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踏秋赏菊的作文(咏菊的作文600字)

踏秋赏菊的作文(咏菊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5 12:24:03
踏秋赏菊的作文(咏菊的作文600字)

踏秋赏菊的作文【一】

秋,悄悄地来了。乘着秋风,我和爸爸、妈妈、奶奶、弟弟一起出发,去参观菊花展。

刚进菊花展中心大门,一股菊花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菊花的香不像桂花香那么浓,也不像桃花香那么甜,菊花的香是在空气中那一丝丝、一缕缕淡淡的香。

沿路的黄色小雏菊引领着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秋入树梢。这儿的菊花造型看起来像蜗牛、像蝴蝶、像羊群、像飞鸽……整个景点中间种着许多棵由菊花装扮成的蘑菇树,四周有星星点点的太阳菊、波丝菊、金丝菊……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来的菊花,它们个个都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红的、紫的、淡黄的、乳白的……绚烂的颜色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路的淡淡香味继续牵引着我们走过香樟树群,幽香袭来,与菊花的香气相映成趣。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景点——孔雀呈祥。

孔雀是“吉祥”和“真善美”的化身,其不凡的气质被誉为“鸟中之王”。各种颜色相异的菊花拼成的孔雀吸引了我,三只孔雀争相开屏,尾巴是黄色的,身体是绿色的,头是紫色的。旁边又种着许多花,看起来真的很美,有万山红遍、兼云香菊、太平鸽、美丽、白狮子等,其中我最喜欢白狮子,它的花瓣像瓜子壳一样尖尖的,好像是用奶油挤出来的。

花的种类有很多,但菊花才是真正属于秋天的花。在中秋时节,菊花好像并不那么张扬,而是静静地表露着自己淡雅的气质。

当我还在沉思的时候,爸爸的叫声把我从秋菊的灵魂中拉了回来,“孙叶秋,回家啦!”

踏秋赏菊的作文【二】

重阳节前夕,几位同学相邀去明湖踏秋,我虽身染小恙,但还是欣然前往。

下午,公园里人颇稀少,显得格外宁旷而幽静。整洁的青石路上偶见飘零的落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冬青泛着暗绿色,野生的小菊花,星星点点,闪烁着金光,一直延伸到绿荫深处,弯弯的白杨树叶子仿佛清瘦稀疏了许多,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仰首翘望,天蔚蓝而高远,在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淡成白色,与轻薄的雾霭连在起。

绕过树丛,清风拂面,一泓静静的湖水镜子一般,将远山的峰峦,岸边的垂柳,湖心的小岛倒映出来。一叶扁舟安逸的飘在远处,许久不动。荷花是明湖的特产,而此刻只有几许残倚,一只小小的青蛙蹲在上面,瞪着眼睛无声的望着我们,似乎要诉说什么……一阵风吹过,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悲凉,于是下意识的把眼睛从湖面上移开,向铁公祠走去。

铁公祠正在举办盆景展览,面对这一件件艺术珍品,我简直要为这次秋游欢呼了。盆景是雕刻与栽培艺术的结晶,被誉为立体山水画,它集天下之灵秀于尺寸之间,给人以高雅的享受。苏杭的妩媚,漓江的.清丽,巴山蜀水的豪峻,更使我犹如步入宋元人的画卷。

C君是我们中最活泼,最有才华的一个,他窜来窜去,对每个盆景都无情地抨击一番、而且还提些令人咋否的破坏性建议,我真怀疑他是否对这些也许比他更有才华的作者怀有深切的嫉妒。

看完盆景,我思索着说:“这些盆景都很美,都相当富有诗情画意,但仅此而已,不能再给人更深邃的东西了。”

C君立即反驳道:“盆景的本质就是创造实在的美,而不是抽象的哲理。”

我点点头,不想争论下去。C君刚才说过他参加盆景比赛就只放一只空盆,那么这个空盆就只有无穷的哲理而没有一丝美了吧。一笑!

从铁公祠出来,眼前的一湖秋水向我们显示出它无法抗拒的魅力,于是S君跑过去租了两条船。

我们轻轻地把船划开了,船浆在湖面七留下两行浅浅的波痕。

船过湖心,大开水战,愈演愈烈。溅在我身上,禁不住哆嗦儿下。这才偃旗息鼓,在历下亭泊了船。这里杨柳依依,一派古老典雅之风,不禁发思古之幽情。此亭约建于北魏(故址不在此,明朝嘉靖年间重建于此。

弃船上岸,只见两侧镌刻着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两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虽年深日久,但其雄浑挺秀的笔力,仍神韵不减。亭后“名士轩”不知为何门户紧闭。隔窗而望尚可依稀看到迎面挂着的郭沫若先生为明湖所题的-副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片大明。”但是杜甫和李北海的画像,张祥河、杜小梦等文人雅士的石刻,却不得而见了,令人怅然;辛弃疾、张养浩等济南名士也一去不返、吟诵着他们的词曲不禁又是一通感慨。前人曾道:“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旧,问济南过客,有谁续名士……”大家兴致顿减,默默坐在船头看悲伤而壮丽的夕阳燃尽最后一丝瑰丽,岸上已是万家灯火,为击退悲凉之情,我故意玩笑说:“今值碧云黄叶之秋,落霞孤鹜之辰,华灯初上,晚籁始生,素月入怀,淸风振衣,且暮山黛水,古亭断碑,衰柳残荷,曲径长堤为吾人独有,当陶然而醉.何故做苏子赤壁游之态也……”于是一阵急促的浆声把我们送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