的,很“安分守己”地待在那里,让人同情;于我,还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说心里话,我倒是蛮喜欢这一份朴实的样子,在我看来这便是古镇的可贵之处。江南的名镇我走过的多了,那大户人家的豪宅、私家园林让人望尘莫及,心持幻想,倒不如这些简朴的民居贴近百姓的生活,心安理得。

不瞒你说,我对溱潼古镇从一开始就有所偏爱,因为她能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想来,我也是在这相似的环境里长大的,这里曾经的岁月或许有那么一段和我的记忆相同,令我回味。这远比看到新奇、华丽的建筑更有意义,更贴近平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