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2015-2017年宁夏中考作文题目)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2015-2017年宁夏中考作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3-12-11 04:33:57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2015-2017年宁夏中考作文题目)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一】

1、以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

2、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倒叙:先写结局,再追述顺序叙述事情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作用:对缘由做补充,对人物做介绍。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二】

托着下巴的我,透过窗户对着清冷的夜空又一次地唉声叹气。“哎,英语好难啊。”望着这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选项,我的脑袋里好像被蛀空了一般,如同外面的夜空——黑漆漆的,又似一团团乱麻,越缠越杂。“灵感啊,你快闪一闪吧?”我边敲打着脑袋边默默祈祷好运的降临。

“怎么,思维又被卡住了?”爸爸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身边。“是啊,太难了,好几处选项我都吃不准,看来我可能真的不是学英语的料啊。”我明显底气不足地对老爸抱怨。“既然这样,就不要傻坐在那里了,走,陪我出去走走吧。”爸爸提议。我刚想拒绝,老爸立马拉上我就走。

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我和爸爸漫步在街头,谁也不说话。老爸的余光瞟过我几眼,我故意没看到,因为我还没想好说些什么。突然爸爸开口了:“女儿,看到那只和小孩嬉戏的小狗了吗?”我顺着老爸手指的方向看到这样的画面——小主人用骨头一次次地戏弄小狗,而小狗却执着地尝试着品尝它的的美味,连续几次的挫败并没有打消小狗最初的梦想,最后,在小狗猛的一跃中,小男孩手中的骨头成了它的战利品。我拉过视线,看到了爸爸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沉默了,我知道他是借小狗说我呢。“其实,只要是,总有失败的时候,对你来说,英语那如堤坝般无法逾越的90分,就如小狗眼中的骨头,你想拥有到它,就不要怕失败。谁都知道,放弃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你当真决定要放弃了么?

爸爸说完,微笑着眨着眼睛,然后潇洒地和我挥了挥手,只留给我一个坚实的背影。

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正津津有味吃着美味的小狗,我陷入了沉思。平时在英语上我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回报太少;看别人考试高分常有,而我总是差那么一截。导致现在已经到了厌读怕背的'程度,而事实是越厌越怕当然成绩越差,现在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已经比较严重了。老爸一下就看到了我的弱点,哎,知我者果然是老爸也。可老爸,你该明白,我怎么可能连这些小动物都不如呢?不,不会的,只要我努力,我一定可以学好英语。我也要朝着我的骨头勇往直前,我绝不能让英语这门功课落下太多,更不能让它成为我的绊脚石。灯光下爸爸已经走到了拐角处,我深深吸了口气,朝着爸爸的背影大声叫道:“等等我……”我第一次感觉前面的路是如此敞亮。

“好了,快点走吧,回去后,英语一定要读,要背哦。”爸爸远远地朝我说。“知——道——了——”,我迈开了轻快地步伐,大步流星的向爸爸跑去……站在拐角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拐个弯,那里一定是别有一番风景。

是的,走过那个拐角,我的世界不再寂,在那儿,我看到了属于我的那片青青草原——青草,绿树,红花……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三】

叙述:对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待,基本表达方式

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人物描写肖象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交待环境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夹叙夹议: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分析宁夏2020中考作文题目【四】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