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国庆回家吃饭的作文)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国庆回家吃饭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4 05:24:14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国庆回家吃饭的作文)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一】

陈彦霖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一生下来就患了轻微的脑瘫,手脚没什么力气,智力跟四五岁的孩子差不多。但同学们从不嫌弃他,经常帮助他,十分关心他。

那天下午下着小雨,我打着伞正往家赶。突然,看见我的同学包智文和应沁拉着陈彦霖的手一起走着。我赶紧追上去,好奇地问:“你们家跟陈彦霖不在一个方向,怎么一起走啊!”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送陈彦霖回家。”

我心里微微一动,陈彦霖的家与我家在一个方向,又离得很近,我……想到这里,我对他们说:“让我送他回家吧!”他们听了,似乎有点不放心。我拍着胸脯说:“放心吧!我保证把他安全送回家!”他们俩相互看了看,点点头,再三叮嘱我:“你可不能开玩笑哦!一定要送到他家楼下哈!”说完就把陈彦霖交给了我。

我一手拉着陈彦霖,一手打着伞,和他并肩走着。由于他比我高出半个头,手脚又没有力气,走路时,几乎是我拖着他走,所以非常吃力。一会儿工夫,我举伞的手也又酸又软了。于是,我丢开陈彦霖的手,说:“陈彦霖,你自己走,不拽着我,好吗?”可他哪里听得进去,非拽着我的胳膊,还说:“哥哥,我喜欢拉着你走。”我假装责怪他:“还叫我哥哥,你看你比我高多少哇?”“嘿嘿——————”他极不协调地蹦跳着,还傻乎乎地笑着。看着他那单纯天真的样子,我咬着牙,拉着他的手,继续往前走。就这样,我一路拉拉扯扯,跌跌撞撞,终于把他送到了家。

那天,我比平时回家晚,但我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二】

黄昏,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路被拦住了——一群人不知为何围成一圈。“是演杂耍吗?”我怀着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挤进人群,探出小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正跪在人群中:乱糟糟的头发,土黄色的脸,一身破烂的衣裳。地上放着一块破旧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牌子前方放着个盆子,里面散落着几十个硬币和一些零钞,不用说,一定是在乞讨。

我挤上前去,正准备掏钱,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冒了出来——“他,可以自己去挣钱呀!”

于是,我又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虽然精神差点,但并不瘦弱,也没残废。“为什么不靠自己的劳动去谋生?”

他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抬头瞪了我一眼,仿佛在说:“你这个小毛孩,懂什么!”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外婆。她老人家住在乡下,爸爸妈妈再三邀她来城里享福。可她总是说:“你们也不容易。我在乡下劳动惯了,到城里反而不适应……”我仿佛看见年过花甲的外婆正倔强地挺直腰板,挑着担子,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这是我今天逛街遇到的第五个了。”不知是谁在旁嘀咕了一句,把我从沉思中唤醒,我悄悄的离开了人群。

走在热闹的大街上,我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刚才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需要帮助,却很难得到;而有些人原本可以自立,却要别人帮助。

我想起外婆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应该同命运进行不懈的抗争。

国庆节回家的作文【三】

提起“春运”这两个字,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头疼,每年到了春节这个时候,按中国的传统应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离家多远都期望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父母身边过一个团圆年,正因如此,才使得每年的春运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工程,才使得无数在外的务工人员为了一张回家的车票通宵达旦的排队,才使得大家想起在春运输途中的受罪不寒而栗。

我其实真正的感觉到春运的苦、春运的累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外地读书,每年到了春节放假之前,学校都会组织安排特定的学生窗口让学生排队买票,那是离家不远,票相对好买,对于回家的车票从来没有发过愁。节后返校的时候,春运的高峰期已快过去,车票也自然不难买到,但那个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还是回家时在火车上的十几个小时,平时觉得宽敞的绿皮车厢里过道座位早已是行李箱、编制袋和人挤成了一团,即便是我们买上了有座位的车票,也不能舒舒服服的坐着一路到家。至于只有站票的春运“站”士那就更别提了。

参加工作后,这样的春运情节依然延续着,每每此时我都会想,世界上哪个国家还会有这种一年一度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的景象? 也许在外国人眼里,他们只把春运当做一种客运交通的非常时期,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千千万万农民进城打工带来的特殊的交通狂潮。春运的任务只是想方设法完成这种举世罕见的客运重负。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传统习俗的角度看,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不仅仅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而是在完成中国人要一直延续的数千年来的传统:“过团圆年”。

这次碰巧在春运途中看到一部春运题材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故事围绕“春运难”展开:主角的春运回家之旅从飞机到火车再到长途汽车;从到渡轮到自驾到手扶拖拉机再到徒步行走,这哪是回家过年,简直是长征啊!再历数他一路上的奇遇,飞机航班因天气取消,拿着下属从黄牛党手中弄来山寨般车票却在火车前行途中路段塌方,转坐长途小巴却又是半路出“撞人事件”,以及遭遇“女骗子”,长途汽车抛锚,睡觉走错房间被人暴打,钱包失而复得,渡轮靠岸后追赶“女骗子”,抽中一等奖的小车,自驾途中出现翻车事件,以至年三十夜只能野外篝火煮泡面喝小酒,浑身沾满鸡毛去shopping,最后安排人给牛耿未能讨回的工钱,以及和小三分开回归自己家庭……一路的情节真可谓是笑中带泪,囧并真实着。其中回家的艰辛没有相似经历的人可能很难到,但其中饰演老板的徐铮在回家途中因半路塌方而怕难以赶回家,便给老婆打电话,老婆在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年三十能回来就行。”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嘱咐,却足以牵动千万游子的心。也正因这样一个个近乎真实的场景,便在有着类似经历的观众的心中产生了春运情感的共鸣。一路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它展现着在外工作的人们一个共同的情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为此,即便电影也好,自己经历也罢,每每再看到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想,从人们情感的另一角度,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应该正是中国当代进城务工者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若干年后人们再提起“春运”,也许已是烙印着“中国年文化”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也正式是春运这样的当代“年文化”把我们的家乡、把我们在此打拼的城市一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是春运让我们感受到这情感磁场的无比强劲的力量。也正因一路载着这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情怀,春节只要能回家团聚,春运中那万里长征般的疲惫艰辛又算的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