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大雁归来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大雁归来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更新时间:2024-06-22 08:09:06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大雁归来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一】

在水草茂盛、景色怡人的湖边,生活着一个快乐的大雁家族。其中,有一只大雁,是个飞行冠军、捕食能手,大雁们都很羡慕它。渐渐地,它在大雁们的夸奖声中变得高傲了。

秋天来了,雁伯伯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说:“明天早晨,我们要飞到南方去了。路途非常遥远,大家要做好准备。”

“我才不和你们一起飞呢,你们都飞得太慢了!”高傲的大雁心里盘算着。

第二天,天刚亮,大雁家族就开始了迁徙。高傲的大雁以最快的速度飞了出去。

“快回来,那样会很危险的!”雁伯伯着急地喊道。可是,这只高傲的大雁好像没听,见一样,不一会儿,就没影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大雁家族已经远远地被抛在后边,高傲的大雁很是得意:“简直是一群废物,这种速度怎么配和我一起飞呢?”

飞着飞着,天突然变了脸,刮起了大风。只坚持了一会儿,高傲的大雁就感到又累又饿。它只好停下来,在草地上寻找食物。

正当它享受着野果子的美味时,一只狐狸朝它扑来,大雁急忙飞到半空中。这一幕恰好被小刺猬看见了,小刺猬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飞呢?这样多危险啊!”

“我是飞行冠军,我自己飞没问题!”大雁高傲地回答道。

夜幕降临了,大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睡着了。狡猾的狐狸又找到了大雁,直扑了过去。小刺猬刚好路过,赶忙缩成一团,向狐狸的嘴巴滚过去,刺得狐狸满嘴是,疼得狐狸一下逃回了自己的“老窝”。小刺猬走过来对高傲的大雁说:“你还是和大家一起走吧,这样太危险了!”高傲的大雁吓坏了,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夜深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雁浑身发抖地东躲西藏,它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恐惧。它真后悔自己没和大家一起走。于是,它决定在这里等大家。

第二天午后,高傲的大雁终于盼到了大雁家族,它迫不及待地飞了过去。雁伯伯高兴地说:“欢迎你回来!”高傲的大雁低下了头。

在雁伯伯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雁家族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高傲的大雁从此再也不骄傲了。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二】

有人自微山湖归,带回二斤大雁绒,并云:彼处尚有许多,若买的话可代为联系。说实话,自小到大,只见过鸭绒羊绒鹅绒之类,还从未见过大雁绒,望着那灰白、轻柔似水的绒毛,赞美之余,不知怎的,心中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此后好多时日,心中总萦绕着、满天飘荡着的都是大雁绒,仿佛世界都变成了灰白的颜色。曾听人说,大雁绒毛极轻,一只大雁也出不了多少,二斤雁绒……我不愿再推想下去,只在心头为那些可怜的生灵叹息。

大雁是一种极重情义的禽类,中国古代集《诗经》中,曾有这样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据近代史学家吴秋辉先生考证,诗中的雎鸠,便是大雁。大雁有一种习性,雌雄一旦结对,一生便永不分离。正因为此,人们才以之喻为君子与淑女,并以为美好爱情的表征。而微山湖边的劣行,图一时之快,将世间的美好毁灭,真真令人痛心疾首。

迄今,仍记得幼时读过的课文中的句子:“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去,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虽几十年过去,但那美丽、鲜明的秋雁南归的图景,还十分清晰地刻在脑海。在过去的年月里,每至初春深秋,仰望蓝天,总能看到美丽的人字或一字形雁阵,听到嘎嘎的雁鸣,它们与学过的课文互相印证,为世间增添了多少美好。但近年,却极少能见到南来北往的大雁了,这当然应归“功”于人类,这是愚昧和残忍所换来的代价。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在大雁往来栖息的众多湖泊、沼泽间,一张张遮天蔽日的网罟,一管管黑洞洞的枪口,一双双贪婪的眼睛,在黑暗中等待着那没有丝毫防卫能力的柔弱的生灵。大雁啊大雁,谁让你们生就了如此柔美的绒毛,谁让你们拥有了了如此美妙的身躯,呜呼,现在即使还能听得到雁声,也绝非是昔年长天之上的`欢快歌唱,只能是不幸的生灵将前的几声哀鸣。

宋末元初的大诗人元好问曾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二零五年,诗人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逢一捕雁者,此人捕获并了一只大雁,而另一只逃脱的大雁,在罹难同伴的上空盘桓悲鸣,久不离去,忽然俯冲下来,撞向大地,殉情而。诗人听罢,感哀不已,逐向捕雁者买下了殉情大雁的遗体,埋葬在汾水岸边,并垒石以为标识,名之曰“雁丘”,同时深怀悲悯之情赋词一阕:“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云层,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的原题记是这样写的:“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元好问简约冷静的记叙,并无什么感情色彩。就连那捕雁人,也未给予必要的谴责,这与诗人辞章中的情炽意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然而,在诗人的意外冷静之外,我分明看到了他内心翻滚的波澜,那令人回肠荡气的词章便是最好的注脚。看,面对如此壮烈的生不渝之情,连苍天也被感动了,如此情深义重的大雁,反衬了人类中的劣行,那捕雁人又算得了什么,不必浪费词句,对大雁的歌颂便是对人类中的卑劣者的谴责与审判了。”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相许?“在拟人化的深情文字里,看得出,诗人对人类还是寄予了美好的希望。然而,经过了千年万年的不断进化,人类体内仍顽固地残存着原始的野兽,一遇合适的机会,那野兽便占了上风,俨然幻回了兽类,不,有时,他们甚至连兽也不如,称之为一些披着兽皮的人类倒是恰如其分。便是这样一些人,仍在做着令人痛心疾首的勾当,微山湖边发生的事情便是丑恶的证明。我真想对他们大声呵斥:停了你们的黑手吧!请不要再使人类――这万物的灵长蒙羞了。而今,那令人感动的故事已过去了一千多年,汾河的水也不知涨涸了多少次,我不知道,元好问修筑的雁丘是否还在,可能,月久年深,风雨无情,当初的雁丘早已痕迹无存,但无疑,它已深深地立在了世人的心间,那首传唱千古的《摸鱼儿》,便是雁丘旁伟岸的纪念碑,任它千年万年,风刀霜剑,永不漫漶。

我诅咒七百多年前汾水边的捕雁者及其今天的追随者,诅咒那些丧失理智枉披了一张人皮的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曾拥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也失去了很多,植被的破坏,湿地的减少,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的失衡,而且,人类已经尝到了上述改变所带来的严重恶果,这只能归咎人类自身,是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毁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我们素以勤劳善良悲天悯人为怀的古老国度里,以我们自身的生存为参照,为何就容不下那些可爱的生灵呢。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一百七十个国家的动物物种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六千五百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当中,有一千余种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从地球上消失。动物学家估计,过去的三四十年中,人类可能已消灭了地球上全部物种的五分之一。据一些专家预测,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地球上有一半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有可能在五十年内消失。另居有关资料,目前中国已有近二百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有三百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十三类四百一十种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六百四十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了一百五十六种,约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有关专家估计,到二零一零年,中国将有三千至四千种植物处于濒危之中。由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如果有一种植物灭绝,就会有十种至三十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其他生物消失。还曾看过有关资料,在神秘荒凉的可可西里,世世代代是藏羚羊的家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藏羚羊的数量尚存百万之巨,而今,仅仅过了二十年,便剧减到两万只。藏羚羊极善奔跑,但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人类的枪弹,正如那晴空之上的大雁,任你飞的再高,总躲不过人类的黑手,于是,那美丽的飞翔与敏捷的奔跃便渐渐消逝。是人类的贪欲造就了这恶果,当然,还有贫困,但那绝不应是制造那腥勾当的理由。事实上,戮反而刺激起了一波波更大的贪欲,染的金钱勾起了一轮轮更大的残忍。在上流社会的杯盏交错灯红酒绿与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现代文明之后,那沾满腥的老谱在源源不断的被袭用,这便是我们人类啊,无上骄傲的万物的灵长,在享用了那带有腥的饕餮盛宴后,醉眼迷离,仍干着自毁家园的勾当,当那最后一抹绿色消失,最后一滴海水干涸,人类,将无力挤出自己最后的一滴浊泪,那时,六尺之孤尚存,一g之土安在,我们,将无葬身之地了。

某夜,恍然之间,便得一梦:与好问先生相会于汾水岸边。碧草萋萋间,箫鼓寂寞,荒烟平楚,只见先生负箧而行,眉间似有大忧戚,我欲与先生询问雁丘事,但先生却倏然不见。此时,罡风渐起,汾水呜咽,遥远的天边似传来凄然的雁鸣。醒来,心知是梦,不禁悲从中来。昔年,好问先生心生笔墨,以大悲悯,真情怀筑就雁丘,以期待后世解人。我虽非其人,但心同此理,真欲忝列其中,至汾水边,雁丘处,狂歌痛饮,长吟当哭,为那当年殉情殉义的大雁,也为今天漫天飘零的雁羽。

我欲抑制翻飞的悲思,可力不从心,无奈,只在心头,为微山湖畔罹难的大雁,再筑一座雁丘,并一遍遍低吟元好问的不朽诗篇,为那些凄怨不幸的生灵招魂。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三】

一日,木兰对着门口织布,他的布老是织错,织错了拆开再织。如此反反复复,被他的爸爸看见了,便问木兰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木兰答:“哦,没什么,我没什么心事,只是昨天见到可汗征兵的名册上,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如果您去参战的话,家里的重担不都要落在母亲身上了吗?所以我想代替您去战场上打仗。”父亲惊异,忙说:“怎么可以,你一个小女子怎能去打仗呢?更何况那些官员们又怎会同意呢?你还是了这条心吧,唉——”木兰激动地说:“我何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呢?”“可是这样迟早会被人发现的呀!”父亲焦虑的说,“父亲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女儿自有办法。”“可……可……可是……”“父亲你就别可是不可是啦,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去准备了。”“那……好吧。”

于是木兰女扮男装买了马匹、马具,不远万里来到了战场。

数年后,木兰立下了战功多次,可汗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问木兰还有什么请求,木兰只希望能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可汗答应了她的请求,并给了他最好的千里马。

当木兰家人知道木兰回来了个个激动不已。爹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她;木兰的姐姐也画上最好的妆,戴上最好的首饰准备迎接木兰;木兰的弟弟已经开始飞快地磨起刀来,准备猪宰羊,做一餐丰盛的饭菜为姐姐接风洗尘。木兰进了自己的房间,穿上以前的衣裙,贴上装饰,出门迎接战友们,战友们一见木兰是女的,都慌了神说道:“与你一起作战了这么多年,到今天才知道你是女的!

紧急的军令声撕开了黎明的沉寂,只是,眼前依稀记得小弟送自己出城时的一再挽留……这一切似乎那么遥远,又似乎发生在昨天,那样触手可及。

呼呼的风声在木兰耳边缠绕,把她拉回现在。耳边萦绕着声震天的呼喊声,眼前浮现着流成河的画面,木兰不禁打了个寒颤。毕竟是个女儿家,在家里,连父亲鸡都不敢看的她,更何况人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木兰就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披星戴月的处发了,箭一般渡过一道道困难重重的关口和一座座直穿云霄的大山。铠甲硬邦邦的“捆”在冷若冰霜的身体上,跋涉千山万水的双腿已是重如宝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分外艰苦的驻扎地,木兰没有多做歇息,而是挥舞起光亮如明月的长矛,在冰天雪地里,和着缓缓而落的雪花飞舞起来。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四】

“哎,哎.”叹气声重复的夹在织布声中,里面夹杂了我很无奈的叹息.忽然,织布机不再作响了,只有叹息一声接着一声的在房间内回荡.

你可知我为什么不停的叹息呢?因为我昨夜看见征兵的军书,知道可汗在大量的征集士兵去打仗,在那么多卷征兵的军书上,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可我的父亲并没有成人的儿子,我也没有兄长.父亲年岁已大,不适合去打仗.所以我愿意代替父亲去应征.

第二天我在东市上买了一匹好的骏马,又跑到西市买来了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接着又在南市上买来了马嚼子和缰绳,最后在北市上买来长的马鞭.早上木兰依依不舍和父母辞别后踏上了应征之路.晚上投宿在黄河边,我听不见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无情的黄河奔流的哗哗流水声.可我只能默默地流着眼泪思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谁知被同伴看见了,他们说我没出息,可谁又知道我是个女孩子呢?哎!我们早上辞别了黄河继续上路,辛苦的行走了一天,我的脚肿得像个大馒头,而且多处磨出鲜,好痛啊!终于在晚上到达了黑山头,我依旧听不见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那些战马啾啾的鸣叫声.我为了不让被人在骂我没出息只能在心里思念着身在远方的父母,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唤着他们.不知他们能否感应到我的呼唤?

终于要打仗了,战场真的很残酷,平日和我在一起的很多哥们都相继战,尸骨随处可见.我比以前坚强了很多,不再是一位柔弱的女子.晚上清冷的月光映照在每一个活下的战士们的铁甲战袍上.我们经过了无数次出生入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归来.

我们胜利归来拜见天子.由于我出色的表现被记功多次,可以得到千百金的赏赐.可我根本不想做尚书郎也不想要那些赏金,只希望骑上一匹好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见思念多年的父母.

父母欣喜地听说我即将回来,激动地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我,姐姐听说我要回来了,连忙梳妆打扮;刚刚成人的弟弟听说我要回来了,忙着磨刀猪宰羊.十年的征战,终于胜利归来.我又回到了故乡,每一个人变化都很大,父母比以前更加的苍老,姐姐也成了家,弟弟也已长成一位英俊的少年.归来的那天,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我又再次走进我房间,像以前一样坐在我的床上,脱下陪我数年的战袍,换上我以前的旧衣裳,对着镜子兴奋地帖花黄.在不经意之间我发现我已不是当年的花木兰,皮肤粗糙,说话不在是细细的声音,与花黄显的有些不匹配.可我的内心依旧充满了喜悦.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大吃一惊,没想到我竟是个女孩子.

雄兔喜欢把脚乱扑腾,雌兔的两只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可当它们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么能分辨出谁是雄谁是雌呢?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五】

一只刚学会飞的小海燕,跟在妈妈的身后飞到了大海上空。突然,天空中乌云滚滚,暴风骤雨来了。顿时,大海上掀起层层巨浪。小海燕被浪花和狂风吹打着睁不开眼。可她毫不惧怕,顽强地和狂风巨浪拼搏。

小海燕飞了一会儿,掉头向岸上飞去。

“孩子,你怎么不飞了?”妈妈迷惑不解地问。

“妈妈,你没看到雨停了吗?现在已经证明我能在多变的大海上自由飞翔了,何必还要再飞?”

“是呀,你有能力战胜波涛汹涌的大海了。不过孩子,我还是替你担心。”老海燕说道。“妈妈,难道还有比巨浪更可怕的东西?”小海燕瞪大眼睛说道。

“是的。”母亲点了点头肯定地答道。

“那是什么东西呢?”小海燕紧张起来。

“就是缺乏毅力啊,孩子。”母亲接着说道,“你虽有战胜大海的能力,但要是没有了毅力,也只能像麻雀一样,在屋檐下飞来飞去,让人宰割了。”

小海燕的头上渗出了冷汗,快速回头向大海冲去。

大雁归来作文第一人称【六】

“凡事都有个头儿。” 这话不假,到现在连那闯红灯也有了个带头的。

据调查,在十字路口黄灯将转红灯之时,若有第一个人闯,后面的人就会跟着闯;反之,第一个人停,后面的人就都停了。这种现象司空见惯,那就再另举两个例子吧。学生在自习课上,只要有第一个破坏了那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教室里可就热火朝天了;在校园里,地上散着的垃圾若被第一个人捡起,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垃圾被其他人捡起。通过上面的例子,相信你应该发现,这“第一人效应”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只是那第一人所带头的好坏罢了。

那就先说消极的一面吧。“第一人效应”若出现在违背公共秩序、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行为上,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还就说闯红灯吧! 第一个人带动后来的人一起闯红灯,不难想象,交通秩序一下就被打乱,造成交通事故是很有可能的,其后果可想而知。

回过头来再看积极的一面。第一个人若及时将车停下,便可有效地警示后者。这样做不仅维护了交通法规及公共秩序,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是一种良好素质的体现。

“第一人效应”的优劣反映了部分国民素质的优劣,不过那更集中体现了“第一人”的素质。“第一人”只是一个人,其力量微小,不足以影响社会,但在积极事物方面带头的人多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陈胜、吴广挑起了反秦大旗,天下人共起,灭了秦,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因此,“第一人效应”的利弊重在“第一人”,我们不能否认“第一人”的作用,当然也不能盲目跟随,充当一个个随波逐流的“第二人”、“第三人”……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那些能起积极作用的“第一人”,他们所做的“第一”必然会使道德高尚的人共起,形成一股正义之风,有助于社会发展,有助于正义之威伸张而扫灭丑恶之风。

因为这些原因,我们要好好利用“第一人效应”的优势,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向高素质、高文明的更新的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