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高中作文复习课(高中作文课应该如何上)

高中作文复习课(高中作文课应该如何上)

更新时间:2023-04-15 05:45:07
高中作文复习课(高中作文课应该如何上)

高中作文复习课【一】

(一)学法总结: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这里入手:

1、有什么快捷方法或者小窍门帮助我们迅速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吗?

归纳补充学生答案,大屏幕显示:

(1)寻找文段开头、结尾或者中间的中心句

(2)抓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2、你能准确辨识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

小结归纳,大屏幕显示:

看标记:举例子——“如、例如、比如、又如”

打比方——“像、是、成为”

作比较——“比……、和……相比”

列数字——数词

做引用——引号

3、说明方法的作用。

(1)(出示例句:“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一生说其作用,其他学生按考试时的分数标准给他打分并说明打分理由。

(2)共同总结得分要点:

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语境点出各自不同的作用:

大屏幕:

举例子——具体,有说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

作比较——突出强调     列数字——科学准确;

下定义——科学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画图表——直观形象

而且语言组织一定要完善:“使用()这种说明方法()地说明(  )的()的特征。”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体会:

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①“各”字能否去掉?

②“两肩”能否换成“两侧、两端、两边”等词?

分析思路:“各”是分别的意思(解词),说明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带词解句)。去掉后,意思就变成了大拱的两肩上共有两个小拱(去词解句),不准确,这个字体向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两肩”说明小拱在大拱之上,如换成两边“”就无法确定小拱的准确位置,“两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

得出技巧: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渡:当然,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不仅是准确科学,它还表现为生动形活泼,这类题目怎么做,

如“再如“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请你对这句话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同样给你技巧:说明方法(修辞方法)+作用+语境分析+指出说明事物的特点

(二)、你还有什么疑惑?

过渡:技巧握在手,做题不用愁。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下面进入实战演练环节。

高中作文复习课【二】

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它影响着教师对这节课学习内容的加工,重难点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此次的说明文阅读复习课是在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之后进行的。因此,摸底测试的情况对课堂学习目标的确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上课之前,我分别对我校初三年级不同层次的三个班级都进行了《台风》一文的摸底测试。通过仔细批改,我发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前两个选择题,选项本身并未设置什么难度,主要考察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细致度。两个题失分率都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不细心丢分。主要问题出现在第三题上,几乎每个班的均分都只有二点几分。第三题的题目是:“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台风为人类带来的功劳和益处。”这是一个要点概括题,考察的是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让人有所知,其阅读过程重在准确把握文本信息,获取文本知识,属于感知类阅读。因此,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是阅读此类文体的基本手段,处理信息的能力则是此类文体的基本考察点。课程标准和大纲对此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对说明顺序的梳理、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考察,几乎都可以表现为对文本信息的处理能力的考察,实质也都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筛选、辨析、整合的过程。因此,我就将这节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学生的能力训练点就定为——训练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于此。

第三题出现失误的原因从细节上看,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学生对说明文思路的把握不得其法,对文体知识不能活学活用等,都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抓住每一段的关键信息、不能准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因此,相关的知识铺垫(针对摸底测试篇目而言)就包括了对关联词、连接词所显示的句子关系的回顾,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运用(对于《台风》一文而言,主要是做诠释和举例子)等。

学生不能准确地筛选整合信息,还与学生的阅读态度有很大关系。说明文是知识性很强的文体,它更需要专注阅读才能将内容了然于心。所以说明文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更注意学生集中精力、潜心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说明文语言虽然较为平实简洁,仔细解读就会发现其内容条理井然,结构清晰缜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耐心细致的阅读态度就一定能读明白。

高中作文复习课【三】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高中作文复习课【四】

1、学会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掌握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高中作文复习课【五】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 =1389千

①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 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高中作文复习课【六】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