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6-05 02:19:18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一】

先说说及时雨宋江吧!他是我在这108位好汉中最喜欢的一位。他义气深重,富济穷。在晁盖晁天王被曾头市的毒箭射后,凭借宋江的实力和战绩,完全可以替代晁天王的位置,当上寨主,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记着晁盖前的遗嘱:只要谁了史文恭,不管是谁,就可以当上这一寨之主。晁盖后宋江也是迫不得已,才暂时当着梁山泊的寨主。之后,梁山泊的好汉们遇到了卢俊义,并劝说卢俊义留在山寨里坐一把交椅。后来,宋江与卢俊义合作,了曾头市,并一起活捉了史文恭,在晁盖的墓前了史文恭,完成了晁盖的遗愿。宋江见卢俊义智勇双全,便一心想让卢俊义当这一寨之主,这并不是说,宋江游手好闲,而是宋江觉得如果卢俊义带领大家会让梁山泊一天天壮大,也能看出宋江也是个谦虚的人。不过,想想晁盖生前,宋江从不畏惧那些奸臣,一心想着为民造福,在吴用的协助下屡战屡胜。宋江想让卢俊义当寨主,可卢俊义也一再推辞,最后为了公平起见,吴用决定让他们各攻一城,谁先拿下城府,谁就当寨主。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斗争,宋江先拿下了城府,还帮助卢俊义打了胜仗,当上了梁山泊的寨主。当上寨主后,宋江与众好汉一起替天行道,富济穷,造福百姓。

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喜欢李逵。他有些野蛮,做事还很冲动,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动手就打,结果不是后悔就是吃亏。但他却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男子汉气概,他还有着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即使这样,他也不缺对母亲的那一片孝心。快过节了,李逵没有自己留在梁山泊与兄弟饮酒作乐,而是想着自己的母亲,希望把母亲接到山上来享福......

总之,看完这本书,《水浒传》那108位好汉,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聪明机智,他们的奋勇向前,他们的为民着想,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二】

最近,我观看了《水浒传》电视剧光盘,这部电视剧与原著基本相符,它讲述了宋徽时期梁山泊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结束的事,以为核心人物,演绎了一出悲剧。

本是郓城小吏,因怒阎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个上梁山的人,为什么当上了梁山的首领呢?这是因为他有领导才能,而且为人乐善好施,意气,是妇孺皆知的“及时雨”。但梁山上有领导才能的人有很多,为何只有才能担此重任呢?我想是因为后者。例如柴进和对待武松的不同态度,柴进是把武松当成看火的,而却始终把武松当兄弟看待,有此二胜,众人有此二败,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的愚忠,却让我对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汉顷刻间变为七十二个,断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应该意识到,朝廷在招降他们之后,都没让他们进京,就把他们派去征讨反贼,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呀!吴用、林冲等人曾屡次劝阻,可他就是不听,他的固执,酿出一场悲剧,害了自己,也害了众英雄。

但不管怎么说,《水浒传》这部电视剧篇幅浩大,画面及其壮观,是一部让我喜爱的片子。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三】

最近我看了《水浒传》,里面英雄好汉非常多,一百零八条好汉,有林冲、鲁智深等。

我觉得吴用比较好,因为他是位聪明有才智懂战略的人。举个例子:有一次,宋江想攻打北京城救石秀、卢俊义。吴用就献计:元宵节晚上进攻,城外进兵,城内埋伏,以时迁放火为号,里应外合。当天晚上城外进兵驻扎。狱官蔡福正要回家就被柴进、乐和拦在路口,柴进说:“我们趁过节来看石秀、卢俊义。”蔡福明白梁山要行动却无奈引他进去。另一边,时迁到了翠云楼上撞见解珍、解宝时,突然楼下有人大喊:“梁山兵马到城外了。"解珍说:“点火!”

事先埋伏在牢门外邹渊、邹润见了火连忙大喊:“梁山兵马在此,快放出石秀、卢俊义。”柴进、乐和对蔡福兄弟说:“还不快让路。”早趴在牢房上的孔明、孔亮跳下来,不管对方让不让就去开了枷放了石秀、卢俊义。

我觉得吴用用火做暗号非常好,几个人安排得周到,再加上里应外合的战法胜利打赢了战。我在跟同学玩时我也会使用“计谋",你看,我在与同学玩甩人游戏时,我就跟我这组的同学拍拍肩膀表示让他去三楼男厕所。我趁机把缠上干扰我的另组人 领到一个人流较多的对他们又不熟悉的地方,我利用人流多就非常敏捷地趁他们前面有人时,轻松地甩掉了他们,再去找自己组的人,我们就胜利了。吴用毕竟是位军师,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我最近看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军人杨立青,他非常鬼,总会知道 敌人的弱点,是位很狡猾的家伙。比如有一次他切断了范希亮的电话线,杨立青就知道敌人的电路兵会来这儿修线,他就找好时机把电路兵干掉,并穿上国民党衣服假装修电路。这时范希亮碰巧来检查,他就趁机抓住了他。他与吴用有一个共同点:有才智。我特别欣赏有才智的人。

我要学习这些聪敏有才智的人,一是了解别人的弱点,知己知彼。二是有计谋,能随机应变,当然要多看点书。这两点合并我可就成神人了!但我也要尽力争取做到。我还是喜欢聪明有才智的人!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四】

最近,我观看了《水浒传》电视剧光盘,这部电视剧与原著基本相符,它讲述了宋徽宗时期梁山泊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结束的事,以宋江为核心人物,演绎了一出悲剧。

宋江本是郓城小吏。他不是第一个上梁山的人,为什么当上了梁山的首领呢?这是因为他有领导才能,而且为人乐善好施,意气深重,是妇孺皆知的“及时雨”。

但梁山上有领导才能的人有很多,为何只有宋江才能担此重任呢?我想是因为后者。例如柴进和宋江对待武松的不同态度,柴进是把武松当成看火的,而宋江却始终把武松当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胜,众人有此二败,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

但宋江的愚忠,却让我对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汉顷刻间变为七十二个冤魂,断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应该意识到,朝廷在招降他们之后,都没让他们进京,就把他们派去征讨反贼,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呀!

吴用、林冲等人曾屡次劝阻,可他就是不听,他的固执,酿出一场悲剧,害了自己,也害了众英雄。

但不管怎么说,《水浒传》这部电视剧篇幅浩大,画面及其壮观,是一部让我喜爱的片子。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五】

自从上个学期开始看小说《水浒传》原著,我就一直有一个愿望:想知道书上描写的那些古代兵器,比如方天画戟之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看了电视剧《水浒传》,总算看到了那些兵器的形状,同时也了解到了古代打仗时如何排兵布阵,如何破阵等等。

电视剧把很多情节和人物拍得非常生动,比如《梁山泊好汉动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场面非常宏大,《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醉打蒋门神》等精彩故事都非常生动,让人看了还想看!

对比原著,电视剧作了一些改编,象《醉打蒋门神》那一段,书上只是简单几句交代武松用“玉环步鸳鸯脚”将蒋门神踢倒,而在电视剧中却让武松跟蒋门神打了很久,双方都用了很多招数,打得非常精彩,这样可看性更强,才能更吸引人看。而原著中一些描写公孙圣“作法”之类的迷信活动,电视中就舍弃了,要是完全按原著拍,观众一定都不会相信。

我发现也有一些改编改得不是很好,比如书上讲到秦明与呼延灼交战,大战五十回合都不分胜败,而在电视剧中,不到一个回合就被呼延灼一鞭打下马来。

我觉得电视剧《水浒传》总体来说拍得还不错,遗憾的是,没有拍到梁山好汉破大辽的部分。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六】

这种pk法好像有点特殊,把两部完全不同的电视剧拿来比。但也不是完全的“关云长pk秦叔宝”,这是因为水浒与三国之间本来就有着很多联系,二者的作者就是同一人(这话有点不严谨,但老罗一正一副,也算说得过去)。

水浒与三国,最大的区别就是:三国有正史与演义之分,编剧可以在二者之间取舍;而水浒那就没什么正史之说了,只能以小说和民间的一些传闻为准。我对《新三国》的看法是:和正史差得远(年份年龄一团糟),和演义相比也改得较多(经常有以bug去修复bug的现象)。而我对《新水浒》的看法是:基本忠实于原著,对原著中的bug改得还算漂亮。比如将鲁智深打桃花庄放在从五台山回东京的路中,这是原著中很大一个bug。想想从山西回河南,怎么回跑到山东去转一圈?《新水浒》将这一段放在鲁智深救完林冲后从沧州返回东京的路上,地理位置就正确了。

从电视剧本身而言,《新三国》用的是同期声+后期配音,有名有姓的人物基本六成以上都是原声;而《新水浒传》则完全用的后期配音,可能除了张涵予是本人配音以外(他本身就是配音演员出身,本人配音也是情理之中),基本都是配音。这一点我是倾向于《新三国》的做法,多用演员的原音可以使得演员对角色的诠释更加完整。当然了,《新水浒》用的配音演员都是一线的大牌,音质是没得说的。但我还是说一下李立宏老师的情况,李立宏这次配了晁盖和卢俊义两人。李立宏的声音很特别,听一下就能听出来,可能我觉得他不太适合在同一电视剧中为多人配音,因为他的声音实在是太特别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晁盖和卢俊义有一种“置换”的感觉,前者了,后者来了。当你闭上眼睛听时,更有这种感觉,卢俊义就是晁盖附体。再加上晁卢二人在梁山上的地位,更加有穿越之感。(李立宏在《新三国》中同时为王允和王朗配音,但这二者是毫不相关的角色,所以没有这种感觉。)

水浒传读后感宋江600字作文【七】

刚看完武大郎 武松 潘金莲 西门庆 王婆的故事,看完很是失望,导演从一开始就决心要把潘金莲描写成清纯的良家妇女,从演员的选材上就可以看到,甘婷婷那白眼球过多的眼睛里充满了纯情之意,而在戏里她的到处出轨只是因为自己的命运不济,当武松怒潘金莲的时候,背景音乐再次想起了那凄美,充满无辜色彩的音乐。

可是原著的潘金莲在哪里呢?原著里潘金莲自从嫁给大郎之后,便已开始偷汉子,“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这是清河县居民对潘金莲最真实的写照。而后搬到阳谷县更是变本加厉,难道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的机遇不济?当看见大郎的亲弟弟武松之后,再次动了淫欢之心,对武松多次勾搭。在潘金莲的眼里,只有淫欲和贪念,没有任何道德伦理之感,可是这一切在新的水浒传里则有了其所谓的重新定义,潘金莲不再是那个人尽可夫的坏女人,而是一个纯情,对爱情充满向往,因生活所逼,被迫才出轨的良家女子,当每次潘金莲想起武松辱骂她贱人一词的时候,潘金莲则充满可怜的哭泣 说道:“ 我不贱! 我不贱!”并每次伴随着凄凉的音乐,那纯情的脸上,写满了无辜。如果罗贯中和施耐庵还活着,想必定不会把版权卖给这个新导演。因为原著的定义很清楚,小潘的滥交,起决定因素的是她本身纵欲的本性。

潘金莲道德的“重新定义”只是新水浒众多定义的一部分,但是在一部古典名著,确切的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里,做如此之大的改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中国这个奇特制度的社会下,媒介们只管赚钱盈利,并不考虑对社会的影响,看看非诚勿扰这个非常受欢迎的栏目,想必有不少观众只是去看乐子,知道这里面都是假的,只是为赚取收视率。但是仍有更多的人从这个栏目去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中华民族都充满了马诺那样的人时,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当涉世未深的孩子看着这样的潘金莲时,对未来的成长和人格的定义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把新水浒传当成一部流行电视剧来看可以打五分,但是当作史诗正剧来看,那则完全是对历史名著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