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儿童作文簿(儿童作文框)

儿童作文簿(儿童作文框)

更新时间:2023-04-30 01:47:36
儿童作文簿(儿童作文框)

儿童作文簿【一】

在拿起放下,放下拿起的过程中,慢慢品味着《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深刻道理。文中提到了蒙台梭利的观点,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唤醒了成人的观念、牺牲的观念、无私的观念”。我觉得很有道理,不管是做家长的还是我们做教师的都要善于向孩子学习,教学相长,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儿童手牵手,心连心,为他们提供符合其本性的食粮,让他们在成长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

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佳佳,6岁的她乖巧懂事。有一次和她妈妈闲聊中,她妈妈说:“在培养和教育佳佳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比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倍加宠爱,万分呵护,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缺少爱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性格,在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在佳佳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注意有任何好吃的东西,必定要让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有时候,家里的老人不愿意配合,我就给他们讲道理,统一认识,一致行动,渐渐地佳佳就知道有吃的就要给大人留点。”她还说:“有时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佳佳就会问我为什么?我就给他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爱护他们,有人给我们让座,我也告诉佳佳一定要对让座的叔叔阿姨说“谢谢”。以后再坐公交车,孩子一看到有老人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们让老爷爷坐吧”。时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不少年轻人见到有老人或幼儿上车依然稳坐泰山,我就庆幸我的孩子没有成为他们这样的无“爱”一族。我要让我的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别人,体贴别人。我就是这样,在教佳佳怎么做的同时,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孩子,所以,在佳佳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

正是如此,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除了对孩子言传身教,更要掌握教育孩子的多种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成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读读儿童文化书籍,了解孩子的游戏,走进儿童的世界。看到孩子的略些进步,要鼓励和放大,看到集体的进步,及时鼓舞,为大家凝聚一种动力。少一些硬生生的莫语,少一些干巴巴的表情,少一些踌躇的忧心,少一些“不留情”的训斥,少一些挺起腰板地否定,多一些心灵的呵护,多一些善意的安慰,多一些弯腰抚摸,多一些共同的兴趣话题,多一些谦虚,“谢谢你给老师指出的问题”、“你真能干”“我要向你学习”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儿童作文簿【二】

孩子到了两三岁,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问:太阳为什么会下山,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我们不妨就借这个机会,培养孩子对天文地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来,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简单的逻辑思维,也培养了孩子爱思考、爱学习的好习惯。

面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不妨从神话传说和故事开始,引起孩子对天文地理的浓浓兴趣,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等,然后再从科学的角度,对各种情况进行逻辑性的讲解。有的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成人可以用实物,比如圆形的水果、球来进行实验,既能让孩子容易理解,也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培养孩子天文兴趣,也可以从地理知识开始。因为地球是人类的母亲,让孩子从身边最熟悉的天体地球开始,容易让孩子接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可以告诉孩子地球的构成,大陆和海洋的比例,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地震的原理等。

儿童作文簿【三】

寒假里学习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翻一翻,发现里面云集了各种新颖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书中条理清晰的向我们娓娓道来: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化。再一一列举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将近代的各大教育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行为详细的展现了出来,真是受益匪浅。

特别是里面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儿童崇拜。乍一听觉得很是新鲜。这是不是把儿童捧上了天?带着这个疑问继续看下去。原来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未必不知道儿童淘气的一面。只是他们又发现了儿童生活的另一面,这是超出成人的一面,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一面。

回想自己工作8年来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孩子们的纯净目光;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孩子们的善良之心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快乐。还记得在语言科学类活动中,孩子们的精彩回答往往会成为下一个生成的新主题内容;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孩子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用稚嫩的笔绘制出了似大师般美轮美奂的作品。

特别是有几次,我身体情况欠佳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我的异样,纷纷上前问候:老师你好点了没有;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吧!老师你要多喝水哦!一句句温馨的关怀话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温暖。

我想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不是说要否定儿童继续成长,否认儿童的成长需要成人的帮助。只是他们从儿童的生命中窥出了天机,因而由衷的发出感叹的言辞、崇拜的的话语。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其中的对儿童世界的尊重和认识。我们在任何一次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现都能唤起一种儿童崇拜。因此让我们努力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吧,让我们欣赏孩子们的生命吧,让我们谦逊的向孩子学习吧,让我们真诚的崇拜儿童吧。

儿童作文簿【四】

眼看寒假将要结束,开学的日子即将来临。心中正有些忐忑之际,我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看到了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开学时的思考。

在书第五章“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之“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中笔者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接近开学的日子时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欢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每个人都有无尽的生活前程。在这个日子的前夕,最让我感到忐忑不安的是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幼儿之乐。”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快乐”是一切工作的底线。

那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快乐”呢。

书中直接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蓝天、白云、绿地的世界。在大自然中,孩子们环视四周,绿色薄雾笼罩,仿佛走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原来教育不需要关在围墙中,而是可以走入大自然。孩子是自然之子,他们天生是亲近自然的。大自然本身便是孩子们快乐的学校。

这让我想到,每逢春季踏青、夏季写生、秋季赏菊、冬季赏雪的日子,孩子们总是表现的非常兴奋。以前只是以为孩子们在单纯的享受大自然的美。现在才知道,就是这样的单纯审美,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轻松获得了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虽然,现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还不可能把我们的课堂搬进大自然。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告诉我们儿童是自然的孩子,他们天生亲近自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保护孩子的自然本性提供帮助,为孩子营造快乐的学校氛围,这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将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无意识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