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名声与幸福议论文800字)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名声与幸福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4 02:08:11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名声与幸福议论文800字)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一】

生活的脚步不停地前移,一日一日的向着理想的目标接近。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活着,奋斗着,为了生计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的忙碌,生活在奋斗不息的基础上,不停地变化,正面的结果是升腾,生龙活虎,其乐无穷;负面的结果一日一日地衰减,今不如昔,最后一无所有。这是事物的双重标准,一分为二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前行的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而是充满荆棘坎坷的因素,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有能力应付,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向前走下去,收到成功的硕果,品尝到丰收的喜悦。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人生就是这样的过程,大同小异,没有捷径可走。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的,依靠他人的施舍度日,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最终要饿的。

人生道路上,谨记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有也是陷阱。不论到什么时候,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生活才有情趣,生活才能到达祈求的目标。侥幸心理是我们生活道路上的障碍物,必须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克服困难,放下包袱,走向成熟。

人生道路,分成多个阶段性,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急于求成,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愿望难以实现,只有脚踏实地的认认真真地去做,落实自己的`人生蓝图,用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理想才能开花结果,收获的季节,会有采摘不净的累累硕果展现在面前。一句话,美好生活是靠奋斗创建起来的,等待,懒惰永远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 “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 “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 “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苏轼,是国文坛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强调的是,坚持和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成大事”的目的。美国当代的医生威廉•奥斯罗每天都要坚持阅读15分钟,这使他不仅在医学领域知识渊博,其他方面也满腹经纶,拥有了良好的文学素质。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持之以恒,不好高骛远,着眼于今天,着眼于当下,一步一脚印,坚持走好每一步。

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丘吉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此,在于他的不肯放弃。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想,没有人会遭遇到比丘吉尔更大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畏惧,唯有选择迎难而上,把困难作为一种不断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前进鞭子,要知道,把希望放在所谓的奇迹上,日复一日地等待奇迹出现,实不可取。曾有人说过:“绝望谓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没有脚踏实地的坚持,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想用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希望来支撑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我只能说那是痴人说梦。

毛泽东说过:“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它被无数莘莘学子写在案板床头,恨不得每日吟诵十遍。然而坚持,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它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每天多弄懂一道题,多背过一个知识点,积少成多,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苹果总裁乔布斯说;“大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在命运、人生、学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这种思考方式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并且改变了我的人生。”

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正是告诉我们,坚持是至关重要的吗?让我们站在原点的位置上,坚持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坚持去做认为正确的事,就会赢得丰厚的人生馈赠。

名声与才能作文议论文800字【三】

所有的事不过就像一堆大小不同的石子,越小则越贵重,只有专注的人不断寻找,才能得到它们。

李小龙说:“专注是成功的关键。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实只是一般人,但他具有激光般的专注力。”那些能成功的人不是比别人多长了一个脑子、一张嘴、一只手,只不过他们能将心思全用到自己所做的'事上,才能成功。有一次陈景润走在路上,正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数学问题,突然就撞到了什么。他以为是撞到人了,连声道歉,一抬头,才发现自己是撞上了一棵树,不由得笑了笑。正是有这样对数学的专注,陈景润才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李白小时候不专心学习。一次,他不去上学,去到河边,遇见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问老奶奶在做什么,老奶奶回答说是在磨针。将铁杵磨成针除了日复一日的坚持,还需要超强的专注力。俗话说:“不怕事难干,就怕心不专。”没有专注力,就是整天整天地做事,也难做成一件事。就像是那个被政事分了心的才尽江郎。江淹要么勤政,要么作诗文,都能有所成就,但无奈他一心二用,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千古笑话。

朱熹所谓“主一无适便是敬”,就是说做事时心无旁骛就是敬。1933年美国加州大地震时,爱因斯坦正在作研究,他的注意力太集中了,完全进入了痴迷忘我的境界,竟没有发现房屋桌凳在震荡、移动。直到几个大学生喊他,他才意识到正在地震,赶紧跑出大楼。这和董仲舒的“读书三年不窥园”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这样主一无适的精神不正是他们事业成功,获得成就的最大功臣吗?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只要有一心一意的专注,就是涓涓细流,也能把坚石凿出一个洞来。我们只要有滴水穿石的专一精神,还怕做不出成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