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班主任关爱自闭症儿童范文)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班主任关爱自闭症儿童范文)

更新时间:2023-06-18 09:40:55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班主任关爱自闭症儿童范文)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一】

传记电影《自闭历程》为我们讲述了美国动物科学家坦普尔.葛兰汀的真实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作家杨朔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对于教育者而言,咱们应该如何探寻孩子心灵深处深埋的火种?如何拨弄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种?影片已为我们指引了路径----这就是尊重、理解、欣赏每一位学生。

在我看来那些八九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她叫李静,是个长得很乖巧的小女孩,李静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愿上学,即使硬把她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课间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是如此漠然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联系其父母,希望从他们那能得到答案。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从小都是外婆带大,外婆也没什么文化,平日里只管她吃饱,很少与孩子交流,更别说教孩子了,将要上四年级了,父母才把她接到身边。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她经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与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间的感情就很淡薄,环境又陌生,导致她性格孤僻,行为也较散漫。在学校里,她总觉得老师、同学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时间久了,便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班上的孩子都对老师特别热情,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我也很习惯在课后把孩子们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聊聊天,李静同学也在其间,不过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谈论声中,我看到她总是欲言又止,于是在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关注她,请她教教我那些新鲜的玩具怎么玩;问问她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谁买的?考考她学懂了吗;对她说老师想听听她的观点,告诉她这几天进步了!今天和同学吵架不应该……告诉她老师想听听她的心里话……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下,及时把握好了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提出对她的一些要求。与此同时,并把她在校的进步及时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予以表扬。一个学期下来,她愿意主动与同班同学聊天了,偶尔还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

李静同学的转变、电影《自闭历程》的主人公坦普尔.葛兰汀的成长,让我深深认识到,尊重、赞赏、理解在教育实践中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

教育专家韩凤珍曾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不是命中注定要做后进生。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团希望的火种。只要我们做到像影片中的导师卡洛克博士那样,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指引我们的孩子们,用尊重、理解、支持去拨弄每一团火种,用欣赏去关爱每一团火种,用《一个也不能少》的师德底线去呵护每一团火种,我相信每一团火种都会熊熊燃烧……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二】

电影《自闭历程》是一部十分精彩的传记电影,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美国知名动物学家的真实经历,从自闭症儿童到畜牧学天才,其熠熠生辉不放弃的故事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励志传奇。这部作品是由知名导演杰克逊倾情执导,其豆瓣评分高达8.9分,并荣获了多项大奖。

主人公 坦普葛兰汀 从小就被诊断为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其母亲在抚养过程中,遭遇过很多的挫折。由于不擅长与人交际,极为暴躁,所以女主角葛兰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然而一次偶然发现,畜牧学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她的导师还有家人用遵遵教诲和耐心,成就了她美丽的人生逆袭。

这部作品的人物关系十分的简单,作为一部传统的美式传记佳作,其叙事风格简单明了,更为贴合现实的演绎了自闭症人群的成长与坎坷。导演用多角度的方式呈现了自闭症儿童天赋的一面,这种积极的引导也呼吁着人们更加了解这个群体,用爱心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这电影有很多细节很容易打动人。在temple做毕业演讲的时候,感动的我差点儿哭了。一个自闭症患者能一点一点的从自我,和别人的帮助那里走出来,再去帮助自己和别人和世界真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情操。她说的很好,我们不需要那么残暴,我们应该对它们给予尊重。我们就应该对任何事物都给予尊重。

《自闭历程》是英国导演杰克逊的代表作,也是受到广泛好评的一部电影,故事讲述的.就是自闭症患者女孩坦普的一生,坦普懂事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耍,不喜欢交朋友,在这个年纪,几乎所有人都想交更多的朋友,只有坦普静静独处,甚至不喜欢说话,完全自闭。

着急的父母去寻求医生的帮助,母亲才知道,原来坦普已经换上了自闭症,而这种心理疾病并不是吃药动手术就能治好的,医生告诉母亲,坦普需要爱来拯救,虽然母亲是哈弗大学的高材生,对于女儿坦普的病却束手无策,虽然母亲已经无微不至,但是坦普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母亲索性把坦普送到寄宿学校,希望能有惊喜的回应。

于是坦普遇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恩师,物理学家卡洛克,卡洛克博士发现坦普虽然有着自闭症,但是对科学很有天赋,别说同龄孩子,就是长大的成年人也不及坦普,随着博士的鼓励,坦普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虽然坦普没有治好自闭症,但是也许给她留下了很快乐的回忆,毕业后的坦普不愿意继续学业,去了亲戚家的农场。

为了让角色更加的符合现实,女演员克莱尔丹尼斯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身份之中,她不断地去摸索情绪,性格,所以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角色上的戏剧化冲突,她的一言一行,反映,都表达了自闭患者的内心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影以正面的形象演绎了主人公一生的成长,较为弱化了其人物上的歇斯底里。此种方式深刻表达了他们与常人之间的距离,也唤醒了人们不在有对于他们的偏见。

每一个人都是被老天眷顾的孩子,身上的优点与天赋都是自己可贵的标记。这部电影作品用暖人心弦的主题,增进了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爱,它励志的形式给予了绝境之中人们对于人生的期盼,或许我们都会逆袭自己的人生,关键就是在于敢不敢面对,然后挑战自己。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三】

这封信本来打算你18岁的时候给你写的。你在外地读大学,来信问我对你找女朋友一事的看法。我再次重申,大学四年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四年,应该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要以恋爱为重。至于学习,如果还有时间,就去抄抄同学作业。

还有一点,你父亲必须提醒你的:不许在宿舍打麻将!麻将洗牌的动静太大,易为校方所发现。别跟我说把你女朋友的连衣裙垫在桌子上了,没用的,就算把你女朋友垫在桌子上——我就不信你还有心思打。你父亲的态度很明确:弃麻将而择纸牌,是为上策。打纸牌动静小是其一,更主要的,就算校方发现,一副纸牌没收了你也不至于心疼。另:校方没收纸牌时你不可太老实,建议你抽出两张,让他们也玩不成。

……

这封信提前了16年。提前16年写的好处是:有16年的时间来修改,更正,增补;坏处是:16年里都得不到回信。

提前16年写这封信,确实有难度——不知道收件人地址怎么写。因为你就住在我家里。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收信人跟寄信人的地址不能相同,但是邮递员会认为你父亲脑子有病。

吾儿,我都能想到你收到这封信的反应——你撕开信封,扯出信纸,然后再撕成一条一条的,放进嘴里咽下去。你这么做,我认为原因有三:一,信的内容让你生气了;二:你不识字;三:你是自闭症,撕纸就是你的一个特征。不知道你是哪一点,盼回复。

一年365天,每天都差不多,但是因为有人在那天出生,上大学,结婚,第二次结婚……那一天就区别于另外的364天,有了纪念意义。吾儿,你也一样,在你的生日之外,还有一天,对你父亲还是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意义重大,你父亲的人生方向都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那天,你被诊断为自闭症,你才两岁零六天。

那天凌晨两点,我就和你母亲去医院排队挂号,农历新年刚过,还是冬末,你母亲穿了两件羽绒衣还瑟瑟发抖。

在寒风中站到6点,你母亲继续排队,我开车回家去接你。到家把你弄醒后,带上你的姥姥,我们又匆匆赶回医院。那天你真可爱,一路上咯咯笑个没停,一点都不像个有问题的孩子。你姥姥本来就不同意带你去医院检查,半路上就说不去了。但我还是要带你去。

你都两岁了,不会说话没叫过爸爸妈妈,不跟小朋友玩,你也不玩玩具——知道你是想替父亲省下买玩具的钱,但有些玩具是别人送的你玩玩没关系的;叫你名字你从来都没反应就像个聋子一样,但你耳朵又不聋;你对你的父母表现得一点感情都没有,很伤我们的心。你成天就喜欢进厨房,提壶盖拎杯盖的,看见洗衣机就像看见你的'亲爹。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能放下心。

到了医院才知道,你母亲差点白排一晚上队了,中间进来几个加塞的眼看把你母亲挤掉。你母亲急了撂下一句狠话:如果我今天看不成病你们谁也别想看成。你母亲字正腔圆的东北话发挥威力了。有个老头脱下假发向你母亲致意。还有一个人则唱起了赞歌:这个女人不寻常。

吾儿,在大厅候诊的时候我们很后悔,怎么带你来到这个地方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一直都很文静却突然大声唱起“老鼠爱大米”;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一直在揪自己的头发——揪不下来就说明不是假发但还要揪;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一直在候诊室晃荡,不时笑几声,笑得让人发毛……北大六院是个精神病医院,我们不该带来你这个地方的。

好在很快轮到我们了。你像是有所感觉,却开始哭起来,活不肯进诊室。吾儿,医生其实没那么可怕,医生也扣鼻屎,刚才我闲逛时看到的。而且跟我们一样,医生扣鼻屎也是用小拇指而不是用镊子。可能的区别在于:医生扣鼻屎前会先用酒精给小拇指消毒。

给你检查的医生是个专家,我们凌晨两点就来排队就是想给你最好最权威的。专家确实是专家,跟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很不一样:等一会,我接个电话。专家说电话也很有风格,干脆简短:……不卖!以后别给我打电话了,烦不烦。

但是我希望专家跟我们说话还是别太简短了,最好婆婆妈妈多问几句,我们凌晨两点排队不能几句话就给打发了。

专家问了你很多,但我们都代劳了。你太不喜欢说话了,以听得懂为标准:迄今为止你还没说过一句话。你不能跟小狗比,小狗见到我会摇尾巴,你有尾巴可摇吗?所以你要说话,见到父亲上班回来,你要扑上前去说:爸爸你怎么提前回来了,有个叔叔在妈妈房间还没走。

专家还拿了一张表,让我们在上面打钩打叉,表上列了很多问题,例如是不是不跟人对视、对呼唤没有反应、不玩玩具……符合上述特征就打勾。吾儿,每打一个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你也太优秀了吧,怎么能得这么多勾?!

专家说,你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闭症——吾儿,你终于得到了一把叉了,还是一把大叉,叉在你名字上——你的人生被否决了;你父母的人生也被否决了。

专家说完,你母亲说了三个字:“就是说……”。就是说什么啊,就是说可以高高兴兴去吃早餐了?就是说将来不用为重点小学发愁了?就是说希望在人间?还是就是说:医生,吓人是不符合医德的哦。

吾儿,你母亲当时只说出了“就是说”三个字,之后就开始哭了。专家拿出了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她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人道主义是催泪弹。你母亲泪如泉涌——哇塞,也太多了吧,我看她以后三年都没泪可流了。

我问专家:自闭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专家说了很多很多,什么神经元什么脑细胞……我不想知道这些医学术语。我对专家说:您就简单说吧。专家去繁就简,一言二字:未知。那怎么医治呢?专家曰:无方!不知道病因,又没有方法治疗,这他妈的什么医院。你的父亲当时英文都逼了出来:FUCKME!

正如专家所说,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有几家康复机构可以选择。专家开始化身指路神仙了,机构分别叫什么在哪怎么去。你知道的还不少啊,专家。

入机构就能康复吗?你父亲又问专家。专家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完全康复的案例。

吾儿,你知道绝望有几种写法吗?你知道绝望有多少笔画吗?吾儿,你还不识字,将来你识字了,我希望你不需要知道这两个字几种写法多少笔画,你的人生里永远不需要用这两个字来表述。

专家说你这是先天的,病因未知。就是说,你姥姥姥爷把你带大,免责;你父亲母亲把你生出来,免责!我们都没有错,有错的是你?!

是你父亲母亲的错,吾儿,父母亲把你生下来,让你遭受这种不幸。

吾儿,知道那天你父亲是怎么从医院回的家吗?——对,开车。你说对了。

你父亲失态了,一边开车一边哭,三十多年竖立的形象,不容易啊,那一天全给毁了。你父亲一边开车一边重复这几句话: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对我?我做错什么了?

你的姥姥双唇紧闭,一言不发,把你抱得紧紧的,就像在防着我把你扔出窗外。

你的母亲没哭,她没哭不是因为比你父亲坚强——车内空间太小,只能容一个人哭。你父亲哭声刚停,你母亲就续上了,续得那么流畅自然。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无缝续哭?

吾儿,到家后你父亲没有上楼,你母亲你姥姥抱你上的楼,你父亲还有几个电话要打。第一个电话打给你哈尔滨的姥爷。你出生后不久,你不负责任的父母把你扔在哈尔滨,自己在北京享乐。这两年都是姥姥姥爷带的你。你父亲要打电话跟你姥爷解释:你现在这样不是他们带的不好,你在他们手上得到了最精心照顾呵护,我要深深感谢他们。

第二个电话打给你湖南的爷爷奶奶。这事跟他们不太好说。后来发现不用怎么说,只要说个开头就可以了:你孙子将来可能是个傻子……电话那头就开始哭了。OK!电话别挂,放一边,吃完晚饭回来,再拿起电话,还在哭。电话还是别挂,放一边,吃宵夜去。

后面几个电话是打给你的大伯二伯,还有你的姑姑。他们的表现……?你姑姑这个娘们跟她妈一样,两个伯父表现不错,至少没哭。

父亲的朋友圈里,你父亲第一个电话打给了你胡吗个叔叔,他是你父亲的党。胡叔叔还没生小孩呢,吓吓他,吓他以后不敢生小孩,收你为义子,他的房子车子将来就都是你的了。

你父亲还想打电话,却发现没人可打,电话里存了200多个号码,跟谁说,怎么说——嘿,兄弟,我儿子是自闭症……嘿,姐们,你听说过自闭症吗?

那天你父亲哭得就像个娘们,花园的草看到了,你父亲可以拔掉;树也看到了,你父亲没办法,他们受《植树法》保护。人的心都有,却奈何不了一棵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树不逝。

吾儿,一个人不吃饭光喝水7天不会你知道吗?这点应该不需要你父亲验证,所以第二天你父亲就进食了。

吾儿,自打从医院回来,你父亲发现家里面可以坐的地方多了。台阶上,坐;门槛上,坐;玩具车上……到哪都是屁股一坐。

吾儿,你父亲做错过很多事,但最正确的就是跟你母亲结婚,你父亲未必伟大光荣正确,但你母亲确实勤劳善良勇敢。你母亲为了照顾你,果断地把工作辞了。

吾儿,你父亲只是三日沉沦,沉沦三日,他马上振作了。振作的标志就是:肆无忌惮的开玩笑了。

吾儿,你父亲每天在微薄上拿你开玩笑,不是讨厌你,是太爱你了。你举手投足都是可爱,你父亲胡言乱语也都是爱。希望你明白。

吾儿,你收到这封信后,我知道你会把他吃掉。你爱吃饼干,但我找遍了全世界,也没找到饼干做的纸。SORRY。所以你就别在意口感了,至少比烟头泥土好吃吧,你又不是没吃过。

信里面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医院的事,那些事情忘不了,索性写出来,你吃掉,以后也就没有了。

那些都是你的过去,不是你的现在,更不是你的将来。现在你一天比一天进步,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你势头很猛啊,小朋友,不得了啊,照此发展,你八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说:其实我也是个普通人嘛。有的人八十岁未还必能达到,一个曾经的高官现在的阶下囚说: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呸!不经过努力没有奋斗能成为普通人吗?

你父母也是普通人,一生下来就是,到还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无趣。所以虽然你最后还是沦为普通人,但你的一生比你父母有趣多了。不许骄傲。

我对你有曾经很多期待和愿望,这些期待和愿望有的冠冕堂皇上得台面,比方你成为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比方你当上省委书记;比方成为考古工作者;比方成为哪位部长的换帖兄弟承包点工程……这些其实都是浮云,算不得什么,父母对你最大的期待和愿望:你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个愿望说大就大说小则小,但希望你能帮父母亲完成,我们也会尽力协助,但主要还是靠你自己。

上不了台面的愿望和期待,父亲其实更期待你实现:搞大一个女孩的肚子。前提是:别强来,注意方式。

你父亲年轻时,情书写得才华横溢,以为会收获爱,结果只得到两个巴掌,颇意外。——你父亲后来总结出的可以作为家训,世代流传下去:写给A的情书,务必装到A收的信封里,而不能是B收的那个信封。子孙后代切记!

但父亲这次给你写信,真情实感,句句发自肺腑,尤其没有装错信封。希望能得到你的爱。

还有,回信的时候,虽然收信地址还是我们家,收信人就是我,但我还是希望你跑一趟邮局。邮局有个女孩长得不错,追到手我给你腾房。OK?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四】

今天看了一部纪录片《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看完的时候已是凌晨,感慨万千,必须马上写下来。

以往的我其实并不会太在意这类型的纪录片,毕竟自己身边并没有接触过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对自闭症的印象还停留在“雨人”这类型的天才身上。

但是近两年我真的有关注过,因为有了娃。我家宝宝语迟,到2周岁半的时候还只能简单的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啊啊或是嗯嗯嗯的表达,或是用手指代替说话,很胆小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再看到其他同年龄的`小宝贝都可以很流利的表达自己时,我真的焦虑,就担心因为我的不重视导致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在自己查询网络与相关书籍之后,我在小宝2周8个月的时候带他去儿保做了检查。在经过一系列的问卷及儿童游戏之后,医生的结果是:语言发展迟疑,平时要多和他说话,带他多和小伙伴玩耍,鼓励他说话而不直接代替他行动。

说行动立刻行动,为了能让小朋友尽早适应集体环境,决定接下来送他去早教班。在考察了几家之后,与老师表达了我们的诉求与要求后(多点耐心),在他2周9个月的时候正式上了托班。老师都很NICE,适应的还不错,也没有太多的分离焦虑,再加上每天每天都和他读书,终于,在3个月之后,3周岁的时候他终于能跟着我一起一个词一个词的学着说了,虽然说的不太标准,但我已经感激涕零。至此,我才真正的放下心。

再回到这部纪录片,看的时候真是眼泪汪汪,可能带入了一点我家娃如果也这样的情感。现在的人,在遇到困难或是失落的时候,都会调侃自己“我自闭了”。或是和我之前一样,用一种“自闭症的人一般都是天才吧”这样的眼光去看他们,但真正去了解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每个自闭症都是天才啊,绝大部分患者都无法正常沟通,主人公直树已经非常幸运了,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他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想法真的是靠着极大的努力才能写完啊,那么努力的用食指敲打键盘,不停的用手按着自己的耳朵提醒自己不要走神,用2天才能写完800字的文章。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用怜悯的眼神看待他们,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才明白,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正常的对待,不要对着他们哭泣,不想用异常的眼光看他们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对于一个孩子,都需要给于他们足够的耐心,孩子们都是一只只的小蜗牛,需要大家等一等,更何况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呢,正如那位医生而言,对于他们来说,不要只关注着大脑语言缺失的地方,那些大脑补偿特别发达的地方才是更应该关注去发扬的。

最近在等一个OFFER,心态都快崩掉,真是觉得自己快抑郁了,不想出门,不想社交,不想见人,想着去禅修。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紧张焦虑,老公看我心情不好他的心情也不好了,这肯定也会影响到小朋友的心情吧。

晚上看着这个纪录片,都觉得我这都是什么事啊,好好活着才最重要啊,开心的活着吧,自由自在的活着吧。像自由女神一样,面朝天空,真诚的活下去吧。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五】

自闭症儿子在海洋馆里无拘无束的畅游,就像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爱去感受生活。他也渴望和别人的感情交流,才会用最单纯的心去依恋马戏团扮演小丑的女孩。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父亲在床边要起身时,儿子从睡梦中伸出手寻找父亲的讯息,父亲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儿子的手心,不需要任何语言,父子的心通过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动作连在了一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父亲尝试送儿子去福利院失败后的感慨:“去孤儿院年龄太大,去福利院年龄太小。”这的确道出了已成年的自闭症孩子的生存窘境:父母终会先他们而去,如果没有亲戚或好心人的收留,父母的离去也就意味着他们末日的到来。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究竟该怎样安置这样的弱势群体,目前,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公益组织,都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

自闭症孩子,星星的孩子,只有星星能听懂他们的语言。星星的孩子,要怎样在尘世中快乐的生活?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六】

“自闭症”在现代社会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理疾病,自我封闭,孤独,不善与人交流,远离正常的社交环境是广义上的定义。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生存压力与日俱增,自闭症的现象已不再是异数。大多数人对自闭症患者存在猜疑、鄙视,甚至是排斥。不经了解的妄下定论,将他们归类于“精神病患”。

其实,自闭症患者在他们更为深切的痛苦中掩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是常人所不能体会的。传记电影《自闭历程》为我们讲述了美国动物科学家坦普尔·葛兰汀的真实故事,她也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与建筑专家。影片带领我们走进这类特殊的人群,感受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梦想。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片段式的记叙,概括了坦普尔从4岁到大学毕业的生活历程。在影片的一开始,坎普尔的一段自我介绍,开启了影片,也开启了她的人生。

从4岁起,坎普尔就活在自我中,她害怕被人拥抱,拒绝和人交流,只关注她想看到的,想听到的,并且对图像极其敏感。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随着年龄的增长,坎普尔在科学领域方面的天才展露无疑。幸运的是,这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导师卡洛克,他看到了坦普尔的天赋,并给予她很大的鼓励和支持。除了在学术上的教导之外,卡洛克还告诉她,每当她不敢尝试新事物,恐惧烦躁的时候,就想象前面是一道或者是几道门,而这些门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那么全新的世界就将呈现在她的眼前。正是这小小的鼓励,支持坎普尔走过高中,走入大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

坎普尔有颗纯真善良的心,她看到农场的工人们用不科学的方法养牛、宰牛之后,决定设计出一条最人性最科学的养牛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中,她遭遇到很多苦难,碰了很多钉子,但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实践,她成功了。

坎普尔的自闭视角一直充斥着心酸、彷徨与无助,电影运用一幕幕的有声画面让无声的情感流入我们平静的心田,激起涟漪,激发共鸣。我们深深的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而呜咽,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纷繁的世界?步入社会的坎普尔没有一味对自己的恐惧妥协,而是将这种恐惧化为意象——门。当坦普尔勇敢地打开一扇又一扇门时,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随之而来。坎普尔不仅做到了突破,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坎普尔还拥有极强的韧性和永不放弃的可贵态度。正是这种无畏的精神,让我们深深动容,联想到我们普通人和我们的普通工作,幸福的我们身心健康者;幸福的我们,和孩子们每天快活的工作。幸福的我们没有烦恼没有困难吗?有,并且太多。幸福的我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呢?比之坎普尔,我们有着太多的抱怨,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对孩子……

我们都是不同程度上的“自闭者”。因为我们也非常依赖秩序和渴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面对陌生和变化本能的具有抵触与恐惧,安于现状和循规蹈矩是我们的常态。

影片的结束,又是一段演讲,这一次她是在全美自闭症大会上演讲。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热情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给那些同样患有自闭症的人们。

这部影片不像传统的励志片那样,用各种动情的桥段,企图催人泪下。它只是用一种真诚的态度,向你叙述着一段真实且令人敬重的人生。

这是一部很丰富的电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易于常人的人,这部电影应该只是个开始,而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七】

坦普尔在应该得到拥抱和抚摸的年纪得不到满足,所以自闭,也害怕别人的接触。四岁了还不会说话,所以别人无法了解她思考世界的方式。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可怜的孩子。看着坦普尔为了获得平静而自己做了个机器的时候,我猜测,她的妈妈应该会帮助她克服恐惧,融入人群,这确实是普通人的想法,而影片让人意外。坦普尔自始至终都是个自闭症患者,她甚至为了验证那个机器的合理性而做实验写论文。这看上不合常理,我甚至可以想象这片子在中国拍的话,肯定会被妈妈打着“你不可能一辈子靠机器过活和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的旗号来克服恐惧。这部电影似乎有种在向自己的缺点妥协的味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完满的地方,有些不完满可能会伴随一生,那么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影片告诉我们,无法改变那就让他在那儿吧,看看自己的优点,然后尽量地发挥他。坦普尔思维异于常人,这让她在普通人不擅长的领域,获得另一番成就。

影片也没有一味对自己的恐惧妥协,而是将这种恐惧化为意象——门。当坦普尔勇敢地打开一扇又一扇门时,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随之而来。所以,这也是一部励志片。面对困境,有时候只要再勇敢一点就能过。当他不敢与陌生人说话又非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当她鼓起勇气走出宛如断头台的自动门时,她只是比平时多了一点勇敢。我们也可以。

坦普尔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也不懂得察言观色。而动物是简单的,所以她喜欢和动物打交道。让人玩味的是,她唯一的同龄朋友是个盲人。盲人当然不需要和她耍心眼。镜头在牛的脸部特写时,看着他们的眼睛,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们显得很善良,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说话,这让我怀疑语言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语言当然很伟大,但这是不是其实也增多了误解。坦普尔的工作更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她在姨妈家和牛过了一个暑假,让她觉得快乐。她也看过马在面前。所以很能理解她之后的工作,她趴在过道上模拟牛的感受又根据自己观察世界的特点设计出充满人性的过道。虽然牛一样会被屠宰,但至少让这个过程显得平静。她是真正的爱动物。

按照常人观点,坦普尔绝对是个异类。对待异类,大部分常人如她的室友同学老师也是不理解的。普通人拥有普通的眼界,看到的世界是大致一样,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群起而攻之。这部影片就结结实实地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我们该想想:对于那些不一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他们的想法,更何况,有名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坦普尔在自闭症大会上发言,其中一句让我很有感慨:不管是在家还是学校,举止和规矩都很重要。这句话又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普通人对待异类,尤其是精神问题的异类,有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善良:那就是认为他们有病,所以有些不合规矩的举止是正常的。当然不要钻牛角尖说不是说要包容异类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包容的是异于常人的思想,要坚持的则是做人的基本规则。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异于常人的天才爱人,那我们就不应该包容。

此外,比包容更重要的是爱。坦普尔妈妈对她的爱很伟大。影片没有过多妈妈是如何教会坦普尔说话和遵守基本规矩的,但这个过程必定世间难得。就现实而言,并不是所有自闭症患者都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许就是最普通的自闭者患者,那么,爱显然更重要。

这是一部很丰富的电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易于常人的人,这部电影应该只是个开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