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作文成语大全及例子)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作文成语大全及例子)

更新时间:2023-11-09 02:44:19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作文成语大全及例子)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一】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及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 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

经过“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原文: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奋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二】

【注音】lǔ yáng huí rì

【成语故事】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敌人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举起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太阳又倒退三个星座,恢复了光明,终于全歼了敌军。

【出处】酣湑半,八音并,欢情留,良辰征,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将转西日而再中,齐既往之精诚。《文选·左思〈吴都赋〉》刘逵注:“此言酣饮与音乐……良辰之所以觉也。故追述鲁阳回日之意,而将转西日于中盛之时,以适己之盛观也。”

【解释】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挽救危局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鲁阳挥日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三】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典故: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四】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五】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六】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

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赐他十斤黄金,还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绝了;而齐襄王对须贾等人则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以为范雎与齐国有私通。回国后,就在国相魏齐面前,说了范睢的坏话。魏齐信以为真,便以里通外国罪,将范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惨遭一顿毒打后装,结果被扔进厕所里。范雎央求看守使计得以逃脱,更名为张禄,逃往秦国。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应侯,任相国。

后来,魏王听闻秦国将东伐韩国、魏国,惶恐不安,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向秦昭王求和。范睢获悉消息后,便约须贾私下见面,须贾见到范雎大惊失色,他以为范雎早已去,没想到他在秦国活得有模有样的,便送东西给范睢,希望在范睢的引荐下,见秦相张禄一面。

范雎为使须贾弄清真相,爽快地答应了。须贾来到秦相府后,才发现范睢就是张禄。于是,惊恐万状,敞开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说:“擢(zhuó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意思是说,将我的头发都拔下来计算我的罪过,都还不够数的。

范睢当面历数须贾三大罪状,然后报告给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将须贾赶走了。

——《史记·范睢列传》

【擢发难数的意思】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比喻罪行很多。擢,拔。

成语优秀作文素材【七】

千军万马的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事情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梁武帝命大将陈庆之率军伐北魏,陈庆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荥[xíng]阳城下,他鼓舞士气,以7000人战胜魏军30万人,直向洛阳。他的将士身着白色战袍,十分威武。魏人不禁感慨:“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千军万马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qiān jūn wàn mǎ

【出处】《梁书·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声势浩大

【近义词】波澜壮阔、万马奔腾、千兵万马

【反义词】单枪匹马、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例句】洪水来了。他带领~直冲上去抢险救灾。

千军万马点评

初听千军万马这个成语,我们就能从这成语的表面感受到一种气势。读了故事以后,不禁对陈庆之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拿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气焰,不求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至少要成为自己的英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