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河南景区英语作文游记)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河南景区英语作文游记)

更新时间:2024-03-12 23:25:53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河南景区英语作文游记)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一】

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想知道洛阳人以前怎么生活的,就向爸爸、爷爷请教。

爸爸说:那时候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黑色、蓝色和白色衣服的人。衣服的式样,大家基本一样。男男女女穿同样的衣服,有时看背 影根本分不清男女。家里小孩多的时候,衣服就是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然后老三、老四继续捡旧衣穿,大人很少为小孩重新做新衣 服。为此,我们家还闹了个笑话,据说我的姑姑小的时候都是捡爸爸的衣服穿,有一次,姑姑走丢了,全家人四处寻找,明明是个小姑娘 ,可捡到的人家却说捡了一个小男孩,好笑吗?

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的衣着,早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的旧格调,人们的衣服变得丰富多彩,穿衣已由过去单 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向发展。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穿同样衣服的人。

爷爷讲:以前的人很少吃肉,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一点好吃的,平常米面吃的多一些,每顿饭做菜很少,饭菜花样很少。爷爷讲了个他 们那时候一日三餐的笑话,说:“早上吃窝窝头,中午吃狼带帽、晚上换个样改吃没底蒸馍。”我好奇的问:““狼带帽”和“没底蒸馍 ”是什么东西,好吃吗?”爷爷笑着解开了谜底,原来都是窝窝头!一日三餐吃一样的东西。现在,餐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越来越 丰富。一天不吃肉,我就感觉浑身没劲。嗨,真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洛阳人的变化真大呀!生活在幸福的现代社会,我为自己每天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而高兴,为每天可以吃不同的美食而欢呼。今日的幸福是 由你们长辈辛勤劳动得来的,感谢你们爷爷、奶奶、爸爸、明妈妈!我会努力学知识、长本领,把洛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二】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洛阳游玩。在去洛阳之前我就知道那儿是著名的古都之一。

洛阳有许多特色美食:牛肉汤、羊肉汤、丸子汤…….其中,我最喜欢喝“不翻汤”。“不翻汤”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康熙皇帝来到洛阳游玩,当时非常饥饿,看见前面有一个妇人正在烙饼,就过去讨要。妇人说:“饼还没翻,不熟。”,康熙皇帝饿坏了,拿起饼一边喝汤一边吃,发现汤很好喝,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汤叫“不翻汤”。“不翻汤”是由海带、金针菇、粉丝等食材放入鸡汤里煮,我喝了一碗果然很好喝。

洛阳不仅有好吃的美食,还有许多好玩的景点。吃过美食,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在这里集中了从北魏到北宋前后开凿时间长达500余年,里面有10万余尊佛像,至今保存了2000多个佛龛。其中最大的一尊佛像是卢舍那佛,高达约17米,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但是很多佛像都没有头脸,只剩下衣服凝滞在风中,非常可惜。

洛阳是游玩、享受的胜地,大家一起来玩吧。

洛阳旅游英语作文【三】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们去洛阳。一路上,我们开心,有说有笑。

到了洛阳,我们直奔国内外著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了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四面高墙上挂着画,画上有盛开的牡丹,仿佛是真的。我最喜欢“豆绿色”。它的花心就像一颗绿豆。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听导游说这绿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世界第一!

俗话说:“不如看百遍”。再美的画,也不如真正的牡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热情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园,观赏花中之王。当我第一次看到活牡丹时,我仿佛置身于仙境。每个花坛不大不小,却种着许多半高的牡丹花。细细枯干的枝条仿佛被火烧过,但看上去却非常的强大,托着大片的绿叶和硕大的花朵。有这么多重叠的花瓣!牡丹花开得那么大,气势磅礴,透着一种富贵,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敢于与武则天对峙,被流放洛阳。但它仍然遵守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是脊梁。

牡丹的品种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莲花似的“六合红”,白色的“玉盘白”,还有许多黄色的牡丹。其中,最为显眼的是牡丹花中的“花中之王”和“妖皇”。她很明亮,穿着黄色的裙子,就像一个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朵像皇冠,有一种威严。

牡丹花那么多,一朵朵。有些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女孩;有的像睡着一样低下身子;有些弯下腰,看着“镜子”,好像他们在仔细打扮;别人漂亮的直起身子,展开漂亮的裙子,仿佛在说:“你看,我多美啊!”……

牡丹的颜色五彩缤纷。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红的像彩霞,黄的像金子,绿的像水洗过的宝石……我不禁提醒我刘禹锡的诗:“牡丹本色,花开时移京城。”

佩服这个国家美丽的牡丹,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的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