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描写曲阜风俗的作文怎么写)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描写曲阜风俗的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6-21 07:32:00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描写曲阜风俗的作文怎么写)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一】

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而且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太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真的是耐人寻味,唯一不变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了,中秋节这天的月亮是最美的,它的月光能够照亮整片天空,为每一个想家的人指明方向。

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中秋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二】

到了孔庙,我首先看到三个大字:至圣庙,听说这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出的三个大字。

我们首先来到孔子亲手中的桧树下,它很奇妙,长着柏树的树干,松树的叶子。除此之外,还有“龙树”,它远看就像一条龙盘在树干上,因为这样,才得此奇名。

走了一段路,我们又看到了赑屭,有句话说“龙生九子,不成龙样”。赑屭,就是龙的第一子,它一点都不像龙,而是龙头、龟背、鹰爪,蛇尾,背上驮着一个大大的石碑。听导游说,它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我们又到了杏坛,这里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了孔圣人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孔府门口,这里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开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是清朝大才子纪晓岚奉皇帝之命写的,纪晓岚也是别出心裁,这副对联秒在“富”和“章”上,“富”上面没有点,代表富贵无头。“章”下面的“十”露头,代表文章通天。

最后,我们来到了后花园,我看到了一个奇观——“五柏报槐”,槐树长在正中央,就像被五棵柏树拥抱着,真是太奇妙了!

时间过得很快,我用一天的时间徜徉在圣人的庭院里,孔子的智慧令我崇拜。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三】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插了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插了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四】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早早的,街上“展览”的对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最后,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我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孩子“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写曲阜家乡习俗的作文【五】

“小恒,快点起,要不一会赶不上第一趟车了!”我骨碌爬了起来,迅速穿好衣服,拿好旅行包就想走。老爸一下子把我拽住了,问:“你干啥去?”“去车站啊。”“这才5点,我们6点走都不晚!”“啊,老妈骗我!气我了,我……我……我接着睡觉去!”虽然这种说,但是我还是睡不着(因为我怕睡过头了错过了车)。在家里我们吃了点东西,我实在是在家里待不住了,便想先去车站,可老爸老妈又不同意,无奈,只好忍着在家坐着。终于老妈说出发了,我窜前窜后,高兴的不得了。到了路边我们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车站。到了车站,老爸去买票,我和老妈就先去车上了。车发动了,我感觉我的心也跟这车一齐向曲阜奔去……在路上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一边听着歌。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当我再次睁开眼时,我们已经到站了。下了车我就拉着老爸疯跑,老妈在后面跟着我们,跑了一段路,我们打了一辆车,老爸问我们先去租旅馆还是去孔府。我和老妈异口同声:“孔府。”就这样我们就朝着第一站孔府奔去!

到了孔府,老爸去买票,我和老妈一起在门口等老爸,忽然一个女人向我们走来,开始我们还不知道她是导游,后来听到了她的自我介绍,我们才知道。我们一边跟她谈价钱,一边向里面走去。后来谈妥了价钱,导游开始向我们介绍孔府,一开始那个导游带我们去了一个大厅。一进入这个大厅,霍!真凉快,而且这里面很大,在这个大厅中间有个舞台,舞台布置的很精致。出来了这个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孔子的雕像,老妈让我和老爸在这尊雕像前摆个POSS,“咔嚓”我和老爸就定格在相机里,接着我让老爸老妈站好,我给他们照张像。

在这里照完相,我们继续向前走,导游给老爸老妈讲关于孔府的事,我就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找个不停。老妈还对我说:“别老是照个不停,一会该没电了!”忽然我看见了个类似于在电视里看见的衙门,我拉着老爸老妈就向里面跑,老妈还担心进不去呢。进去以后,一个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这里面以前呆过谁,后来我看见这里挂这一排衣服,我询问了工作人员一下,才知道这里的衣服可以穿上照相,我主动向老妈要求,要穿件衣服照相,老妈答应了。我便在那一排衣服挑了一件“皇袍”老爸看了,说:“霍,你都要当皇帝了!你要是皇帝那我不就是太上皇了!”在场所有人都老爸逗笑了。我跑到后面穿好衣服,然后站到台上,忽然在桌子上发现了一把“稀世宝剑”我把它拿了起来,摆了好几个POSS,老爸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的冲这我不停,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从这里面出来,我们边走边说笑,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一间小房子里,那里有个老爷爷正在挥动着毛笔写东西网,我们走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老爷爷正在用别人的名字写诗,我也让老爷爷帮我写了一张。(因为具体我看不懂,只看懂了我的名字,所以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出来以后我已经十分累了,便想走了,因为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