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如何把作文写得又长又好)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如何把作文写得又长又好)

更新时间:2024-06-07 07:02:53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如何把作文写得又长又好)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一】

听老师说,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在我们的家乡,每年都有中秋打月饼的习俗。又是一年中秋到,爷爷奶奶照例忙起了打月饼。

月饼的制作工艺是很讲究的。把事先准备好的调料做成馅,再把面粉调成黏糊状,用擀面杖反复滚动,把馅包在里面,最后还要放在铁模里压花烘烤。跟往年不同,今年我特意请爷爷给我定做了一个。这个月饼大约碗口大小,由五个扇形组成,连起来就是“中秋节快乐”。我的字写的歪歪斜斜,但爷爷奶奶还是打心眼里高兴。经过细火慢烤,这个特制的月饼终于做好了。

照着爷爷奶奶的吩咐,我把月饼上刻有“快乐”字样的部分,寄给了远在海南打工的爸爸妈妈。中秋节晚上,我在电脑上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爸、妈,你们好!儿子祝你们中秋节快乐!”这时我看得出来,爸爸妈妈的眼眶里都有些湿润了。听奶奶说,前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因为一些误会,还生出了离婚的念头。此时,一轮明月挂在半空,虽然远隔千里,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在我的提议下,一家人唱起了奶奶教的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

我在心里暗暗祈祷,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和我们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快快乐乐!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二】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提纲,提纲是一整篇文章的概括。就如一棵大树的枝干,而提纲以外的`那些文字就是点缀的绿叶,就这样形成了一棵大树。

要写好写作提纲,首先要想明白你想写的是什么?仔细观察周围,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之相结合,就能明白自己想要写的是什么啦?如果实在没有什么经历或者想不出来的话,也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的范文(切记不可抄袭,从范文中取得灵感,然后就可以接着下一步啦。其次,想好要怎么写,例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修辞手法,还有写作手法等等。这些可以模仿范文,但是还是要说那句话,切记不可抄袭。最后,这些都想好以后,把这些记在纸上,就可以开始动手写文章啦。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如何运用以及案例。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三】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胡凯宇

一把提琴,操在乐师手中,音乐就动听了;一支画笔,握在画师手中,春天就盛开了;一碗米粥,在妈妈手中,亲情就融化了。有米粥相伴,滋味更长。

自从上了初中,作业量逐渐增大,每次回家便一头扎在作业堆里。妈妈很是心疼,于是就开始为我煮粥。起初,母亲给我煮的只是乳白的米粥,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清香无比,让人神清气爽,好滋味在心头。每每吃过后总会抹抹嘴,开心地说句\\"真好吃\\"。这不经意间的赞扬,给了母亲无限的\\"后劲\\"!餐桌上粥的花样开始翻腾起来,从平常的菠菜粥、白菜粥到夏日里的赤豆粥、绿豆粥再到冬日里的.花生粥、皮蛋粥、羊肉粥……各式各样的米粥在妈妈精湛的厨艺下与我相伴。

在静谧的夜晚里,在明亮的灯光下,捧着一碗温暖的米粥,坐在氤氲着舒缓的米香的热气里,伴着母亲关切的询问声\\"今天过得开心吗?\\"我总能感到无比的惬意与放松,不仅如此,我更感受到了一种更强大更长久的滋味——母爱! 那天,正在享用香菇木耳粥,突然问母亲:\\"妈,当时为什么想起给我煮粥呢?\\"母亲娓娓道,\\"你每天回家,我想和你说会儿话,又怕打扰了你的学习,所以妈妈在家里一边慢慢地煮粥,一边慢慢陪你写作业……\\" 听着妈妈的话,我心里莫名感动,觉得那粥的味道更浓郁了。

最长情的爱就是陪伴!相伴儿子成长的过程,就像等待一锅粥煮熟的过程。爱,就在浓浓的粥里,有米粥相伴,滋味更长!

【兰姐姐点评】

一碗粥里的浓郁亲情,从胃里穿越到心里,成了最好的精神给养。作者的选材小切口大写意,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语言自然流畅,且首尾圆合,多处点题,是一篇佳作。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四】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例如:1、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大家可以自行一下运用到这个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不是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并加强了你的某种感情?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五】

设置悬念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清洁曲折。

例如:20美金的价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儿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

“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儿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二十美金。”

“哦”小孩儿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美金吗?”父亲发怒了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长【六】

记叙文的“点题”,有人称之为“画龙点睛”。既然是“点睛”,就应该有“一点即飞”之功力。你如果没有这成功力,在“点睛”时唠唠叨叨,颠三倒四,就不是在“点”“龙之睛”了,而是在描“熊猫眼”了。

“点睛”之笔是叙事火候达到lOO℃时的一次升华,它贵在精辟,贵在简明扼要,不需要你再去婆婆妈妈地诠释和论证。在记叙文写作中,这种内涵上的诠释和逻辑上的论证,都应该是通过记人叙事来承载和昭示的。你如果在“点睛”处还大段地诠释和论证,就在向议论文的方向“滑翔”了,这就犯了记叙文写作的大忌——文体不清。

记叙文的“点睛”之笔,应以惜墨如金为上,以“一语惊醒梦中人”为妙。为此,我们广大同学应练就“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金手指,只有这样,我们在“点题”时才能收“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之效。

在记叙文《圣诞书签》中,一个学习资料推销商在圣诞节到各教室送了一叠书签,但只够两人一张,班里一个活跃分子自告奋勇在每张学桌上发了一张,“我”先下手为强,抢到手中,真是爱不释手。不善言辞的同桌借阅,被“我”一句话呛了回去,但随后“我”便懊悔起来,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幕:

我感觉自己好卑微,礼让何在?同桌之情何在?我忙撕下一张纸工整地写道:“圣诞快乐!”附在书签上一起送至同桌面前。他先是一愣,接着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

文末的这句“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

圣诞老人”,虽然只有区区15个字,却将本文的主旨从个人喜好升华为同桌深情,将“受惠者”升华为“施爱者”。卒章显志,虽则一句,但胜却万语千言,无尽之意,尽含其中。

上述“三宜”旨在“开前门”,正面引领;“三忌”旨在“关后门”,反面警示。我们坚信:你只要能让最适当的人,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适当的篇幅里去“点题”,就一定能使记叙文写作更加“给力”,更加“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