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写家乡豆腐的作文600字)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写家乡豆腐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1 11:20:11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写家乡豆腐的作文600字)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一】

臭豆腐素有“气味难闻,味道鲜美”的美誉,是一种知名食品。这种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听说奶奶会做这种老少皆宜的食物。在我不断的乞求下,她终于同意为我做这道菜。

臭豆腐是清代学者王致和首创的。很好吃,因为是在“臭水里”发酵的。这臭水不是不法商家用的阴沟里的脏水。这个“臭水”做起来很复杂。首先将盐水煮沸,放入竹笋、香菇、辣椒、韭菜等原料;其次,要密封起来,直到水面上有很多泡沫。最后可以把豆腐放进去,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泡24个小时才能捞出来,洗干净放锅里炸。炒出来的臭豆腐虽然臭极了,但是颜色金黄,仿佛一块块长方形的金条整齐地排列在我眼前。“不能急着吃热豆腐。”直接吃刚炒好的臭豆腐,会被烫伤。我不得不耐心等待。这时,房间里已经充满了臭豆腐的味道,我忍不住兴奋地闻到了味道。啧啧,我发现这臭豆腐真的很臭,但是你仔细闻,它也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你不仔细闻,你就闻不到!臭豆腐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嘴巴,把它咬下来。臭豆腐的酥脆感伴随着甜甜面酱,瞬间溢出我的嘴巴,然后我细细品味。咸中带甜,甜中带微辣,辣中带香。这种美妙的味道已经从我的嘴里滑落到我的胃里,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都在一饮而尽。臭豆腐真的是极品。

臭豆腐不仅因其独特的味道而深受我们的喜爱,而且具有最好的营养价值之一。它含有植物乳酸菌,可以我们体内的许多细菌和病毒,还能分解豆腐中的氨基酸,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所以我更喜欢吃奶奶做的臭豆腐。它是如此美味的食物。希望你以后能尝尝。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二】

有一个春节童谣是这么唱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今天就是二十五,传统磨豆腐的日子。妈妈为了给我们感受传统年的气氛,头天晚上便泡好了豆子。

二十五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厨房,和妈妈一起忙活起纯手工豆腐来。

我们准备了一个切菜板,一条特大号的丝巾(代替沙布),一个大铁锅,一个豆浆机,一碗在水里浸泡过八小时以上的黄豆,一些卤水和一个大量杯。“嗯,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仔细检查了一遍,拿起一包盐加入到准备好的用品当中去。

妈妈先把黄豆放进豆浆机里,倒入适量的自来水,按下开关。一阵阵轰鸣声后,豆浆机的黄灯亮了,我们拔掉插头,把榨好的豆浆,倒入过滤网中,过滤豆浆中的豆渣。因为黄豆在水中浸泡过,豆渣比不泡之前的明显多出了整整一倍,过滤网也变的不太好用了。

为了避免豆渣中有残留的豆浆,妈妈把过滤到一半的豆渣倒进了早已准备好的丝巾里,用力挤压,把躲在豆渣里的豆浆一点不剩的都挤了出来。我在妈妈的监督下,把挤好的豆浆,全部倒进锅里,一摇一摆,踱着鸭子步,端着锅,走到灶台边,把笨重的大锅放在燃气灶上,抓住燃气灶的开关,转到中火状态,一直煮到锅里的豆浆都冒出一个个奶白色的豆浆泡,才关上火。只见,一个个小泡泡晶莹剔透,一跳一跳的,像一只只眨动着的小眼睛,还有许多泡泡,在争先恐后地从锅底不停的冒出来,构成了一片泡泡的海洋。

一旁观望的妈妈,端起一大杯卤水。一边缓慢的往锅里倒卤水,一边用锅铲在锅里头轻轻搅拌,直到豆浆和卤水融为一体,出现豆花状后才停止搅拌。

静置十分钟后。妈妈把丝巾铺到过滤网上,让我把豆花倒进去。等水过滤掉,再用丝巾包住豆花,拿切菜板压上几分钟,一块小巧的豆腐就做好了。

我喜欢过年,更喜欢年带来的无限乐趣。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三】

腊月二十九,老家做豆腐。

我们一家急忙忙开车回家。还好,刚做成豆浆。对了,从豆子变成豆腐会经历四种形态,豆子,豆浆,豆腐脑,豆腐。

先把豆子放在冷水中浸一夜就会发胀、变软,就开始磨豆子了。可以石磨,也可以用机器磨。外公在灶台上方的屋顶吊下一根绳子,系住一块四方大纱布的角,把磨好的豆碎舀进大纱布,然后往里面加水,同时搅动豆碎,豆浆就源源不断地流到灶台的锅里面。等它不往外流了,外公加上半瓢水和外婆一起挤,又有许多豆浆流了出来。这叫洗豆浆。

这道工序完了,外婆就在灶里生火烧豆浆。等豆浆烧开冷却,安静的躺在锅里,我就用瓢把豆浆一点一点舀进碗,加了些糖,哈,味道还真不错。味道比街上卖的浓一些。喝下去感觉那里面还有一些豆渣。豆浆表面还会形成豆皮,味道也不错。

等一碗豆浆下肚,我们才进入下一步,做豆腐脑。所有的豆浆都被外公用瓢舀到一个大缸里。那缸比我的膝盖还要高,里面空间特别大。那么一大锅豆浆也只有半缸多。石膏已经被磨成了石膏粉,兑了些水,盛在瓢中。外公把它倒入豆浆里,盖上盖子。等待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刚才的豆浆已经变成了固体,果然是豆腐脑。我连忙又盛了几碗,加上糖,喝了两口,真是好味道,比街上买的要香得多。豆腐脑很嫩,量也多,几碗下肚,已经吃不下了。

最后,也是最隆重的时刻来了,做豆腐。外公拿了两张长凳,把大缸抬到院中,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木头做的无盖的长方体,四边的木头很矮,只有我手掌的一半那么高。又拿出一张黄色的、四四方方的布,斜着放在那长方体上。那正方形的布比那长方体的底还要大些,布的四角就露在外面。外公耐心地铺平布,一瓢一瓢的把豆腐脑搬到长方体中间的布上面去。终于搬完了,外公把布的东西两个尖拎起来,缓慢又费力地系了一个结,让我拿着。又把南北两个尖立起来,也系了一个结。满意的看了看,说:“这回豆腐做得肯定不错。”外婆也说:“这是我今年做的最好的一回。”外公搬了一大块木板压在上面,又拎了一大桶水,压在木板上。这样就行了,等豆腐脑中的水出干了,只剩下干的纯豆腐脑,豆腐也就好了。原来豆腐就是豆腐脑去了水呀,我以前一直以为豆腐就是豆腐,豆腐脑就是豆腐脑,两不相关。现在才知道,原来豆腐是这样做成的。

过了一会儿,外公取下那桶水和木板。把那布上的两个结系了更紧了些,加上木板,整整加上三大桶水。静静的等着。

几个小时过去了,豆腐做好了。外公连着木板称了称,足足有三十一斤呢!又用刀把豆腐分成不均匀的好几块。最大的那块留着过年吃。五块做豆乳,其余放在水中浸着慢慢吃。

这次我知道了做豆腐的步骤,下次做豆腐我也能帮忙了。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四】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句歇后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却从来没有看到过,然而今年却亲身体验了一回。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豆浆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好奇的跑去一看,白“雾”中奶奶正在煮豆浆。两大锅豆浆冒着腾腾的热气,驱走了我的寒意,“好香啊!”奶奶看见我,笑了笑,“你去玩吧,过会儿我会叫你来吃豆腐的。”我惊叫道:“吃豆腐?你在做豆腐?”“对呀。”似是看见我吃豆腐时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看着奶奶娴熟的搅拌着豆浆,我的心也被触动了,竟也开始期待起奶奶做的豆腐。豆浆煮熟了,就要把豆浆和渣过滤出来:把豆浆倒到滤布上,渣就被布截了下来,豆浆呢,顺着滤布流进盆里。滤去豆渣,挤出豆浆之后,就要“点豆腐”了。一点一点的往里面倒盐卤,一边搅拌盆里的豆浆。渐渐地豆浆变了颜色豆浆里的水分离出来了,把水挤压干净,过了一会,就凝成了豆腐。

我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豆腐,那香味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五】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歇后语,我也深知这个歇后语的意思,但我却没有真正见识过卤水是如何点豆腐的。腊月二十四那天,当我听到谚语“二十五,做豆腐”时,我就要求爸爸自己做豆腐,这样既可以享受美味也能增长我的见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爸爸答应了,我听后欣喜若狂。

说做就做,第二天(腊月二十五)一早爸爸就和我一起开始做了,我们先把黄豆用冷水泡一个白天,使黄豆膨胀起来。晚上爸爸下班后,黄豆也膨胀的差不多了,本应用石磨把黄豆磨碎,可惜我家没有石磨,只能用豆浆机代替喽。豆浆打好了,爸爸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放到架子上不停地挤压,将豆浆几乎全部压出来。哦,那袋子里的全是豆腐渣,要吃的豆腐哦,还在豆浆里呢!

滤去豆渣,挤出豆浆之后,接着要把滤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用火煮开,煮时要一边煮一边把浮在上面的泡沫去掉。锅开了,煮的步骤也就完成了。接下来的两个步骤是极为关键的,因为这关系到豆腐的质量好坏。第一个步骤是“点豆腐”,爸爸把烧开的豆浆倒进一个大盆里,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卤水,一点一点慢慢地向里倒,边倒边用勺子搅拌着盆里的豆浆。渐渐地,豆浆变得浑浊了,豆浆里的蛋白和水慢慢分离了,形成了黄豆大的豆花,并逐渐地变大、变大、再变大,最后,豆花和水完全分离了。我眼馋地看锅里像白云一样散在淡黄的碱水里的豆腐花,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第二个步骤,也就是做豆腐的最后一步——压豆腐了。爸爸找来了一个带孔的方形模子,在里面铺上纱布,再将那白白嫩嫩的豆腐花一大勺一大勺地装到那模子里。然后,把纱布折好,方方正正的,在上面加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面放一块几公斤重的重物。

豆腐水就这样慢慢地压了出来,模子里的豆腐慢慢地凝固起来,过了十几分钟,豆腐就做成了。我们掀开纱布,白白的豆腐真惹人喜欢。

看着自己做的豆腐,品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想着自己增长的见识,真好!

南溪豆腐干介绍作文600字【六】

想必大家都吃过香嫩可口吧,可是,你们可知道怎么做豆腐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快过年了,老家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我家也不例外。爷爷一大早就去镇上了,奶奶就让我帮她做豆腐。

做豆腐前,要打豆浆。奶奶搬出磨浆机,把一篮泡了两天两夜的黄豆提了出来,当然不别忘记准备两桶水。趁奶奶提豆浆和水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这个磨浆机。这机器一共有3个口。一个是倒豆子、水的入口,一个是出豆浆口,一个是出豆腐渣的口。

不一会儿,就开工了“呼呼呼——”磨浆机得呼呼作响。奶奶一边往里面对水,两出口处一边流出豆浆和豆渣。黄豆快没有了,我赶紧加了一瓢黄豆进去。就这样,奶奶加水,我加黄豆,不一会儿,就打好了第一批豆浆。

奶奶把豆浆倒进锅里,生火煮豆浆,而我呢?就把和了少许水的豆渣,用天然的木叉子搅拌。

过了10分钟左右,我们又开始打第二批豆浆了。这回可容易多了,直接把糊状的豆渣浆往入口里倒。这不,又打出了一盆豆浆,不过比行前那盆略稀一点;打豆渣,也更白一些。

豆浆打完了就要开始做豆腐啦!

首先,把豆浆煮开,倒入另一盆子里,不过,在移时要点石膏粉。舀一瓢豆浆在石膏粉上,然后迅速把点了石膏粉的豆浆倒进另一个盆子里。

接着,在锅上架两根木棍,放上筛子,铺一层干净的布,把半凝固的豆浆,也就是为人所爱的豆腐脑儿,一瓢一瓢地舀进去,让水漏掉。单单这样可不行,还要用布把豆腐脑儿包好,但不要让整块儿的嫩豆腐裂开,包紧后压上重物,这样才行。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稀稀的豆浆就魔术般地变成了美味的豆腐啦!

我觉得呀,这次的豆腐格外地香。爷爷说豆浆美容养颜;豆渣味道香,能喂猪;豆腐可口,有得健康。黄豆一身都是宝啊!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