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高中生议论文作文评语优缺点)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高中生议论文作文评语优缺点)

更新时间:2023-04-17 14:57:26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高中生议论文作文评语优缺点)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一】

l.开头短。快速入题,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绕圈子,不兜弯子,不作空泛无谓的抒情议论,扣题揭旨,简明爽快,给人强烈的印象。

2.文句短。长句表意丰富,含蓄蕴藉,行文舒缓,给人严谨缜密之感。然而,无深厚的文字功底,加之考试时的思想紧张,句子一长,极易顾此失彼,造成病句。短句构建快捷,简洁明了,凝练生动,写之顺畅,读之清楚。因此,应力求多用短句,少用长句,长短结合,参差错落。

3.段落短。行文分段不宜太长,段落短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思脉络显而易见。长段大段,组织不当,便有内容庞杂,冗长累赘,思绪紊乱之嫌。写时尤须力戒“三大段”,防止中间一段连篇累牍,又胖又长,如猪之肥腹,有失雅观。

4.结尾短。抒情怀、凸旨意,不枝枝蔓蔓,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干净利落,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5.篇幅短。大家知道,中考阅卷正值炎热天气,阅卷工作量大,且有规定的时间,既紧张又辛苦,“鸿篇巨制”显然是不合适宜、不受欢迎的。短小精悍才是选择的上策。当然,通常中考作文大多都有字数限制,一般在600字左右,写时自然必须按要求去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过度增字加长,一发而不可收,以致成了“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势必让人反感。

6.议论短。议论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或述感怀或表见解,或评或论,析事剖理,闪金铄玉,当精粹简练,要言不烦,切莫又多又滥。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二】

1、这是一篇很不错的议论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热爱生命,论证层次鲜明、清晰,麦克的论据很有说服力,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2、这篇议论文以理取胜,观点辩证,语言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开头摆出看法: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接着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文章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恰当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的问句发人深省。本文题目若能改成《相信自己,相信他人》,效果会更好。

3、开篇即点明了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很有分量。接下来作者说历史,说现在,此为面的交代;又写香港回归的这件事,是点的突破。这样写来,点面结合,更易把道理讲得清楚。

4、题记“今日欢呼诚信在,只缘妖雾又重来”,揭示了本文的创作意图——针对现实中缺乏诚信的现象进行鞭挞,呼吁诚信。全文用文言写成,既显古朴典雅之风,又彰针砭时弊之志。

5、本文开门见山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小作者密切关注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向我们提出了环保的倡议,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6、这篇议论文阐述了人要不断地追求新目标,不断地去认识新的世界,所以就要一次次车发,赶往心中的下一个目的地。此文多用排比句,使感情更加强烈,语言富有节奏感。

7、这篇短小的议论文论理深刻,手法多样,精彩语句迭出,结构非常严谨。议论的角度也很关键。不妨学习一下:二段从人都需要磨练勇气的角度议论,三段以课堂为例举例论证,四段从万事开始时需挑战的角度议论,五段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兼有,六段从不要后悔的角度论述。

8、这篇文章作者以“舍弃”为话题,通过列举“亚历山大”、“小男孩”以及“服务员”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舍弃一些东西。文末点题,“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一句,简洁而富有丰富的意蕴,耐人寻味。

9、文章开头引用名言独特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接着从读书能享受人间的无穷乐趣和读书是一种信念两方面来写,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10、这篇文章以“信任协作”为话题,开门见山,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然后,作者选取拿破仑、释迦牟尼、F4和巴西队等经典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层次清晰,论据多样,论述语言有理有据、有力。文末再次点题,再次表明作者的观点。

11、这篇文章作者以“宁静”为话题,以一组排比开篇,不仅写出了宁静的美好,而且写出了宁静对人的心灵的净化。文中作者选取“自然的'宁静”、“繁华与战火中的宁静”等,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的独特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12、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点题,全文围绕“勤奋”这一进行探讨,用儿童的视角写出了自己的惨痛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一个能从日常小事中总结出人生道理的人。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三】

1. 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2. 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

3. 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4. 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5. 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6. …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7. 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8. 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9. 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10. 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11. 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12.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3.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4.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5. 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16.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7. 文章选材新颖…这件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儿童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18.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19.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0. 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高中生作文议论文评语【四】

1、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有序。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足见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化底蕴。尾段更是巧用排句,暗含史实,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2、这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作者从“安步以当车”这句话谈起,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接着解释含义,引人思考。过渡自然,举例典型。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由个人到国家,论述深刻、发人深省。

3、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题记就亮明自己的看法,正文部分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论述条理清晰,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4、本文是一篇规范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全文由三个分论点组成:“信念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信念是火,点燃希望的灯”、“信念是灯,照亮前方的路”,比喻形象,表述精炼。首尾照应扣题,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5、全文气韵流畅,衔接与过渡出自然,不露斧凿之痕;表面看像是对众多才子佳人其人其文的评论,实际上恰恰是作者灵魂的洗礼过程;文笔简洁,感情真挚深厚,是不可多得的有文采,有思想的文章。

6、“争出胜利”,就是用争气的心态不断超越取得成功。作者运用童第周、詹天佑、海伦·凯勒、刘翔等正面事例和刘禅、清末皇帝的反面事例论证了人要争气的观点。语言精炼生动,富有感染力。

7、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开门见山提出了“我们做事情关键在于合作”观点。作者在论述时举实例,讲道理。正反两方面论述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作者过渡自然,最后联系实际论述学习也应该讲究合作,这样才会有长久。

8、综观全文,描述真切,情理交融,既注意了辩证性,又不乏较强的感染力。

9、这是一篇关于挫折的议论文,开门见山,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引起读者的思考,先后有序,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结尾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10、说理是议论文的根本。这篇文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敬畏生命,别让蝉声鸟鸣鱼越以后只存在于我们的诗句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的观点,入情入理,让人信服。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晓畅、率真的审美感受。

11、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语言整齐,颇为简练。论述部分先总后分,中心句之下运用的主要是举例论证,事例典型,角度不一,很有分寸。结尾思想意义积极,催人进取。

12、和谐是一首歌,优美动听;和谐是一首诗,深沉平静;和谐启发自然,和谐铸就世界;自然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和谐是一种魅力,自然的魅力,人文的魅力……

13、牵挂,是一种萦绕心头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可是没有了牵挂,人还能称之为人吗?本文谈古论今,表达了对牵挂的深刻理解。作者对比古今人们表达牵挂之情的方式变化,表现了对质朴纯真感情的怀念之情。

14、本篇议论文,精彩之处在于,立意角度新颖,“我们可能永远也赶不上我们崇拜、羡慕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不断超越自己,做一个最棒的自己。”论证过程中引用了丰富的事例。

15、本篇议论文是一篇非常少见的驳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一些人口口相传的观点,再通过自己独特的审视问题的角度并加以丰富的事实论据进行辩驳。“播种加耕耘不等于收获”小作者更加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论述有理、有力、有节,是一篇极其难得的佳作!

16、这篇议论文题目提出“生命价值”的论题,开头运用一组排比句引出下文,正文部分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进行论证,结尾又用一组排比句呼应开头,说服力强,有教育意义。

17、本篇议论文的话题非常有时代气息,围绕最近困扰大众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一观点进行了冷静而全面的综合分析,考虑的角度也很周详,最终从自身以及社会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笔调深刻,论证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18、这篇议论文开篇点题,论证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文章多次运用反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激发人们思考,结尾更是蕴含哲理:有舍才有得,舍弃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