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兴国风俗作文(写宁都风俗的作文)

兴国风俗作文(写宁都风俗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16:06:54
兴国风俗作文(写宁都风俗的作文)

兴国风俗作文【一】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兴国风俗作文【二】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风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日,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日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日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风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风俗。

兴国风俗作文【三】

公园大门是一个牌楼。这牌楼以石砖为柱,瓦片为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中间牌匾上三个清秀俊逸的烫金大字赫然入目:兴国园。石柱上书有:文峰无语静观青山依旧大江东流,砚池有水难抒要塞风云古城沧桑。灰石色的石柱配上暗红色的砖瓦,显得古朴典雅,精致端庄。

走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苏式园林。一条小河蜿蜒而过,静静的似乎从没被风激起过水花,唯有树叶飘在水面,红的,绿的,静静地荡漾。已是阳春三月,树木已抽出嫩芽,花儿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又生机勃勃起来。你看,她们绽开了笑脸,正互道早安哩。小草也不甘示弱,使劲地吐出新绿,他们也要给这明丽的春天增添一抹色彩。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多美的一幅五彩春野图。

顺着溪流向里走,来到了善政桥。善政桥不大,却雕梁画栋。雕刻精美的石英栏杆立于桥的两侧,与这小桥流水的景观融为一体,让人仿佛步入了一种清悠旷远的境界。我踏上桥,低头俯视,只见河水碧澄澄的,清澈见底,河底的水草在水中扭动着曼妙的`身姿,似乎是在跳着水草舞,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正欣赏着舞蹈,忽地,一条“金链子”从水底一闪而过,跃出水面,转了个圈又落入水中,激起一阵水花。只一会儿,水花化为涟漪,一层层地荡漾开去。这涟漪惊起了小虾,它们急速地后退,清澈的水中便留下一道痕迹,接着它们摆动着几对细细的腿,缓慢地前行。

倚着栏杆,举目远眺,便见着了兴国塔。那塔有七八层,四十余米高,虽称不上高耸入云,但在公园中也算得上比较引人注目。初见兴国塔,只觉其雄伟壮观,气势非凡。那灰色塔身由青砖叠上去,更觉其神秘。细细看,却见塔顶缺了一部分,像被削去似的,仿佛一支钢笔,写下了忠义之邦的沧桑历史。沿着小径走近兴国塔,只见塔身下有四扇生锈的铁门,透过铁门的小洞往里看,地上早已铺满一层厚厚的历史的尘埃。青砖上有些青苔趴在上面,它们贪婪地吸食着露水,沐浴着阳光。青苔的清香与石砖的古韵扑来,令人心旷神怡。

花红柳绿,亭台楼榭,千年古塔,江南水韵。我沉醉于这古朴雅致的世界里,久久不能离去。

兴国风俗作文【四】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风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日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风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风俗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