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红色教育作文500字)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红色教育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4 23:33:35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红色教育作文500字)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一】

[1]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1 .

[2]宋贵.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5 .

[3]章小英.“法”润童心路径探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 2017 (10 .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二】

目前, 小学使用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有几种版本, 其中, 人教版的教材使用了绘本式的表述方式, 这是德育教育教材里程上的一大进步, 其教材中包含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两种叙事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适合学生阅读, 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阅读, 还有利于在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生活, 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根据统计, 课本中的教学材料多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主, 其次是动物类的传说以及童话。因此, 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三】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作文500字【四】

针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我们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抓住关健时期,针对高职生的具体背景和特点,科学地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二年级或20岁左右的时候有一个波动的时期,这是他们职业价值观正在逐步修正、确立和完善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们迷茫和痛苦挣扎的时候,更是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低谷的时期。这是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刻,因为人在思想波动的时候是最容易接受观点的时候。传统上是在高职生一人校和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进行有关职业价值观方面教育,从本研究中看这种两头热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这时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信念是比较稳定的,是不容易接受其它观点的,不符合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特点。从物质生活的价值观来看,二年级或20岁是一个转折时期,这时的职业教育会对影响高职生关于这一因素的看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一入校就开始,而且一直到毕业之前都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当然也要注意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波动的时期加大力度开展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高职院校要多找一些比较成功的高级技师做现身说法,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而促使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健康发展。\"

2.利用家庭对高职生的影响,家校共同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父母的教育程度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明显的影响,这就启发我们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校和家庭进行合作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的特点而进行不同方面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同时家庭也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给学校,以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从学校来讲,对于家庭经济背景比较好的高职生,应当在二年级或者20岁左右这个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自我发展方面的教育,以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强化其积极向上的精神。而对于家庭背景不太好的高职生,则可以在二年级或者20岁时这个关键时刻对他们进行物质生活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尽早树立符合社会现实和家庭现实的职业价值观。而对于独生子女尤其是女生,则应当加强自我发展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从家庭来讲,应当在子女能接受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客观的、符合社会和个人现实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需要、个性、能力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确立适当的职业价值观,其中母亲要发挥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3.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针对现在技术工人在社会中地位还不是很高、待遇还不是很好的情况,国家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大力宣传高职教育,让国人看到技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巨大贡献,以真正地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从 20xx年的两个代表大会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国家对高职教育大力扶持的态度,相信我国的职业教育会迎来又一个春天,同时对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宣传的作用也会提高技术和服务工作对高职生的吸引力。

从学校来讲,应当在高职生一人校就抓紧对他们进行坚持不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不稳定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在大学期间就使高职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以后工作所要具备的价值观,以使他们不断地同化这些价值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使高职生在毕业时能自觉的、非常乐意地选择和从事技术和服务工作。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仅仅着眼于学校的就业率,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从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大学校园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加大,如果学校不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就会导致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与实际需求脱节,甚至使得大多数就业指导成为“纸上谈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在创新模式、开展产学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为高职生创造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要形成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使高职生能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毕业后能较快地进人到工作岗位,这样就能使学生减少一些迷茫,从而容易确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这样也可以对高职生选择和从事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

总之,整个社会都应当参与到对高职生的爱护和教育中,这样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未来才会有无穷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