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前浪后浪为题800字作文)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前浪后浪为题8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24 14:11:52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前浪后浪为题800字作文)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一】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看了《后浪》都热沸腾,每一个字都直达心底,每一句话都印象深刻。

何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稿词,而是一个又一个铿锵有力得发音组成的心灵的怒吼。

都说一代人不如一代人,可是这只是格局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而产生的对新兴文化与艺术的不理解。

就像是一个搞科研的和一个搞事业的,他们互相促进却不能很快的相互理解。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力,选择专业,选择伙伴,更有甚者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热爱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不去做同而不和的小人,我们要踩着前人们的成果去实现自己,去实现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做一个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君子。

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是这个国家最美的风景,儿我们的中国如今繁荣昌盛,这就注定了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再平凡。也许,你只是缺少了一次坚持,也许你只是缺少了一次努力。我们离成功很近,我们只差迈出那最后一步。

我们,随时后浪,但是我们可以奔腾!

我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奔腾吧,后浪!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二】

1.“微”有微小、微博、温暖、底层之意。(1分一个要点)…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页第5页)…⑶草根民众的传递感受的需求;⑷快节奏社会的需要;⑸“生命本微”等哲学理念被很多人认同。等等(说出3点即可)4.例:更近:一个微小的力量的推动就会使更多人关注与参与;可以让有才的人都成为老师,获得知识更贴近;温暖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互享,让远在天边的人觉得就在身边。例:更远:沉浸在网络中却无视身边的人(包括最亲的人);缺少实际生活中的互相联系。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三】

五四青年节,一则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刷屏了,演讲从“一代不如一代”的争议话题切入,然后从“羡慕”到“敬意”再到“感激”层层展开,表达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坚信。对于广大青年干部,我也想说:奔涌吧,后浪!

奔涌吧,后浪,时代真理请你尽情享用。真理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真理指引社会发展。青年干部要把学深悟透时代真理作为奔涌的动力源,用真理点亮指引我们奋斗的灯塔。迷茫时,读一读原句廓清思想迷雾;乏力时,看一看原著补足思想之钙。青年干部,不要羞于索取时代真理的精华,时代真理因你的索取、占有而更显光芒,你也因汲取时代真理的营养在奔涌的河流中劲力十足,请尽情享用吧。

奔涌吧,后浪,初心使命请你铿锵前行。回溯百年来,五四运动精神不曾因时代更进而有一丝一毫减淡,相反,它已经融入到每一个青年的思想,流淌在每一个举手投足的瞬间。青年干部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的,也是一代代青年用实践、实干在传承、在弘扬的。青年干部,锤炼好我们的本领,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未来,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到时代的河流中,去奔涌;到世界的浪潮中,去逐浪。

奔涌吧,后浪,不负韶华请你向阳而生。阳光是青春最好的养分,是韶华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人的韶华是闯荡世界的苦涩与惊喜,青年干部的韶华在一件件为民做事中积淀。青年干部要用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为工作增添活力,满怀激情又踏实肯干。青年干部也要用纪律准绳约束自己,用规矩的尺子量出一片晴天,让阳光沐浴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给予他们向上而生的力量。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四】

2月18日,木星合月。在微博搜索这个听起来既专业又生僻的天文学词汇,竟然有160647条结果。“木星边上是昴星团,还有金牛座的一些亮星。”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当天发出了一条带照片的微博。对于他来说,微博已经成了重要的“科普阵地”。“我们过去有专业的天文论坛,但网友数量有限,而微博受众范围更广。”朱进告诉记者。国家博物馆微博团队的李秀娜则认为,微博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科普内容的传播,“关键在于鼓励网友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网友有话说。”

前浪和后浪的主题作文【五】

“微文化”,包括微博客、微支付、微公益等各种附加产品集合起来的微力量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时代已然来临,将网络和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更好地连结了起来。微文化的创始人麦子说,从哲学角度来谈论微文化,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即温暖”或“生命本微”等哲学理念被很多人认同。“当人类觉察到‘微’的时候,‘微’便在行动——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正是这样温暖的诗意的阐述和对生命的关爱,才书写出微文化的本质。

1.通读上面四则材料,写出题目中“微”的不同含义。(3分)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再小的力量通过微博也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B.微文化的本质是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

C.微时代、微力量,享受着微生活,能使亲友生活充满乐趣和阳光。

D.微博新媒体渠道对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科学在小小的发布框中变得平易近人。

3.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微文化”产生的原因。(3分)

4.因参加“微论坛”讨论“‘微文化’到底让人们离得更近还是更远?”话题,请你简要理出几条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