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部编版七下语文作文范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部编版七下语文作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3-09-08 04:47:46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部编版七下语文作文范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一】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二】

今天,天刚下了一场蒙蒙细雨。我从菜园里找了一只很大的.蜗牛来回家细细观察。

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还是右旋的,听说右旋的非常少见,但我家的蜗牛很特别,柔嫩的身体是半透明的,底部有一些弯曲的条纹,像海浪一样向头部冲击。蜗牛的嘴非常小,跟身体一样的颜色,要是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我拿着放大镜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了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在细细的触角上有个小小的“黑珍珠”,这就是蜗牛的眼睛了。另外,蜗牛的触角还是一个探测器,用来察看前方的道路是否有危险,要是眼睛碰了一下什么东西,触角就会慢吞吞地缩回去,然后又伸出来。我把菜叶给它吃,可它却一动也不动的躲在“房子”里。第二天,我一起床来到蜗牛旁边,惊喜地发现菜叶被啃得一个洞一个洞的。我想:蜗牛是怎么吃菜叶的呢?

蜗牛的启示科学老师告诉我们,蜗牛大约有二千六百颗牙齿,吃东西一般都在夜深后吃的,吃东西时,先用牙齿把咬来的食物磨碎,再吃下去。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更多发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三】

9月29日我校开始了新教师教学视导,我在二年级6班进行了《一封信》的课堂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写“封、新、今、写”等10个生字,并且会认读“削、锅、朝”等17个生字。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学生对认读的生字基本都会读。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篇幅较长,而且改编自外国文章,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不同于母语课文,给教和学都增加了不少难度。

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解决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够读通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生字教学我一部分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另一部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是围绕露西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的两封信展开的,我首先从为什么要写信给爸爸的问题引导,接着让学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写了几封信,从第一封信开始讲解。我让学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内容,并试图让他们总结出露西写第一封信的心情——伤心、难过。学生们可以从文章中的话语感觉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出现曾经学习过类似的句子,我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较为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但也还是有个别同学有坐姿不端正的问题,我也走到身边进行了提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也留下时间让孩子们进行生字的写字练习。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写生字的时候,板贴的高度不够,可能后面的学生会看不到。另外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我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四】

古人云:“秋风秋雨愁煞人。”我却言:秋独有一番风味。在四季中,你非凡得像一个过客。你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热情奔放;没有冬的柔情似水。但我知道,你带给了农民伯伯丰收时脸上洋溢的喜悦。你带给了漫山遍野的树木一张泼墨画,将它们染的透红、金黄。秋姑娘,你是四季中最含蓄的一抹红。

你是从一树落叶开始的……它们洒满了街道、山谷、大街小巷、漫山遍野,有红、有黄、有绿、杂沓纷乱。而它们的母亲——树,静静地站在路旁,在夕阳与我之间,它可真红,红得通透,红得纯净,红的认真,没有一丝杂色,是那么晶莹,像六七岁的乡下女孩,穿着崭新的红袄,满身喜气,脸上露出羞涩的绯红,迎接新年一般。的确,它们迎来了你——秋。

你来了,大地上嫣红点点,接下来就是无处不在的金黄。杨树,桦树,爆竹柳儿,它们的叶子都在你的怀抱中变黄。这儿、那儿,耸起一树树高高的金塔,样白蜡换上金色的舞裙,一阵瑟瑟秋风吹来,那金色的枫叶飘舞着挣脱了它的怀抱,争先恐后投入大地妈妈的怀里。这儿、那儿,轰然炸开一片片焰火,山腰上,马路旁,树梢上的那一点红总是那么醒目。

瞧!南飞的大雁领队,杜鹃、云雀相继而至,天空空了;

瞧!红娘子领着鱼儿潜入水底,无从寻踪,水流空了;

瞧!枫叶从枝条坠落,枝条空了;

开得正盛的菊花也禁不住“化作春泥”了。

当人们下意识地舔衣时,秋啊,你去哪儿?

我知道,春去了,藏进了夏的梦里。夏呢,被你揽入怀中。而你,难道要被冬幽闭在宫里吗?

秋啊,我望不见你了……

你是一个纯情少女,脸上一抹绯红,身穿一袭黄裙,清爽而不失淡雅,你的微笑迷人却含蓄而矜持,是那么、那么叫人思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五】

今天中午,我来到广场上,看到几只蚂蚁,想起老师让我们观察东西,那我想:就来观察这些蚂蚁吧。

蚂蚁的启示蚂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地向前走着,一边走一边左右嗅着,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突然一只西瓜虫从它们身边慢慢走过。一只最前边的蚂蚁忽地停住了,它转过身碰了一下第二只蚂蚁的触角,好像在说什么似的。第二只又碰了第三只,依次来,不过传的很快。不一会儿,所有的蚂蚁好像都领会了对方给它的信息。只见第一只赶紧转了一个圈,到了最后一只的后面,这时所有的蚂蚁团团包围住了西瓜虫。我想:西瓜虫虽小,但跟蚂蚁比起来,那不成了庞然大物了吗?蚂蚁PK西瓜虫能赢吗?我决定继续看个究竟。蚂蚁们蜂拥而上,一个给一个搭梯子、叠罗汉,爬上它的壳。又是踢,又是打,又是咬,痛的西瓜虫不停地来回打滚,拼命的挣扎着,不过,这都无济于事,蚂蚁们并没有停止对它的攻击。过了一会,西瓜虫没有了力气,两只蚂蚁从它的脖子上一咬,它便四脚朝天、一命呜呼了。它们团结一致打倒了这只“庞然大物”把它齐心协力拉到了洞里。

我想:这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六】

黄昏来临了,红彤彤的太阳向西慢慢沉了下去,一只小鸟飞过,留下一道红光。一只刺猬路过,洒下了金黄的粉末。在落日的照射下,父亲和我那两个身影跳过了红光,跃过了金粉,我们要去寻找那姿态万千的落日残霞。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我们,来吧!来吧!来欣赏落日的光辉吧!

我跑到了山谷旁,望着那啃了半边的圆饼,火红火红的。一旁站立着两名火烧云大将,正在簇拥着大红饼回宫。那太阳不仅是红饼,还是植物们的母亲。那温柔的母爱—光,和植物孩子的手—叶,进行光合作用。这时,我看见父亲正默默地和我一起,凝望着那慈祥的半边脸,红红的。一只鸽子飞过我们的头顶,掉下了一封信,我拆开信封,是一只兔子的信。信是这样的:亲爱的同学,我是玉兔,太阳让我转告给你,坚持能让人看见光明。

我明白了,这段美好的日落,只给坚持不懈的人。

风吹动大树的叶子,山中的动物,也来看日落。一位火烧云大将,走入了宫中。太阳母亲并没有着急,她只是凝望着远方,仿佛思绪万千。是的,她想着大家,万一没有了她,大家是否能生存好,年轻的月亮姐姐能照顾好大家吗?一只猫头鹰,展翅高飞,好似在说,我认为她能行。

太阳母亲轻轻的,点了点头,吹了口气,天空从深蓝瞬间转为黑色。她最后依依不舍地望了所有动物一眼,悄然无声地落入了水中。

我和父亲久久地看着天边,好像太阳还在似的。我的脑袋里装满了疑问,太阳看起来正在衰老,为何还要工作?

父亲像是看透我一样,喃喃地说:“你总会明白的。”我点了点头,和父亲回家去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作文【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本单元的4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国工作,要半年才能回来,露西因为想念爸爸而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实际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她的心里话: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后充分读文,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两封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读中,学生越来越能体会到露西伤心的感受,特别是几名留守儿童。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和露西一样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回答:“是的'。”我话锋一转,接着问:“可是,爸爸在遥远的地方,当他读到这封信,会是什么感受?”“伤心、难受、不高兴、担心、不放心……”虽然很多词语的意思是重复的,但是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一种真挚的情感。然后学习第二封信,我让学生先找出信的内容后进行朗读指导,提问:“读着第二封信,你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说越读越开心了。

接着,我通过课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让学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对应的内容,对比阅读,抛出问题: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让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指名汇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能让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这是一个回答问题十分积极,但是站起来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蹭了半天,终于说出喜欢第一封,我继续鼓励他说出喜欢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说出的原因仍是让爸爸放心,与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个孩子举手了,这是一个有点懒散,学习不够积极,但表达还比较清楚流畅的孩子。他站起来,很明确地回答了他喜欢第一封信,孩子们又以为是他说错了,部分学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发出了“么、么”的质疑声。好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喜欢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欢第二封信才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能说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后再次问站起的那位同学,你喜欢的是哪一封?他还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欢第一封。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我的爸爸从小就没有照顾我,妈妈从小照顾我,很辛苦,我想让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识到的,他真实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接下来我有两点需要好好引导学生:

1、表扬孩子真实的回答,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告诉大家平时要能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父母的不在场,学会体会父母的辛劳。因为孩子们都是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对孩子的照顾与陪伴。

通过引导,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虽不在身边照顾自己,但他们一样爱我自己,他们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结束这一课的教学:你想做个怎样的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总为你担心?孩子们现在能各抒已见,说出一些具体的想法。

通过《一封信》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到了:教学中要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对孩子们的思想、言行引导也才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