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春节习俗作文400字湖南)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春节习俗作文400字湖南)

更新时间:2023-11-30 02:25:11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春节习俗作文400字湖南)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一】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过年风俗。而我的老家湖南岳阳,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初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吃、喝、用、穿,样样俱备,一样不落。最具年味的非“熏腊味”莫属了。大人要选几块不肥不瘦的猪肉与鲜肥的活鱼,用食盐和酒腌三四天,让鱼肉入盐味。接下来风干后,挂于火灶房中,用炭火和柴火熏烤,火候要刚好,慢慢熏烤,待鱼肉沥油呈金黄色后,贮存在干燥处,腊菜便制作完成啦!这一定会成为年夜饭的两道美味佳肴。但小孩子们要控制食欲,这是因为这两道菜是要过年才能开动的。除此之外,还要打糍粑。就是几家人把当年自家收获的糯米蒸煮好,倒入一个器皿中,大人们每人都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杵,围着器皿中的糯米使劲搅拌使其成为粘粘的糊团,然后放到案板上,由资历最老的长者做成又大又圆的饼状,意为团团圆圆。

而除夕,照例是最欢乐的一天了。每家每户的大人们都赶着做年夜饭,菜必然是非常丰盛的。贴对联,也是年三十必不可少的项目。大人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如意对联,搭把椅子,抹上浆糊,再将对联贴上去,就大功告成了。当对联贴起后,显示出隆重、喜气、焕然一新的景象。大人忙碌了一天,小孩淘气了一天。到了傍晚,年夜饭开动了。大人们互相敬酒、敬菜,小孩也向长辈拜年,讨得一大叠压岁钱。大家一起团团围坐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一桌丰盛的菜,充分刺激着我们每个人的味蕾,让每个人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吃完饭,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在笑语中、团圆中,送走劳累、忙碌的旧年,迎接幸福、快乐、美好的新年。

正月初一,大人们带着自家小孩互相串串门,打打小牌、搓搓麻将,或是嗑嗑瓜子、聊聊家常,增进一下睦邻感情,畅想一下新年的美好生活。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结束了。大家又回到平时工作、学习的生活状态。这个独特而又热闹的春节真让人回味无穷。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二】

人们都喜欢过年,其原因当然在于美食与热闹的习俗呀!

湖南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得吃腊肉,其腊肉的制作也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做,味道才会地道、肥而不腻。做腊肉也不简单呐,首先要准备好肉,再用盐腌一段时间,直到色泽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下一道工序要将腊肉挂在柴火上面,把它烤成乌黑就完成了。

话说年年有“鱼”,在湖南春节时候,这道美味是少不了的,在过节的前几日,家里的大人都会去集市采购肉质鲜美的鱼来做成各种佳肴。因此吃上这些美味,才有过年的味道。

孩子们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就是缠着父母买新衣,家长也都不会拒绝,新年嘛!当然要辞旧迎新啊!之后才是采购各种各样的爆竹,等着在除夕夜晚大肆的开心一把。

孩子们都在开心迎新年,大人们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们要买各种干果,等着春节的时候招待客人,还要买好烟花爆竹在除夕夜迎财神,据说这样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在赶着做年菜来犒赏在外辛苦装钱的“功臣”,因此,家家户户都是酒肉飘香,喜气洋洋的气氛笼罩整个湖南。在除夕夜里,家家大门敞开,赏烟花。美丽的烟花点缀了黯然的夜空,就像绽放在夜空中的花朵,叫人连连称赞,整个除夕夜灯火通明。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家家都在这孩子到亲戚家拜年,孩子们更是乐不开支,因为在这一天,他们能得到丰厚的压岁钱。

湖南的每个春节都过得分外热闹,一点也不比别的城市差。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三】

伴随着寒假的到来,湖南春节也欢欢喜喜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家乡的湖南春节丰富多彩,风土人情也是有一番特色。

除夕是湖南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天,亲朋好友们都会欢聚一堂,簇拥在餐桌旁,吃上一顿年夜饭,这时,便是除夕中最美好、最有意义、最开心的时刻了。临近夜晚,夜空中就绽放起了一朵朵美丽的烟花,那闪烁着的光芒,照亮了大家的笑脸、照亮了黑漆漆的夜空、更照亮了人们的心。深夜降临了,但是千家万户都是灯火通宵,因为除夕必须守岁,守岁是为了对流水般逝去的时间寄予深深的留恋之情,更是对新年的到来所感高兴,在12点之前,所有人都不能睡觉。而且晚上,大家都要坐到一起吃苹果,这代表着一年都平平安安。于是,除夕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大家便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挨家挨户地去拜年,这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表达方式。当然,小孩子在这天总能赚足压岁钱,接到长辈们递过来的压岁钱和美好的祝福,心里是多么欢悦啊!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湖南春节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赏花灯、舞龙、猜灯谜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夜晚,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声、鞭炮声那是接连不断。当然,还要吃汤圆,汤圆代表着和和美美、团团圆圆,那白白嫩嫩的外表、花花绿绿的馅儿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味道更不用说,滑溜溜、香喷喷、甜津津,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

在欢笑声中,湖南春节已经度过,但回想起来,还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四】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比如:鱼丸、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五】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俗民风也随着地域的差异而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区别很大的民俗传统。

我的家乡在湖南,一个文化底蕴很浓的地方。在我的家乡有着很多独特的风俗人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已经被淡化了,然而倘若你来到湖南,特别是在湖南朴实的农村,你便可以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了。

在我的家乡湖南就是一个保留着独特风俗的地区。每逢喜事,照湖南人热情的性子,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用木板搭一个戏台子,请艺人来家里唱湖南著名的花鼓戏。在屋里摆上大圆桌,请亲戚邻居到家里吃饭看戏,摆大圆桌象征团圆,祥和的寓意。桌上不会摆太多碗菜,但是每一碗都内容丰富,我们叫它“杂味菜”是当地最有名的菜之一,菜里有香肠,木耳,豆干……这种菜虽不及“淮扬菜”那样精致,却能从这道粗犷豪迈的家常菜中吃出农家独有天然朴素的风情,也别有一翻风味。

在农村,吃自己种的菜和大米,很少去买东西,房子也是自己家盖的。我们住的房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年轻时用汗水夯筑起来的,红砖,黑瓦是我们那儿房子最大的特征。我们家有两层楼,上面睡觉,下面吃饭,格局简单。那不像城市里的房屋,闪闪发亮,富丽堂皇。那都是用天然的土砌成的,走进去就嗅到一种清香的泥土味,有种能让人返璞归真的独特气息。

大人们听到韵味十足的腔调也跟着哼起来,小孩们则在桌上的大碗里聚精会神地挑着香肠,一幅多么热闹祥和的画面!戏听完了菜吃完了,客人主人依依惜别,临走前主人总会向客人递上一块腊肉,肉熏得红通通的,这里面装着的是湖南人热情好客的美好情谊。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六】

盼啊!盼啊,眼看湖南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湖南春节前,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湖南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湖南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湖南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湖南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湖南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湖南春节风俗作文800【七】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