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描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作文1200字)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描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8-31 02:53:15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描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作文1200字)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一】

穿过清晨的迷雾,和煦的阳光洒在了我们稚嫩的脸上,阳光里,是鸟儿的俊影。大巴在阳光铺设的路上前进,直抵北海城。

那里高楼林立,建筑风格颇有特色,有的甚至有五十层楼那么高,简直洗涮了我们这些住在小城市里的“土包子”的眼睛。旁边的小友感慨:“我如果住在这里就好了。”

不同民族的民俗与文化的汇聚——大江埠

“大江埠”,里面住着两种人,一种是土人,另一种是越南人。土人的皮肤像抹了煤炭一样黑,这和他们的基因和生活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为什么说和性格有关呢?你一进门,就会看到两个裸着前胸的“阿布”,阿布是土人中男子的称呼,他们并不顾虑阳光会把他们晒黑。土人之中有着独特的.问候方式,就像用手掌轻拍嘴巴,从里面发出“哦——哦——哦”的声响,声音越大,感情越强烈。越南人的舞蹈可以说是独具一方,其婀娜的舞姿有如蜿蜒伏行的蛇,看似柔丝,实是刚柔结合。还有形式多样的“火把舞”耍得有模有样,动作似真似假,有时一个要把火把丢过来的假动作,把台下的观众吓得身体往后倾,发出了“咦,好险!”的惊叹。

海底的奇观——海洋之窗

午饭后,我们快车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便是珍藏海洋生灵的“海洋之窗”。游动在玻璃窗里鱼儿享受着游人的青睐与欢乐,它们多么漂亮,多么触动我们宁静的心灵。海龟慵懒的动作令游人驻足而观,投以菜叶。看到它们,脑中闪过了西游记里的龟仙,或许它们两者各有千秋吧。滑过玻璃窗的白鲸,本可以安稳地享受午休,却被突如其来的游客们“吵”醒了。许许多多的闪光灯忽亮忽暗,刺激着它们的眼睛,突降的“鱼人”,拉着它们去表演,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当它们滑过玻璃窗的时候,我看到了它们那双疲惫的眼珠,竟毫无生气。相比之下,那空灵的水母好不快活,在玻璃窗里尽情地展放着它那烟花般的“触手”,在彩灯的照耀下,真是美啊!

海滩之趣——“北海银滩”

看!那一片汪洋大海,像是容纳万物的主流,眺眼而望,是那无边无际。一条条长线状的海浪像利刃一般,井然有序地华丽登场,一个个地堆在人们的裤管子干。奔跑在软软沙滩上,有一种踩在棉花上的触感,嘻戏摔闹不成问题。海风啊,带着我的汗水,尽情地奔跑吧,滑过我的脸颊,滑过我那颗奔腾的心吧。轻轻溅起的浪花,泼洒着我们心中的快乐,那断了脚的海水,凉凉的,浸占着我们的皮肤,它们是如此热情。

时间匆匆而过,最后的离别,朋友!我留在这里的足迹,将是我们永远记忆的桥梁。再见了,“北海银滩”,再见了,北海。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二】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农历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有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农历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广西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广西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广西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广西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三】

今天是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在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习俗,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四】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素有“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北海银滩玩。我高兴得像“打足气的皮球——一蹦三尺高”。

我们一来到北海,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海边的沙滩上。人们在沙滩上嬉戏着,到处是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哇!”这里的情景比我想象中的还美。在太阳的照耀下,海滩上的沙子像白银一样闪闪发光,真是名副其实的“银滩”啊!

在银滩上,有许多又圆又小的洞,一只只小螃蟹从洞里爬进爬出,我刚要去抓它们,突然感觉脚下有点痒,原来是有一只小蟹用它那细小的钳子夹着我的脚。我把这只蟹和另一只放在一起,它们竟然打起架来,我可以“坐山观蟹斗”了。最终是打得两败俱伤它们才罢休。

站在海边,我顿时觉得心胸宽阔了许多,我换上泳衣,奔向大海的怀抱,我要和大海拥抱。这时候,一排浪花打过来,我措手不及,弄的像个落汤鸡似的。我还被呛了几口海水,这海水还真是又苦又咸的,这回我终于尝到了大海的味道了,我们一边冲浪,一边欢叫。真是又刺激又开心。

游累了,我们坐在沙滩上休息,爸爸提议:我们来个堆沙 比赛,看谁堆得高。妈妈当裁判,我和爸爸来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堆的沙高,说比就比,我用两手刨沙,很快就堆成一个“金字塔”;爸爸也不甘示弱,很快就堆成个“长方体”,一看就知道比我的高。妈妈过来看看我的,说:“不错,堆得好。”接着她又去看爸爸的,不巧,突然一阵海风吹来,爸爸那堆禁不起这风一刮,倒了。结果,我赢了。爸爸被罚,让我“骑马”走三圈,我和妈妈都乐喷了。

北海银滩,一幅美不胜收的海滨画,一首美妙动听的浪之歌,是我们心中无限向往的海上天堂。

广西的春夏秋冬作文【五】

奶奶今天可终于来了,这算是第二次来了,记得这年第一次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个大日子!按着奶奶说的,这天必要吃一种鸡蛋、地菜、黄豆、海带混在一起煮的汤,叫它是汤只因为里头渗着好些水,但只要轮到我这里也就不能称汤了,因为我碗里被鸡蛋、黄豆、海带挤得没有一点盛汤的地方!且这还不足,妈妈、奶奶在我吃时,又会顺势加几个鸡蛋,等这些都吃了,才能够吃些汤,汤里没放糖但却十分甘甜、润口,久久不散,正对了十分耐饱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细是怎样,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么大厨,不会在鸡蛋上绣花、黄豆上写字,那个用瓷碗盛着东西也就是了了,但却能够绑着我的神经一天一天数挂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焕发、容光满面、神采风扬!一年中只有几次,一应是春节团圆饭

二是元宵发汤圆、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四是清明发艾粑粑、五是端午发月饼、六是腊八吃粥。月饼、腊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汤圆、地菜煮鸡蛋、艾粑粑管够。

除团圆饭,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辈的分着、发着,地菜煮鸡蛋也同样。奶奶腿脚不大行,每次送完东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时总不忘带说∶这个是我自己找的东西,亲手做的,外面的统统比不了,吃一点试试她不说我们也都懂,但妈妈偏抢着说∶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扬了扬手,摧着我拿碗装着,到这里奶奶总会笑笑,如同小孩被夸了一般。在我小时候,我总会端着荠菜汤、围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问∶为什么今天要吃地菜煮鸡蛋呀?奶奶便会抚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脸,说∶今天啊!王母娘娘摆宴,神仙老爷们都要吃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们去采,这些地菜沾上了仙气,在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能够考试考一百分啰!听到这些,我就会猛吃几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几次我问奶奶为什么送东西,还送来送去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出了浏阳)奶奶总会卷卷手说∶没事做,心里就虚得荒这也就难怪奶奶在自己房后开荒 种菜了。

奶奶熬过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脚病恶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样,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劲。但一年四次保管!但这次以讹传讹出来的流言裴语,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说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们家是有事找妈妈,但在闲谈时,奶奶却在那里说∶再过一阵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会一种新式样啦!其实奶奶在前些年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