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游崇信县龙泉寺作文400字)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游崇信县龙泉寺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5 16:20:03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游崇信县龙泉寺作文400字)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一】

霜重月落乌不啼,正是除夕迎新时。元旦前夜,人们在寒山寺守岁撞钟,迎新祈愿,听惯了寒山钟声,看惯了江枫楼影。在那悠扬的一百零八声钟响里,除却冥昧戾气,祈祷平安吉祥。34年来,这新年听钟声活动年年依约,风雨无阻,渐成惯例习俗。

是夜,寒山寺川流人影,姑苏城西夜火灼约,江渚运河通照无眠。最适宜作清夜游了。漕河里早就绝了渔火,不再湍急的水流就在你的身边静静淌过。江渚上,那位孤寂落第的唐朝才子张继还在那儿愁卧江枫。寺还是那座浮图塔影阑珊的寺,钟却换成了铜铸大佛钟,依然在夜半撞响。梵音嗡哼,更兼寺内僧人唱经诵佛声缭绕,不由顿生无尽的禅意和诗韵。

年轻时,读了几卷白居易苏东坡这些文豪们的江南纪游诗词,总对苏杭天堂一往情深。尤其受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蛊惑,心向往之,每来姑苏,必游寒山寺。这些年旅居在苏州,就入乡随俗,元旦节前夜必到寒山寺去摩挲缠绵,聆听钟声,祈求和合。

寒山禅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著名僧寒山、拾得由“道宗佛源”天台山迁来该寺住持,故因人而名,改称“寒山寺”。自张继题【枫桥夜泊】诗,便寺以诗传,闻名遐迩。曾是禅宗十大名寺之首,素以衣钵诗文续传香火禅理著称。自寒山拾得以降,历代多出诗僧,如今连寺中小沙弥也有诗集成册,留誉当代后世。

我自幼好入道场佛庙游,但非信徒。于礼佛穷蝉之事少有虔诚,不过是做个看热闹的门外汉而已。但在探访禅房幽室之际却喜巴结沙弥佛陀,聊些大千渊源,佛界轶事。

大凡僧尼修行弘法之处,通称为“寺院”。“寺”者官署,“院”者官舍,均为古代官方接待宾客之所。汉明帝敕旨为东汉永平年来中原的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兴建白马寺;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此二事当是后世称僧尼住所、佛教建筑物为“寺、院”之滥觞。尼众道场称为“庵”或“爱道堂”;男众住持者为“寺”或“首堂”。又依教义宗派而分讲寺、律寺、净寺、禅寺等。禅寺又称“丛林”,意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表其有规矩法度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在印度佛陀时代,寺院被称为“精舍”,如著名的祗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僧众所居精舍大都是择城郊而建的寂静园林,故又称“兰若”或“伽蓝”。

寺院建筑概称“浮屠”,但后来此词专指高塔而言,如“七级浮屠”即指七层高塔(楼。寺院讲经说法之地称“讲堂”。据传祗园精舍有七十二间讲堂,于是讲堂也成为寺院的别称。寺院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造立伽蓝,题额“招提”,故寺院又称“招提”,意为四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僧房。又因有在佛堂前立刹的风俗,故称寺院为“刹”。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五山十刹”。今僧人对语时,都尊称对方之寺为“宝刹”。

如今的寒山寺,已远非唐时模样。历经数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格局是清末旧制和近年增扩和合而成。占地广阔,建筑恢弘。主体有照壁、罗汉堂、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寒拾殿、普明宝塔和大钟大碑园等浮图。全寺钟楼有二,其楼其钟均颇具传奇。老钟楼在主寺院内,是本朝于1954年按唐时原样复建的,为六角重檐亭阁,较小。所悬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重铸,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平日里游人可自行上楼撞响。新钟楼在大钟大碑园内,三层八角,为近年新造新建。所悬大佛钟亦为新铸。大佛钟直径5。242米、高8。608米,重达108吨,钟面铸有七万多字的【大乘妙法莲花经】。只有在元旦凌晨迎新祈愿时,幸运的游人才可一年撞响一次。

在当今“旅游立国”时代,川流于寺庙道场的人群中,真信徒香客已然无多,大都是些“行万里路”的玩家游客。寒山寺颇宜芸芸众生,或玩赏探秘,或“观物听响”——近观雕梁画栋、碑林塑像物事,远听唱经颂佛、鱼鼓钟磬响音,不亦乐乐然,不亦陶陶哉。

钟于修道,有大功德焉。佛教法器中,钟是体量最大者,也是最撼人摄魄者。后周以降,历代均有智者不遗余力专注铸钟,越铸越大,愈铸愈精致。钟有“梵钟”“半钟”之别。梵钟乃大钟,悬挂在钟楼顶层。半钟的体量仅梵钟一半,吊在佛堂后门檐下。一般寺院中设有专司“晓、昏、斋、定”四时鸣钟的执事僧——钟头,按时敲叩。据【百丈清规·法器章】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寺庙鸣钟乃其重要佛事之一。一为作息号令信鼓,二为驱除冥昧苦恶。

寒山寺夜半鸣钟之俗古而有之。唐朝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吟哦题咏,最著名者莫若张继的【枫桥夜泊】,至今仍是镇寺之宝。但也曾聚讼纷纭,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北宋鸿儒大家曾就三更夜半撞钟是否合时依例提出质疑。南宋时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王直方、叶梦得等人论辩,考证了吴中僧寺确有半夜鸣钟习俗,谓之“定夜钟”。如今寒山寺仍晨昏司钟,规则连击一百零八响。据方家究考,僧人撞钟一零八响之习,许源于三种寓意传说。一则九的十二倍是一百零八,在我国古代“九”具极高、吉祥之意。“十二”有最满之义,能把“九”的意境推向极致,故敲钟一零八响。二则每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相加数正是一零八,故敲钟一零八响,表示终结一年,有除旧迎新之意。三则依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一零八次,陈年烦恼便可尽消。这大概也是创立举办“苏州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的原旨原意吧。

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也能使游客嘻笑眷慕,乐而往返。我虽不谙僧俗,亦颇以文墨自慰,长篇大论佛庙梵音、禅寺理趣而无所避讳。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此借用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之句意,虽茫然而不违,既昏然而同归。于是心凝形释,作【重游寒山寺】二首,以记寒山禅寺,清夜梵钟。

其一:桂园失意独乘舟,张继落第泊姑苏。寒山夜半门不启,庙钟断续似苦愁。

其二:姑苏城西枫桥洲,京杭渠漕流未休。古刹钟鸣犹有声,只为元元清夜游。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就是我今天游览的寒山寺景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秦淮古运河畔。我们乘车来到景区门口。在景区门口的右侧,写着三个雄伟的大字:“寒山寺。”进入大门后,正前方是宏伟的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里,有许多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罗汉。在宝殿后的长廊里,有许多雕刻着“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石碑。参观完这些碑林后,我们登上了利普明宝塔。在宝塔的二楼,我们便可以远眺整个寒山寺景区的美景了。大家一定还记得“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吧,我还登上钟楼亲自体验敲钟的乐趣呢!

在寒山寺景区的对面,间隔着一条秦淮河。秦淮河曲折蜿蜒,像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飘落在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之间,给两个景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河的两岸架着枫桥河江村桥。过了桥后,便是枫桥景区了。就这两座桥,把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给连接在了一起。

以前,我是在诗中了解“枫桥夜泊”的意境的。我今天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诗如画的胜景,使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三】

那天,我和妈妈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地向寒山寺走去,远远就望见一座雄伟的宝塔破墙而出,直入云霄。我不禁欢呼起来:“寒山寺,我来啦!”来到寒山寺门前,只见金色的墙上,“寒山寺”这三个古朴有力的大字特别引人注目。

走进寒山寺,只见殿宇辉煌,红墙覆地,古塔森然,钟声在袅袅的青烟中回响。和其他寺庙一样,这里有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楼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钟楼,因为据说当年张继听到的钟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我拿着妈妈给我买的票迫不及待地走进钟楼,发现里面人头攒动。朝前看,钟楼中央悬挂着一口古老的大钟,上面刻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敲钟的木锤已经变短了,击打钟的那头秃秃的、毛毛的,露出了原木的颜色。随着钟声响起,一丝丝木屑轻轻地飘落,地上已经覆了浅浅的一层。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拿起木锤,用力撞击大钟。只听“当。当。当。”三声浑厚绵长的\'钟声在我耳边响起。我心潮澎湃,不禁想道: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那个夜晚,张继是否也像我这样来敲过钟呢?

接着,我们参观了大钟楼。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诗碑屹立在钟楼前,上面刻的正是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我激动地大声吟诵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吟着吟着,我似乎看到了当年张继对着渔火吟诗的情景,体会到了他当时惆怅的心情。

从寒山寺出来,那古老的钟声仍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而张继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则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四】

人到苏州,没有不游寒山寺的;人游寒山寺,没有不默诵张继那首诗的。我亦不能免俗。

离寒山寺还有一段路程,可是我心里就一直在默默念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幽幽古韵还在脑海飘浮,车已到了目的地。寒山寺门前,人涌熙攘。我就这样静静的站在寒山寺面前,千年古刹与我第一次亲密接触,古刹沉默,我却心潮澎湃,我在心底低低呢喃:寒山寺,寒山寺,你可知道,我早就知道你,却不知道你在哪里?我们从未见过面,我早就把你的名字刻在了心里,却一直不知道你原来在这里。我是带着虔诚、崇敬的心情来的,千里迢迢,山长水远,我寻你而来,我寻你,寻觅哪千古不散的诗魂,寻觅那声震千年的钟声。

寒山寺门前正对着一座石拱桥,石面洁白似雪,伏卧枫河碧波之上,桥下有小船往来。一打听,叫江枫桥,我轻轻问自己,这,这可是张继千年以前坐船停泊的枫桥吗?石桥无言,碧波含羞,倒影着我傻傻的痴迷摸样。

“咚——咚”一声声的钟声,悠悠传来,惊醒了红尘中痴迷的我,激起我浓厚的趣……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是此钟吗?当年,一个“做天和尚撞天钟”的和尚,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漫不经心的一撞,会撞动了远在运河小舟上一名落魄书生的心弦。落魄书生心生感慨,吟了一首伤时感怀的诗句。同样,书生也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一时感触,会使远处一个平常的梵钟声震千年!我也买了票上去敲了三下大钟,不为祈福或好奇,只是想满足一下虚荣:我和唐代的一首诗也沾了一点联系了,中的钟声,在这个时刻,我也敲响了。一边敲钟,我一边想,在这人声吵杂热闹的寒山寺里,钟声轰响不休,我敲响的钟声混杂其间,是没有谁听入耳了,我想我也不会敲动了谁的心弦吧。我问自己,我为谁敲钟祈福,谁又敲动了我的心弦?

寒山钟声声声入耳,紫儿心声深深叹息。

寒山寺外,十丈红尘,一片繁华,出售各种小工艺品的店铺很多,但最惹眼是的卖字画的。我在一家字画店里徘徊许久,写字画的是一着白褂布鞋的老者,面容清瘦,一副处事不惊的摸样,来往游客,只要花20元钱,就可请他写一副龙飞凤舞的好字,我不要字,只是看他写,看了1个小时,我亦做了一个小时书童,不亦快哉,临走,我跟写字老者鞠了一躬,感谢他给我一个小时忘却红尘惊扰的灵境时光,他亦微笑,我亦飘然而去……

走上了桥枫的台阶,临风依栏,极目四望,唐朝的客船早己不见了踪影,走下枫桥已是日落西山,枫桥岸边浪花飞溅,微凉而惬意。远处彩霞翩翩,衬映一弘碧水,蜿蜒的古运河上百舸争流,千舟竞发。此情此境,令人不禁思接千载,作千年的回想,正如,寒拾殿的楹联所说“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其实,真正的佛不是在这里,也不远在天边,而是近在心里。一亦如我们心中的爱恨嗔痴,都在我们心里。

寒山寺,我不远千里寻你而来,原来,你一直都在我心里,在我心里。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五】

前几天我来到了苏州,那里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在那里有木椟、严家大院、苏州乐园、寒山寺、定园……但最让我流连往返的是寒山寺。我们从后门进去,后门有一座墙,上面写着“寒山寺”。我听见有人在问了为什么要从后门走,我来告诉你们因为导游说不走回头路,所以从后门进前门出。里面有一个大雄宝殿,里面有十八罗汉,而且每个罗汉都有不同表情。

在它的后面是普明宝塔,它有五层楼高,楼顶还是15k黄金我来到顶上,看到下面的景色,真是“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过令我开心的是去钟楼敲钟,我兴致勃勃的来到钟楼,拿起敲钟的东西,重重的敲了三下声音很雄壮,爸爸还给我照了相,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很开心。苏州真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希望大家也可以去那里玩,一定会让你带着满脸笑脸回来。

苏州寒山寺的作文【六】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寒山寺。寒山寺外的游客可真多呀,人们都在黄底绿字的寒山寺墙下拍照留念,我也和妈妈一起让爸爸给我们拍了两张照片。进了寒山寺,我发现寒山寺就是一座寺庙,里面有香炉,有大雄宝殿,有钟楼,有藏经楼,还有许许多多的碑文。我在大雄宝殿里许下了一个心愿,我把这个愿望写在红绸上,让爸爸帮我系在了大雄宝殿旁的走廊上。我在寒拾泉旁留了影,我们全家爬上了高高的藏经楼,在藏经楼上能看到整个寒山寺的景色。我们还看了许多碑文,我和妈妈还在《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碑文下拍了照。

出了寒山寺,我们又去了那座出名的枫桥。最后,我们全家就离开寒山寺,离开了枫桥,我的苏州旅行就结束了。